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課題 4.2特異性免疫第一課時 課型 講授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一節已經學習了免疫系統的結構,本節內容是對機體維持穩態調節方式的補充,是免疫調節的重點內容,本節內容旨在讓學生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以及理解這兩種免疫協調配合維持內環境穩態,形成生物與環境相適應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知識體系。教學目標 結合細胞免疫過程動畫和教具,認識細胞免疫的過程和特點。認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形成結構與功能觀的生命觀念。教學 重難點 重點:細胞免疫的過程。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關系。難點:細胞免疫的過程。教學準備 PPT、練習冊 授課教師 姚瑩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旁批細胞免疫 1.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內部,就要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 2.細胞免疫過程示意圖 ①在細胞免疫過程中,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等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過程。 ②輔助性T細胞與細胞毒性T細胞都能夠產生記憶T細胞,但是二者產生的記憶T細胞的功能是不一樣的。輔助性T細胞所產生的記憶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夠刺激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所產生的記憶T細胞能夠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 3.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 (1)記憶細胞的特點:記憶細胞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誘發產生的記憶細胞可對該抗原終生記憶,從而使動物或人體對相應的傳染病具有終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傷寒等患者痊愈后可具有終生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應:當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B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記憶B細胞漿細胞,后者快速產生大量抗體。記憶T細胞也能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 (3)二次免疫中產生抗體的特點:抗體產生的速度快、量多、持續時間長,特異性更強。 (4)初次免疫與二次免疫的比較: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應快,也比初次免疫反應強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機體患病之前將它們消滅。 比較項目初次免疫二次免疫體內記憶細胞免疫前無免疫前有效應B(T)細胞的來源B(T)細胞的增殖、分化B(T)記憶細胞的增殖、分化特點反應慢、反應弱反應快、反應強抗體產生曲線圖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 1.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關系 比較項目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作用對象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病原體入侵的宿主細胞(靶細胞)作用方式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病原體發生特異性結合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作用過程作用結果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后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如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靶細胞裂解后,病原體失去了寄生的基礎,因而可被抗體結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滅聯系(1)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離不開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輔助性T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起著關鍵作用: (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各有其獨特作用又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對機體穩態的調節:①體液免疫中產生的抗體,能消滅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②消滅侵入細胞內的病原體,先靠細胞免疫將靶細胞裂解,使病原體失去藏身之,再由體液免疫發揮作用2.神經調節、體液調節與免疫調節構成主要的內環境穩態調節網絡 項目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調節方式反射體液運輸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結構基礎反射弧主要是內分泌腺以及兼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共同組成的免疫系統三種調節的共性與相互作用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信號分子(如神經遞質、激素和細胞因子等),這些信號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與受體接觸。受體一般是蛋白質分子,不同受體的結構各異,因此信號分子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通過這些信號分子,復雜的機體才能夠實現統一協調,穩態才能夠得以維持教學反思思備三年成名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