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課題 1.3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課型 講授學情分析 如何讓學生了解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只有通過大量的實例。教材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個部分,都呈現相關事實性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分析,對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進行歸納概括;然后以介紹實例的方式直接講述。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2.舉例說明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3.闡明種群研究在實踐中的應用。教學 重難點 重點: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難點: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影響的綜合性。教學準備 PPT、練習冊 授課教師 姚瑩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旁批【視頻引入】 討論:導致這些植物物種數量出現季節(jié)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溫故而知新】 回顧第1節(jié)中種群數量變化的兩種模型,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出兩種模型的曲線,以及兩種曲線出現的條件。 “J”型曲線條件:資源和空間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等。 “S” 型曲線條件:資源和空間有限,種群密度增大,種內競爭加劇。 如果我們把這些條件進行分類,可分成什么類型呢? 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任務一: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教師創(chuàng)設圖片情境,展示教材第13頁“思考·討論”中的資料,組織學生討論教材中的討論題。 資料1:下表為某地人工樹林中,林下幾種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平均值,單位:株/m2)隨林木郁閉度(林冠層遮蔽地面的程度)的調查數據。 根據教材“思考·討論: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該地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陽光。 2.在同樣的非生物因素的影響下,刺兒菜的種群密度變化與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有較大差異,這是為什么? 不同種植物對光照條件的適應性是有差異的。刺兒菜為陰生植物,更適于在低光照強度下生長,對光照強度的敏感度比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黃花更低。 資料2: 黃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它在歷史上就是蝗災的重災區(qū)。研究表明,蝗蟲產卵對環(huán)境有明顯的選擇性,喜歡在土質堅實、地勢向陽、植被稀疏 (覆蓋度在25~50%之間)和土壤含水量為10%~20%的環(huán)境產卵。土質堅實可促進卵的發(fā)育;土溫變化幅度大,卵發(fā)育較快。 如圖所示:東亞飛蝗發(fā)生程度與溫度、干濕指數的關系 (“+”大發(fā)生年 “-”發(fā)生輕度年)。 3.討論蝗蟲種群數量出現爆發(fā)式增長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 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4. 除上述因素外,種群數量的變化還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試分別舉例說明。 除光照、溫度、水條件外,種群數量的變化還受風、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5.這些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綜合性的還是單一的? 是綜合性。 教師展示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的進一步實例。 非生物因素,如:陽光、溫度、水、無機鹽等,影響種群數量,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綜合性的。對于動物而言,食物的充足與缺乏是導致種群數量變化的重要因素。 【任務二: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過度:我們已經討論了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又會有哪些影響呢 分析資料得出結論。 資料1:1934年,生態(tài)學家高斯選用了兩種形態(tài)和習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蟲進行了以下實驗:取相等數目的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以一種桿菌為飼料,放在某個容器中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 問題1.怎樣解釋資料1中的實驗結果? 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之間是競爭關系,競爭力弱的種群數量會不斷下降。 資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員在90多年的時間里,對猞猁和雪兔的種群數量做了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 問題2:怎樣解釋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變化的同步周期性?請用“↑”和“↓”來完善下表。 問題3.請據圖分析猞猁和雪兔種群的數量變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猞猁和雪兔種群密度不斷循環(huán),二者的種群數量是相互影響的,是循環(huán)因果的關系。 問題4.除猞猁外,影響雪兔種群數量變動的還有其他因素嗎?并說明理由。 有;還有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動物的競爭、作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 資料3:綠僵菌感染蝗蟲不僅可以直接致死,還能極大地削減蝗蟲的繁殖力,由此產生的亞致死作用限制了蝗蟲的數量和集群能力。與之類似的蝗蟲病毒、病原線蟲,以及通過轉基因技術產生的毒性更強的真菌,亦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 1. 請分析綠僵菌對蝗蟲種群的數量變化的影響:作為宿主的動物被寄生蟲寄生,細菌或病毒(綠僵菌)引起____傳染病______,也會影響種群的___出生率和死亡率__等特征,進而影響種群的數量變化。 2. 嘗試將影響蝗蟲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如溫度、水分、風、極端氣候、食物、競爭、天敵、寄生者、傳染病等進行分類。 (1)非密度制約因素:溫度、水分、風、極端氣候_____ (2)密度制約因素: _食物、競爭、天敵、寄生者、傳染病___教學反思思備三年成名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