資源簡介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學習目標】 1.說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概括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2.復述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代表人物和主要陣地,歸納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3.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認識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其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重點: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預習導學】課堂導入新文化運動被形象地比喻為近代思想解放的春雷和戰鼓,被稱作“一場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文化啟蒙運動”。特別是隨著運動的推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并展現出強大生命力,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其指引下,尋得了擺脫貧窮落后而走向獨立富強的根本出路。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產和無盡的學術話題。那么,新文化運動是如何興起的 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它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歷史課堂。教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58—60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在課本上作好標記并完成導學案“重點梳理”部分的填空。(時間:10分鐘。)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2.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口號、主要內容分別是什么 3.新文化運動有何歷史意義 有何局限性 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中華民國政局混亂,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 的毒害,進行一場 領域的革新運動。 2.興起: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4.陣地:《 》和北京大學成為 最為重要的陣地。 【答案】1.封建舊文化 思想文化2.青年雜志4.新青年 新文化運動知識點二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 1.內容(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魯迅的白話小說《 》,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 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 (2)提倡民主與科學: 與 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陳獨秀還將它們形象地稱為“ ”和“賽先生”。 (3)文學革命: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 》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陳獨秀發表《 》一文,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洋務運動側重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側重于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運動側重于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答案】1.(1)狂人日記 封建禮教(2)民主 科學 德先生(3)文學改良芻議 文學革命論2.提示: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探究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的原因·導學建議· 結合史料,分析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的原因。【史實探源】女子唐氏19歲,因父母之命許配給并未見過面的張家少爺,還未嫁過門,未婚夫就死了,為了做烈女,唐氏選擇自殺……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摘編自《中華新報》(民國初年)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唐氏女子真的是死于“自殺”嗎 說明你的判斷理由。任務驅動二 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導學建議· 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如何看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展開辯論,從正反兩個方面提供論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文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倡導新文化的人們對中西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問題視作是非的問題,甚至全盤否定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在重新審視舊傳統舊觀念時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們代表了那個時候最進步的認識。——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渾然一體。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學上有大真,在倫理上有大善,在藝術上有大美。——摘編自《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局限性。(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答案】任務驅動一不是。理由:唐氏女子死于“吃人”的封建禮教(或者說深受封建舊道德舊觀念的毒害)。任務驅動二(1)主要內容: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進行文學革命,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2)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成分,如崇尚愛國、仁愛、誠信、正義、孝道、和諧等應繼承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禮教等要進行否定。總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采取極端的態度,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歸納總結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是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激烈斗爭,是辛亥革命以來在紛繁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對中國解放和發展之路的新探索。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鐵肩擔道義”,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做出了不懈努力。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