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探究 學案 二、《西游記》:精讀和跳讀(七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探究 學案 二、《西游記》:精讀和跳讀(七上)

資源簡介

第三部分 文本閱讀
專題五 名著閱讀
二、《西游記》:精讀和跳讀(七上)
【作者簡介】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朝小說家。
【內容簡介】本書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唐僧先后收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為徒,師徒四人西行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靈山取得真經,見到如來佛祖,五圣成真。以“玄奘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作品主題】作品贊揚了唐僧師徒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敬精神,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以及統治階級的昏庸殘暴,反映了人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和摧毀一切邪惡勢力的理想和信心。
【作品特色】
奇幻:①充滿奇幻色彩,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②想象奇特,內容豐富,創作大膽,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③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④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
奇趣:①趣味性和娛樂性很強,讓人閱讀時感到輕松愉悅,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②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③人物性格常通過富于諧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④人物描寫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神性指形象的幻想性;人性指形象的社會性;自然性指形象所具有的動物屬性。
【作品價值】《西游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中國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是世界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作,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閱讀感悟】①人生要有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韌勁和斗志戰勝一切困難,直至到達勝利的終點;②這本書可讀性強,饒有興趣;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夸張;④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孫悟空、豬八戒等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讀書方法指導
  用精讀與跳讀的方法閱讀古典小說。精讀:①精讀就是細讀;②精讀就是精思;③精讀就是鑒賞。跳讀:跳讀可以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或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跳過某些不甚精彩的章節。
  【主要人物】
1.孫悟空
辨識關鍵詞 外貌特征:毛臉雷公嘴、孤拐面、凹臉尖嘴、頭戴金箍、一身黃毛 武器:如意金箍棒 技能:火眼金睛、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
稱謂變化 石猴(出生時)→美猴王(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成為眾猴之王,遂稱“美猴王”)→孫悟空(學藝時菩提祖師所取)→弼馬溫(天界所封官職)→齊天大圣(自封,天庭被迫承認)→孫行者(唐僧所取)→斗戰勝佛(如來佛祖冊封)
形象特征 正面:桀驁不馴,敢于反抗壓迫;不怕困難、無所畏懼;敢作敢當;聰明機智;愛憎分明、正直無私;疾惡如仇、行俠仗義 反面: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惡作劇;濫殺無辜
經典情節 大鬧天宮:孫悟空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宴沒有邀請他而大鬧瑤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最后丹滿酒醒,回花果山與眾猴擺起了仙酒會。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孫悟空不幸被擒,被扔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結果煉成了火眼金睛。逃出煉丹爐后,孫悟空奮起反擊,把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只好派人請來如來佛祖,把他壓在了五行山下
五莊觀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經萬壽山五莊觀,徒弟三人偷吃了觀里的人參果,孫悟空又推倒了人參果樹,師徒幾人因此被扣留,兩番逃走都被抓回。最后孫悟空請來觀音菩薩,醫活果樹。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思維導圖】
大戰紅孩兒:紅孩兒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縱風將唐僧攝走,并口噴三昧真火燒得孫悟空、豬八戒落荒而逃。孫悟空請來龍王灑下雨水,火勢卻更旺,孫悟空受重傷。豬八戒去請觀音,被紅孩兒假扮的觀音捉去,最終孫悟空請來真觀音用蓮花寶座降伏紅孩兒,觀音收紅孩兒做了善財童子
真假美猴王:唐僧因孫悟空又殺了一群強盜,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獼猴趁機假冒孫悟空并打傷了唐僧,搶走行李關文。真假悟空從天上殺到地下,先后讓觀音菩薩、托塔李天王、唐僧、閻王、諦聽辨認,只有諦聽能夠辨別,但并沒有說破,而是讓他們去往雷音寺找如來佛祖。如來佛祖識破六耳獼猴,六耳獼猴企圖逃走,孫悟空將其一棒打死,最終師徒團聚
【思維導圖】
計盜紫金鈴:孫悟空等人為救朱紫國的金圣宮娘娘,與麒麟山的賽太歲交戰,卻因其有紫金鈴,孫悟空打不過。后幾經周折,在金圣宮娘娘的協助下,終于盜得妖王的三個紫金寶鈴,救出金圣宮娘娘
2.豬八戒
辨識關鍵詞 外貌特征:豬頭人身、獠牙、長嘴大耳、身粗肚大 武器:九齒釘鈀 技能:三十六般變化、騰云駕霧
稱謂變化 天蓬元帥(在天宮掌管天河水兵時的官職)→豬剛鬣(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豬悟能(菩薩給其摩頂受戒后起的法名)→豬八戒(為讓其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凈壇使者菩薩(如來佛祖冊封)
形象特征 正面:善良憨厚、聰明機智;知錯就改;戰斗勇猛 反面:對取經事業缺乏堅定意志,遇到困難就要散伙回家;喜歡搬弄是非;貪戀女色;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
經典情節 計收豬八戒:唐僧與孫悟空行至高老莊,得知莊主女兒被一長嘴大耳的妖怪強占。于是孫悟空變作高小姐模樣,百般戲弄妖怪后追趕其至云棧洞,得知妖怪原為天蓬元帥,后被貶下界誤投豬胎。經觀音收服,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遂引其拜見唐僧。唐僧賜其別號“八戒”,將其收作第二個徒弟
四圣試禪心:黎山老母、觀音、普賢、文殊四位菩薩變成一母三女,試探唐僧師徒取經的決心。豬八戒想要把三女都娶作妻妾。菩薩讓豬八戒用手帕遮住頭臉撞天婚,豬八戒被撞得嘴腫頭青,最后被綁住吊在樹上。唐僧、孫悟空、沙僧三人經受住了考驗
義激美猴王:孫悟空被逐后,唐僧、沙僧落入黃袍怪之手,豬八戒向孫悟空求助,孫悟空不愿幫忙。豬八戒用激將法,謊稱妖精咒罵孫悟空,激怒了他,促使孫悟空重出花果山
3.唐僧
辨識關鍵詞 外貌特征:相貌軒昂、豐姿英偉 法器:九環錫杖 寶物:錦襕袈裟
稱謂變化 江流兒(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歲受戒所得法名,法明和尚所賜)→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賜法號)→旃檀功德佛(如來佛祖冊封)
形象特征 正面:信仰堅定、嚴守戒律;目標明確;勇往直前;慈悲善良 反面:易信讒言、好壞不分;迂腐;膽小怕事
經典情節 蝎精淫戲唐三藏:西梁女國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孫悟空等智賺關文,決意西行,唐僧卻被琵琶洞蝎子精變化的女妖攝去。蝎子精對唐僧百般挑逗,唐僧不從。孫悟空請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雙冠子大公雞,收服了蝎子精
4.沙僧
辨識關鍵詞 外貌特征:紅焰發、不黑不青藍靛臉、脖戴九個骷髏 武器:降妖寶杖
稱謂變化 卷簾大將(在天庭時的官職)→沙悟凈(觀音點化后所賜法號)→沙僧(下凡后因為在流沙河為妖,以河為姓,所以姓“沙”。后來唐僧見他落發后的模樣頗有和尚之風,因此給他取了別名“沙和尚”,簡稱“沙僧”)→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如來佛祖冊封)
形象特征 正面: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忠心耿耿;知錯能改,有向善之心;意志堅定;秉性善良;機智 反面:生氣不足,缺乏主見
經典情節 大戰流沙河: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搶唐僧失敗后鉆入水中,不肯上岸。孫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孫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沙悟凈,后唐僧收沙悟凈為徒,沙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5.白龍馬
稱謂變化 玉龍三太子(西海龍王三太子)→白龍馬(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變化成白龍馬)→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如來佛祖冊封)
形象特征 任勞任怨,不辭勞苦;赤膽忠心,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知錯能改
經典情節 鷹愁澗收白龍馬:唐僧和孫悟空途經蛇盤山,唐僧的馬被鷹愁澗中戴罪苦度時光的西海龍王之子吃掉。觀音趕來,將其點化變成白馬隨唐僧取經
  【章回概括】
第一至二回:猴王出世
石猴出世→眾猴之王→拜師學藝→妖界稱王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座花果山,山頂上的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孕育出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經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上靈臺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法名曰孫悟空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云”。一日,孫悟空受眾師兄挑唆,于人前賣弄變化之術,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孫悟空回到花果山,與占他山界的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走的眾猴與物品
第三至七回:大鬧天宮
龍宮借寶→強銷生死簿→受封弼馬溫→闖禍蟠桃園→被燒煉丹爐→受困五行山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山中七十二洞妖王紛紛拜孫悟空為尊。孫悟空向東海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隨后,他又在幽冥界強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冥王表奏玉帝,請旨收伏妖猴。太白金星建議招安,玉帝便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孫悟空(第一次招安)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在天宮,孫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在得知此官為小官后,怒回花果山,自封“齊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率兵擒拿孫悟空但被孫悟空打敗。太白金星再次招安孫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圣府,讓孫悟空居住(第二次招安)
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孫悟空奉命管理蟠桃園,卻偷吃園中大桃。王母娘娘設“蟠桃勝會”,命仙女摘桃,孫悟空從仙女處得知自己未受到邀請,便赴瑤池喝光仙酒,又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托塔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孫悟空。孫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觀音派徒弟木叉協助天王,木叉戰敗而歸。觀音又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太上老君在天觀戰,丟下金鋼琢,擊中孫悟空。眾神押孫悟空回上界,玉帝傳旨將孫悟空押赴斬妖臺處死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刀砍斧剁等都傷不了孫悟空。太上老君將孫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七七四十九天后,孫悟空煉成火眼金睛逃出,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祖,孫悟空一路筋斗云,卻跳不出如來佛掌。如來佛祖將五指化為五行山壓住孫悟空,并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喂養悟空
第八至十二回:取經緣起
如來說法→觀音尋找取經人→玄奘出世→唐王還魂循善果→玄奘領命取經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孫悟空大鬧天宮五百年后,觀音菩薩帶著佛祖的五件寶物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先后收伏了沙悟凈、豬悟能、小白龍,并勸化了孫悟空,讓他們等候取經人
附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陳光蕊攜妻赴任途中慘遭船家殺害,其妻殷溫嬌無奈將生下的遺腹子遺棄。金山寺長老將孩子救下并為其取乳名江流。江流十八歲時出家修行,法名玄奘,得知身世后,尋到母親,得外祖父相助懲辦了賊人。陳光蕊復活,玄奘一家團圓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袁守誠為漁翁張稍算卦,使其每天都能滿載魚蝦而歸,涇河龍王怒而找袁守誠滋事。為砸袁守誠招牌,涇河龍王私改玉帝降雨旨意而觸犯天條。袁守誠指點其請求唐太宗向監斬官魏征求情。太宗答應了龍王,隨即傳魏征入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太宗與魏征對弈,一盤未終而魏征疲倦小憩,并于夢中斬了涇河龍王。夜間,太宗夢見涇河龍王提頭前來索命,太宗不久魂歸地府,在地府因著判官崔玨的情分,再添二十年陽壽,得以還魂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太宗還魂后,大赦天下并行善勸善。后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太宗聽從蕭瑀等人之議,禁毀僧謗佛。眾人又推舉玄奘主持水陸大會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觀音菩薩化身疥癩僧人將錦襕袈裟、九環錫杖獻給太宗,太宗賜予玄奘。水陸大會上,觀音菩薩將大乘佛法之事講與眾人,玄奘主動向太宗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太宗稱玄奘為“御弟圣僧”,賜號“三藏”,并為玄奘餞行
第十三至二十三回:玄奘初遇磨難,途中收徒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嶺伯欽留僧 玄奘與兩名隨從剛出大唐山河邊界,便在雙嶺遇到老虎精、野牛精、熊羆精。兩名隨從被殺害,玄奘得太白金星解救。玄奘獨自牽馬前行,又遇兩只猛虎,幸被獵戶劉伯欽所救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在兩界山(五行山),玄奘解救了孫悟空,孫悟空拜玄奘為師。師徒二人在途中遇到六個強盜攔路,孫悟空便將他們打死,玄奘責怪孫悟空,孫悟空負氣離開(第一次離開)。觀音菩薩變作老母將緊箍咒授予玄奘。孫悟空聽從龍王勸告回到玄奘身邊,戴上緊箍咒,保護玄奘取經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師徒二人行至蛇盤山鷹愁澗,一條龍躥出水來將白馬吞入肚中。玄奘由菩薩派來的神仙保護,孫悟空獨自與小龍打斗,小龍不敵躲藏了起來。后觀音菩薩前來收伏小白龍,并將其變作白馬,馱負玄奘西去取經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師徒二人到觀音禪院借宿,孫悟空將錦襕袈裟拿出來炫耀,引起寺院主持金池長老的貪心,金池長老與僧徒合謀要燒死玄奘與孫悟空,以獨占袈裟。孫悟空識破陰謀,借來廣目天王的辟火罩保護玄奘,寺院被燒,黑風怪趁亂盜走袈裟,孫悟空上黑風山尋找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孫悟空與黑風怪打斗,黑風怪逃回洞中不出。孫悟空又變作金池長老進入黑風洞,與黑風怪斗個不相上下,黑風怪再次逃回洞中。孫悟空請來觀音菩薩,用計收伏黑風怪,黑風怪隨菩薩回去做了守山大神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孫悟空與玄奘來到高老莊,得知高太公的女兒高翠蘭被妖怪強占。孫悟空救出被困在后院的高翠蘭,自己變作高翠蘭與妖怪周旋,套出了妖怪乃是云棧洞豬剛鬣。孫悟空現出真身,豬剛鬣慌忙逃走
第十九回 云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孫悟空與豬剛鬣在福陵山激戰,豬剛鬣敗退云棧洞。悟空到云棧洞叫陣,偶然提起取經一事,豬剛鬣告知自己受菩薩點化,正在等候取經之人。孫悟空捆了他帶到玄奘面前,玄奘收他為徒,起別名豬八戒。師徒三人在浮屠山遇到烏巢禪師,玄奘得授《多心經》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師徒三人行至黃風嶺,玄奘被虎先鋒用金蟬脫殼之計捉去,虎先鋒將玄奘獻給黃風怪,黃風怪準備吃掉玄奘。孫悟空趕來,在黃風洞口與虎先鋒打斗,虎先鋒不敵,被豬八戒打死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魔 黃風怪為報虎先鋒之仇出洞與孫悟空打斗,不分勝負。黃風怪吹出一陣黃風,孫悟空眼睛被傷,黃風怪回洞。護法伽藍變作一老者治好悟空眼睛。悟空變作蚊子潛入黃風洞,得知黃風怪懼怕靈吉菩薩,孫悟空便請來靈吉菩薩收伏黃風怪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師徒三人過了黃風嶺,來到流沙河。流沙河中的妖怪躥出水面欲劫唐僧,被孫悟空攔住,鉆回水中。豬八戒與之在水中大戰三次,不分勝負。孫悟空前往菩薩處求助,菩薩派惠岸行者(木叉)同孫悟空前去收伏妖怪。唐僧得知因果后收妖怪為徒,起名沙和尚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 黎山老母和南海、普賢、文殊三位菩薩下凡變作富家遺孀與千金小姐,以招婿試探師徒四人禪心。唐僧、孫悟空、沙僧三人不為所動,唯獨豬八戒心意動搖,欲結親,撞天婚不得結果后,又試穿三個女兒親制的珍珠汗衫,并約定:穿得下誰的,就可以娶誰。豬八戒剛穿上其中一件,就被緊緊捆住,被吊在樹林里一夜。第二天被孫悟空等人救下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回:大鬧五莊觀
投宿五莊觀→偷食人參果→怒推果樹→師徒受困→觀音救活果樹→孫悟空與鎮元子結拜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萬壽山五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能延壽。唐僧師徒到五莊觀投宿,清風、明月兩位道童奉師父鎮元子之命,將兩枚人參果送給唐僧,唐僧誤認為是孩童,不敢食用。豬八戒無意間聽到,慫恿孫悟空去偷人參果。孫悟空不識人參果屬性,打了四個,一個入土而沒,剩余三個被師兄弟分著吃了。清風、明月發現少了果子后,便去辱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孫悟空三人承認偷了人參果,道童辱罵得更厲害,孫悟空一怒之下將人參果樹推倒。師徒四人夜間逃走。鎮元大仙縱云趕上,用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孫悟空將柳樹變成四人模樣,師徒四人再次逃出,仍被鎮元子捉回。鎮元子命將孫悟空下鍋油炸,不料孫悟空將石獅變成自身模樣砸漏了油鍋。鎮元子大怒,要油炸唐僧,孫悟空無奈現身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鎮元大仙與孫悟空約定,若能救活果樹便放了唐僧,并結為八拜之交。孫悟空先到蓬萊仙境,后到方丈仙山,再到瀛洲海島,遍求海上諸仙,未能求得活樹良方,于是往東洋大海拜見觀音。觀音與孫悟空同去,以凈瓶甘露復活果樹。鎮元子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并與孫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
妖精欲抓唐僧→一變女子→二變老婦→三變老翁→孫悟空被逐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白骨精第一次變成美貌女子,被孫悟空一眼識破,掄棒就打,白骨精留下一具假尸首,脫身而去。豬八戒進讒言,唐僧要趕孫悟空離開,孫悟空討饒。第二次,白骨精變成一個老婦人假裝尋女,又被孫悟空識破打死。豬八戒又進讒言,唐僧再逐孫悟空,孫悟空討饒。第三次,白骨精變成老翁尋找妻女,再被孫悟空識破,一棍打死,妖怪現出白骨夫人原形。唐僧受豬八戒挑撥,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逐走孫悟空(第二次離開)
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回:收服黃袍怪,孫悟空回歸
唐僧遇險→公主施救→寶象國送信→營救公主→陷害唐僧→豬八戒義激孫悟空→唐僧得救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唐僧三人行至黑松林,豬八戒化緣偷懶睡覺,沙僧前去尋他。唐僧久等二人不得,去尋二人,誤入碗子山波月洞,被妖怪捉住。八戒、沙僧尋師到了妖洞,與黃袍怪在半空中打斗,不分勝負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黃袍怪的夫人、寶象國三公主百花羞看見洞內被縛的唐僧,讓他為自己送信。公主謊稱夢見金甲神人來討誓愿,想放了唐僧當作還愿,黃袍怪同意了公主的請求。師徒三人來到寶象國,將信件交給國王,國王欲救公主。豬八戒、沙僧前往妖洞營救公主,與黃袍怪激戰,豬八戒敗逃、沙僧被捉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黃袍怪大怒,讓公主與沙僧對質,沙僧稱是唐僧認出公主畫像,國王才派他們降妖。黃袍怪變作俊俏駙馬去見駕,謊稱唐僧是虎精,并用法術將唐僧變作猛虎,唐僧被關進鐵籠。白龍馬怒而變作宮女去刺殺妖怪,被妖怪打傷。豬八戒到花果山尋孫悟空,不講實情,被孫悟空戲弄。豬八戒焦急下山并暗罵孫悟空,被眾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豬八戒道出實情,用激將法激孫悟空去降妖。孫悟空救出沙僧,并答應救公主,自己變成公主入洞。中計而來的妖怪回洞,妖怪吐出內丹舍利替假稱心疼的假公主醫治,孫悟空將內丹吞進肚子,與妖怪打斗,妖怪消失不見。孫悟空上天查問,眾星宿下界將奎木狼押見玉帝。孫悟空帶公主回國,將籠中老虎放出,使法術將唐僧變回真身
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頂山歷險
銀角巡山→計捉唐僧→孫悟空巧計降妖→太上老君施救→二童子歸位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師徒四人西行至一高山,日值功曹變成樵夫告知師徒山中有妖魔。孫悟空讓豬八戒去巡山,自己變作蟲子貼在他耳后。豬八戒偷懶睡覺,編謊去騙唐僧,被孫悟空戳穿。豬八戒又去巡山,卻被持畫像巡山的銀角大王認出并捉住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金角大王讓銀角大王再去巡山。銀角大王變作道士喊救命,謊稱徒弟被虎銜去,并要孫悟空背他。銀角大王遣來三座大山壓住孫悟空,將唐僧、沙僧捉去。金角、銀角令兩個小妖拿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凈瓶去裝孫悟空。孫悟空逃出后變作個老道人哄騙了兩個小妖手中的寶物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騰那騙寶貝 小妖去請妖怪的老母親帶幌金繩來。孫悟空將老妖怪打死,拿了幌金繩,變作狐貍老妖來到蓮花洞,被吊著的豬八戒識破。孫悟空拋出幌金繩將銀角捆住,銀角念咒反用繩捆住孫悟空。孫悟空用計脫身,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并化名者行孫叫陣,被裝進紫金紅葫蘆。孫悟空騙妖怪打開葫蘆后逃出,變成小妖,并用毫毛變成一個假葫蘆,偷出了真葫蘆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悟空化又名行者孫叫陣,銀角大王被孫悟空裝入紫金紅葫蘆。金角大王與孫悟空大戰,孫悟空用毫毛變一假身,真身進入蓮花洞拿著玉凈瓶離開。孫悟空趁金角大王睡覺時偷芭蕉扇,金角驚醒,二人大戰,金角不敵投奔壓龍洞。孫悟空救出唐僧三人后與金角大王再戰,將其裝入玉凈瓶。太上老君來臨,告知孫悟空原委,攜兩位下界變作妖怪的童子歸天
第三十六至三十九回:烏雞國降妖
夜宿寶林寺→賞月悟道→亡魂托夢→計誘太子→救活真國王→擒住妖怪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 師徒四人來到寶林寺投宿,寶林寺管家的僧官不愿接待,唐僧去求情,僧官以為他們是無良的和尚而出言數落。悟空以武力威脅,讓寶林寺的和尚全都出來迎接,并為他們準備晚飯和房間。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唐僧夢見自稱是烏雞國國王的漢子,其自述被一個結拜的道士推入八角琉璃井中害死,道士變成國王模樣占了王位。國王交給唐僧一個金廂白玉珪作為告知親生太子的表記。唐僧便和孫悟空商量對策。第二天,孫悟空將出城打獵的太子引入寺中。唐僧獻出孫悟空變的小人為太子言明其父王之事,獻上白玉珪,并請他回去向母親驗證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太子與他母后經過對證,確認現今國王為妖道所變。夜晚,孫悟空找到已被掩埋的井,哄騙豬八戒下井偷寶,豬八戒來到水晶宮找到用定顏珠定住的國王尸身,并被孫悟空強迫將其尸身背回寺中。豬八戒挑唆唐僧念緊箍咒逼孫悟空將國王醫活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孫悟空用九轉還魂丹救活國王。國王與師徒四人進朝倒換關文,朝堂上妖道身份敗露,飛上云端與孫悟空激戰,敗退后變作唐僧被識破。孫悟空要打死妖道,文殊菩薩趕來對孫悟空說明因果,帶妖怪變成的坐騎離開
第四十至四十二回:智取紅孩兒
紅孩兒計捉唐僧→大戰紅孩兒→龍王相助→孫悟空受傷→觀音收服紅孩兒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圭木母空 圣嬰大王紅孩兒欲吃唐僧,兩次變作小童吊在樹上呼救,最終騙得唐僧垂憐,孫悟空不得已背小童行走。紅孩兒施法壓住孫悟空,縱風將唐僧攝走。孫悟空得知紅孩兒是牛魔王之子,欲借此關系向他討還師父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孫悟空向紅孩兒言明其與牛魔王關系,讓紅孩兒放了唐僧未果。紅孩兒與孫悟空、豬八戒打斗不敵,噴出三昧真火燒退二人。孫悟空請四海龍王降雨克制三昧真火,不料火勢更旺,孫悟空身受重傷。豬八戒去搬救兵,反被紅孩兒假扮的觀音菩薩騙入火云洞捉住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孫悟空變作牛魔王被紅孩兒識破,又前去請觀音菩薩相助,觀音菩薩將三十六把天罡刀變成蓮臺,前往收妖。觀音菩薩讓孫悟空引紅孩兒過來,紅孩兒中計前來,觀音菩薩故意丟下蓮臺逃走,紅孩兒坐上蓮臺,被釘在天罡刀上無法動彈,只好向觀音菩薩求饒,最終被收為善財童子
第四十三回 黑水河收妖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師徒四人行至黑水河,黑水河怪變作艄公載其渡河,中途將唐僧與八戒擄去。沙僧進入黑水河欲引妖怪上岸未果。孫悟空從黑水河神處得知,黑水河怪是西海龍王的外甥,便前往西海。西海龍王派遣了摩昂太子將鼉龍制伏,帶回西海處置
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車遲國斗法
車遲國敬道滅僧→三清觀戲耍妖道→僧道斗法(比高臺坐禪、隔板猜物、砍頭、剖腹剜心、下油鍋)→妖道敗亡→國王醒悟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師徒四人行至車遲國,孫悟空發現車遲國敬道滅僧,帶走做苦工的眾僧。師徒四人借宿智淵寺,夜里,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來到三清觀鼓風吹散道士之會,藏起正殿三清塑像,變為三清模樣大吃供品,被一個小道士稟告給了三個妖怪道士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圣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三個妖怪道士進入正殿查看,誤將孫悟空三人當作降臨的三清,孫悟空等戲耍道士后留名離開。師徒倒換關文時,國王聽信三個道士的讒言,讓孫悟空等與道士賭勝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壇弄法,召來風、云、霧諸神和四海龍王,卻被孫悟空阻攔,無雨降下。唐僧登壇,風雷大作,暴雨傾盆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圣滅諸邪 虎力大仙與唐僧在高臺比坐禪,鹿力大仙變出臭蟲咬唐僧,孫悟空將蟲驅走后變成蜈蚣叮咬虎力大仙,使他跌下高臺落敗。鹿力大仙要比隔板猜物,孫悟空使計令唐僧獲勝。虎力大仙要比砍頭時,孫悟空變出黃狗把頭叼走,虎力大仙死亡。鹿力大仙要比剖腹剜心,在剖腹時被孫悟空變出的老鷹叼走五臟心肝,現出原形死亡。羊力大仙要比下油鍋,用冷龍把油變冷,孫悟空讓龍王捉走冷龍,羊力大仙被燙死。國王恭送唐僧師徒出城
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大戰通天河
變身替祭靈感大王→靈感大王計捉唐僧→觀音收服靈感大王→老黿馱負師徒渡河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師徒四人行至通天河,夜宿在陳姓老者家中,聽說此地有一貫施甘雨的靈感大王,每年需吃一對童男童女,今年輪到陳家獻祭女兒與侄子。孫悟空變作童男,豬八戒變作童女,在廟里等候靈感大王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靈感大王來到廟里,見童男伶俐,便要先吃童女。豬八戒現出原形打妖怪,妖怪被打下兩片魚鱗,逃回通天河內。斑衣鱖婆為妖怪出謀劃策,用凍結通天河之計抓住唐僧。孫悟空三人回到陳家整理一番,便前去尋師擒怪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 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一同下河,找到唐僧;妖怪被引出水面,孫悟空掄棒便打,妖怪潛入水中不出。孫悟空請來的觀音菩薩用竹籃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魚走脫成精。河中老黿馱唐僧師徒過河,唐僧答應幫老黿詢問佛祖其幾時可得人身的請求
第五十至五十二回:金山降青牛精
金山唐僧遇險→悟空斗妖敗陣→天兵諸神支援→十八羅漢助陣→太上老君降妖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師徒四人又餓又渴,孫悟空畫一阻妖之圈,囑咐唐僧等在圈內不要離開,獨自去化齋。唐僧三人等候不耐,出圈前行,誤入獨角兕大王點化的樓宅,三人被抓。孫悟空忙趕去與那妖魔交戰,妖魔拋出一個圈子將金箍棒套去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孫悟空敗下陣后上天查訪妖怪來歷無果,先后請來托塔李天王父子等助戰,皆未取勝,諸天神的兵器也被套走。孫悟空用毫毛變出三五十只小猴纏打妖魔,又被妖魔的圏子套走。孫悟空變作蒼蠅拿回金箍棒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孫悟空放火燒洞并拿回諸神被套去的兵器。諸神再次力戰時又被兕怪使圈子將兵器套走。孫悟空前往西天請來的十八羅漢亦降妖失敗,又去請太上老君,發現其坐騎青牛不見了,太上老君隨悟空前去降妖。青牛精被降服,圈子“金鋼琢”也被太上老君收回
第五十三至五十五回:女兒國奇遇
師徒誤飲子母河水→落胎泉取水→女王欲招唐僧為夫→孫悟空設計脫身→遭逢蝎子精→昴日星官降妖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唐僧與豬八戒因誤飲子母河的河水而有孕。孫悟空前往解陽山破兒洞取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紅孩兒之事而心生怨恨,拒絕給落胎泉水。孫悟空讓沙僧趁自己誘開如意真仙之時取走泉水。唐僧、豬八戒飲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師徒四人進入西梁女國,國王欲招唐僧為夫。孫悟空讓唐僧假意應承。師徒四人在女王設宴款待后倒換關文。唐僧邀女王乘車為徒弟送行時趁機西行,被路旁一女子弄旋風攝走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孫悟空進入琵琶洞察看,正逢女妖挑逗唐僧,現身與妖怪打斗,被扎了頭部,負痛敗陣而走。第二天,豬八戒又被扎了嘴。觀音菩薩讓孫悟空請來昴日星官,星官治好豬八戒、孫悟空的傷,殺死蝎子精
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
孫悟空殺盜被逐→假悟空趁機作亂→沙僧求助觀音→難辨真假猴王→如來指點迷津→假悟空被打死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孫悟空打死兩個將唐僧吊在樹上的強盜頭子。師徒四人投宿的老者家中一子也是強盜,強盜欲謀財害命。老者報信,唐僧師徒離開,追來的強盜被孫悟空打殺,唐僧念起緊箍咒并趕走了悟空(第三次離開)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孫悟空告饒不成,便到觀音菩薩處訴苦。唐僧三人繼續趕路,沙僧去尋找水的豬八戒時,假悟空趁機打倒唐僧,搶走包袱。沙僧到花果山討要包袱,假悟空聲稱自己將去西天取經。沙僧向觀音求救時得知是假悟空搶走包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與沙僧一同來到花果山的孫悟空與假悟空打斗起來,沙僧難辨真假,觀音菩薩、照妖鏡、唐僧也難以分辨。幽冥界諦聽獸讓真假猴王去如來佛祖處,如來用金缽盂將六耳獼猴變作的假悟空罩住,孫悟空將其打死。孫悟空回到了取經團隊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三調芭蕉扇
火焰山遇阻→一調芭蕉扇→二調芭蕉扇→三調芭蕉扇→火焰山熄火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孫悟空因師徒四人受阻火焰山,前去鐵扇仙處借芭蕉扇。鐵扇仙羅剎女因其子紅孩兒之事心生怨恨,用芭蕉扇將孫悟空扇走。孫悟空得到定風丹后再去借扇,羅剎女不敵,慌忙回洞。孫悟空變成蟲子趁羅剎女飲茶時進入其腹內翻騰,借到假扇子,但火扇不熄,反而更盛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孫悟空尋找到入贅于玉面公主家的牛魔王。牛魔王與孫悟空打斗,不分勝負。牛魔王罷戰赴宴,孫悟空騎走其坐騎辟水金睛獸,變作牛魔王哄騙鐵扇公主交出扇子。牛魔王得知后追趕奪走扇子的孫悟空
(續表)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牛魔王變成豬八戒將扇子奪回,孫悟空與牛魔王激戰,豬八戒趕來助戰。天上眾神與如來處的金剛助孫悟空降伏牛魔王。孫悟空扇滅火焰山,將扇子歸還羅剎女,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第六十二至六十三回:祭賽國除妖
祭賽國掃塔→尋找被偷佛寶→碧波潭擒妖→尋回佛寶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 祭賽國金光寺塔上佛寶被偷,寺中和尚蒙受冤屈。唐僧因有誓愿,晚間與孫悟空去掃塔,孫悟空從捉住的兩個巡塔小妖處得知偷寶之賊乃萬圣龍王與其女婿九頭駙馬。國王得知實情,免金光寺和尚之罪
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官 群圣除邪獲寶貝 孫悟空與豬八戒到碧波潭擒妖。孫悟空與九頭怪打斗,豬八戒被擒。被孫悟空救脫的豬八戒大鬧龍宮,孫悟空打死萬圣龍王。孫悟空請狩獵經過此地的二郎神幫助降妖。九頭怪被哮天犬咬下一個頭后逃走,孫悟空拿回佛寶。金光寺改名為“伏龍寺”
第六十四回:荊棘嶺除樹精
木仙庵唐僧談詩→杏仙逼親→鏟除樹精
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 師徒四人行至荊棘嶺,被攝去木仙庵的唐僧與四個老者談詩說禪。杏仙女前來要與唐僧結親,眾樹精誘勸唐僧。孫悟空等尋來,豬八戒將樹全部筑倒
第六十五至六十六回:小雷音寺降妖
小雷音寺遇黃眉怪→彌勒佛收服黃眉怪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唐僧不聽孫悟空勸告入“小雷音寺”參拜,被妖怪抓住,孫悟空被收在一副金鐃內,借二十八星宿亢金龍的角才脫出金鐃。妖怪又用搭包兒將孫悟空等人擒住。孫悟空使法術與眾人逃脫,唐僧、二十八星宿等又被抓回,孫悟空逃走,去請蕩魔天尊前來搭救眾人
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 蕩魔天尊派出的諸將被妖怪抓走,孫悟空請來的小張太子和四大神將也被抓走。彌勒佛降臨,稱那怪是自己司磬的黃眉童兒變的。彌勒佛與孫悟空設計降伏妖怪,諸神得救
第六十七回:七絕山除蟒蛇精
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 師徒四人在七絕山駝羅莊李姓老者家中住宿時受托降妖。孫悟空與豬八戒打死妖怪紅鱗大蟒,為駝羅莊除了害
第六十八至七十一回:朱紫國降妖
朱紫國揭榜醫國王→國王病愈道緣由→孫悟空施救金圣宮→觀音收服妖怪→帝后團圓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師徒四人到達朱紫國,孫悟空上街市時見到朱紫國國王求醫的皇榜,揭了下來,偷偷將皇榜塞在同行的豬八戒懷中,豬八戒領眾人尋孫悟空。孫悟空入宮為國王治病,國王害怕孫悟空面貌,孫悟空提出懸絲診脈的方法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孫悟空得出國王乃是“雙鳥失群”之癥,并與豬八戒、沙僧半夜制成以鍋灰、馬尿等為配方的烏金丹,讓國王配著雨水服下。國王病愈,設宴款待唐僧師徒,自述因金圣宮娘娘被妖怪擄走而病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孫悟空帶著金圣宮娘娘的心愛之物,變作小妖進入麒麟山獬豸洞,向金圣宮娘娘說明來意,并讓娘娘哄騙妖怪賽太歲將三個紫金鈴交與她保管。孫悟空將紫金鈴盜走時晃動了金鈴使其迸出煙火黃沙,驚動妖怪,孫悟空躲藏起來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 妖怪吃酒時,孫悟空變作侍女將法寶以假換真,并激妖怪出戰,二人不分勝負,妖怪回洞中拿了假紫金鈴,卻被孫悟空用真紫金鈴降住。觀音菩薩救下為其坐騎金毛犼的妖怪。帝后得以團聚
第七十二至七十三回:盤絲洞受難
盤絲洞唐僧受難→八戒戲耍蜘蛛精→唐僧得救→蜈蚣精下毒害命→收服蜈蚣精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唐僧誤入盤絲洞,被七個女蜘蛛精抓住。孫悟空趁七個女妖洗澡時,變作一只老鷹叼走女妖衣服。豬八戒得知后獨自去打女妖,變成鲇魚后戲耍女妖,卻被女妖用絲篷罩住。孫悟空打死女妖的七個干兒子,救出唐僧,燒了盤絲洞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黃花觀道士與蜘蛛精是師兄妹,孫悟空因道士下毒毒倒唐僧等人,與道士打斗被擊退,又抓住七個蜘蛛精逼迫道士放出唐僧未果,將蜘蛛精打死。道士露出一千只眼放出金光,孫悟空逃出,又去請毗藍婆菩薩收妖,菩薩用一根繡花針破了金光,定住真身為蜈蚣精的道士
第七十四至七十七回:獅駝嶺斗三魔
金星報信說妖魔→孫悟空打探妖怪→孫悟空智斗妖怪→妖怪設計騙悟空→如來親收妖怪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師徒四人行至一座高山前,孫悟空進入山中打探,遇到巡山小妖小鉆風,從其口中得知山中三個妖王的本領,打死小妖后,孫悟空變作小妖進入獅駝洞,向眾小妖說孫悟空正在石崖上磨棍準備打殺妖魔,嚇散了諸多小妖
第七十五回 心猿鉆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孫悟空進入洞中,見到青毛獅怪、黃牙象怪、大鵬雕怪三個妖怪,不小心現出原形,被妖怪識破后裝進陰陽二氣瓶中。孫悟空利用觀音菩薩賜予的三根毫毛將寶瓶鉆出眼兒逃脫,帶著豬八戒與妖怪打斗,被青毛獅怪吞入腹中,豬八戒逃脫。孫悟空在青毛獅怪肚子中折騰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青毛獅怪向孫悟空求饒,孫悟空用毫毛變成繩子系在妖怪心肝上,自己牽著另一端出去,妖怪不敢放肆。孫悟空尋到唐僧等人,將豬八戒救出,二人將黃牙象怪擒住,黃牙象怪允諾送唐僧師徒過山。三個妖怪設下計謀,在到達獅駝國城池時襲擊孫悟空三人,并趁機將唐僧擄走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 孫悟空三人與妖怪打斗多時,豬八戒、沙僧先后被擒,孫悟空欲脫身卻被大鵬雕趕上并捉住。師徒四人被抬上蒸籠蒸,四人翻墻逃脫時又被發現,孫悟空獨自一人脫身。妖怪散布謠言稱已經將唐僧吃了。孫悟空信以為真,前往如來處訴苦。文殊、普賢菩薩下山分別收服了坐騎青獅怪、白象怪,如來收服了大鵬金翅雕。唐僧等人得救
第七十八至七十九回:比丘國收妖
比丘國救小兒→孫悟空殿上剜心→國丈敗露逃脫→壽星收服妖怪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師徒四人來到比丘國,得知國王因寵幸美后而身體病弱,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治病。孫悟空命土地眾神將裝有小兒的鵝籠全部攝走,自己變作蟲兒隨唐僧入朝倒換關文時,看出國丈是個妖邪。國丈因鵝籠被攝走失去藥引,唆使國王用唐僧的心做藥引,孫悟空將唐僧變作自己的樣貌,自己則變作唐僧入宮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孫悟空進入宮中,剖開腹皮掏出了許多心,現出原身后與國丈打斗,國丈不敵,帶上美后逃脫。孫悟空攜豬八戒去尋妖怪的清華莊,從土地處得知開門口訣后入內與妖怪打斗,南海壽星趕來救下身為其坐騎白鹿的妖怪。八戒打死美后白面狐貍
第八十至八十三回:陷空山遇老鼠精
黑松林女妖設計→禪林寺女妖作怪→女妖擄走唐僧→孫悟空智救唐僧→唐僧再被擄走→李天王收服女妖
第八十回 姹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唐僧師徒來到一處黑松林,被綁在樹上的女子呼救。孫悟空認出女子為妖怪,第一次將唐僧勸阻,第二次勸阻不成,唐僧和八戒回至林中將女子救下,幾人在鎮海禪林寺歇下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妖怪吃了寺中六個和尚,孫悟空變作小和尚在佛殿念經,女子來殿中勾引他。孫悟空假意應承,趁機打那女妖,女妖與他打斗時用假分身頂替,并將唐僧擄走。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駕云來到陷空山,豬八戒前去打探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陽 元神護道 豬八戒探知妖怪要與唐僧成親,將唐僧囚在陷空山無底洞中。孫悟空進入洞中,變成蟲兒混在酒中想讓女妖吞下,未能成功,變作餓老鷹掀翻桌席飛出洞后,變成蒼蠅再次進洞,唐僧哄騙妖怪吃下孫悟空變成的紅桃,妖怪禁不住孫悟空在其肚子里折騰,答應將唐僧背出無底洞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 妖怪將唐僧背出洞外,又趁混戰之機攝走唐僧逃回無底洞。孫悟空入洞不見人影,但見供奉著的李天王父子的牌位,便上玉帝處告狀。李天王惱怒,哪吒稟告李天王實情,那妖怪乃是偷食如來香花寶燭的金鼻白毛老鼠精,李天王父子受如來差遣捉拿她,女妖被饒了性命后分別拜二人為父、為兄。李天王、哪吒遂下界將妖怪捉住
第八十四至八十六回:滅法國勸善、隱霧山除豹子精
滅法國滅僧→師徒喬裝入城→孫悟空妙計脫困→隱霧山唐僧被劫→妖怪計騙孫悟空→孫悟空蕩平妖洞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師徒四人來到殺僧的滅法國,扮作販馬商人入城投宿,睡在店家的大柜子中。店中伙計因貪財而與強盜合謀搶出柜子,被官軍攔住后丟下柜子逃走。官軍將柜子封了,欲第二日啟奏國王定奪。孫悟空深夜潛入皇宮,將國王及宮中之人、朝臣的頭發全部剃光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群臣向國王稟明頭發被剃一事,國王決定不再殺和尚,以禮相待師徒四人,并聽從孫悟空的勸諫,將滅法國改名為欽法國。師徒四人出城西行,來到一處高山,被孫悟空哄騙去化齋的豬八戒遇到妖怪并與之打斗,孫悟空助陣,妖怪敗退。小妖獻計助妖怪擄走唐僧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尋到隱霧山折岳連環洞,小妖向妖怪獻計用柳樹根變作唐僧的頭唬騙三人,被孫悟空識破,妖怪又用真人頭唬騙,三人信以為真。孫悟空去妖洞尋妖怪報仇時得知真相,救出唐僧,又回洞綁來妖怪,燒了妖洞,豬八戒將妖怪艾葉花皮豹子精打死
第八十七回:鳳仙郡求雨
鳳仙郡連年大旱→孫悟空探明緣由→郡侯皈依向善→玉帝下旨降雨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圣勸善施霖 鳳仙郡連年干旱無雨,民不聊生。孫悟空攬下求雨差事,念咒語喚來龍王了解到需求玉帝旨意降雨,又到玉帝處得知郡侯行為不端,玉帝立米山、面山、黃金大鎖于披香殿,須雞啄盡米、狗舔盡面、燈燎斷鎖梃才可降雨。孫悟空將事情說明,鳳仙郡眾人皈依向善,玉帝下旨降雨
第八十八至九十回:玉華縣傳藝
玉華縣傳藝→大戰黃獅精→遭逢九靈元圣→救苦天尊收妖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 師徒四人到達玉華縣,玉華王的三位小王子見唐僧的三位徒弟面貌丑惡,認為三人是妖怪,于是與三人較量后,分別拜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師,孫悟空三人各自傳授他們技藝。三位王子命工匠仿照孫悟空三人的兵器另造兵器,夜間一個妖精將孫悟空三人的兵器全部收走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孫悟空知道是妖怪作祟,前往豹頭山,得知妖怪要買辦豬羊開釘鈀會。孫悟空與豬八戒變作小妖,沙僧裝作販豬羊的客人,入洞拿回兵器后大鬧妖洞,黃獅精敗陣后逃至竹節山九曲盤桓洞九靈元圣處。九靈元圣率領眾妖去找孫悟空等人報仇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孫悟空三人與眾妖大戰,豬八戒被擒。九靈元圣設計將唐僧與玉華王父子捉住。孫悟空、沙僧前往竹節山尋九靈元圣爭斗不敵被捉,孫悟空逃走后得知九靈元圣的來歷,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九頭獅子下界,于是將其收服。孫悟空將唐僧等人救出
第九十一至九十二回:金平府除犀牛怪
金平府觀燈→唐僧被劫→大戰犀牛怪→四木禽星助除妖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正值元宵節,師徒四人來到金平府,進城看燈時忽見三位佛身,唐僧被妖怪攝走。孫悟空從四值功曹處得知妖怪乃是青龍山玄英洞的三位大王,年年假扮佛像騙取酥合香油。孫悟空在妖洞前叫陣,三個妖怪迎戰,孫悟空寡不敵眾,回城后又與豬八戒、沙僧一同前往玄英洞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孫悟空入洞解救唐僧,被發現后獨自出去。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又與妖怪打斗,豬八戒、沙僧被擒,孫悟空在天宮得太白金星指點請旨讓四木禽星下界降妖。三個犀牛怪慌忙逃往西海,得摩昂太子之助,三個犀牛怪被除掉
第九十三至九十五回:天竺國收玉兔精
真公主流落寺廟→假公主國中招親→唐僧中選假應承→揭穿假公主→大戰玉兔精→太陰星君收玉兔精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師徒四人來到布金禪寺時見到一名女子,寺中方丈說明女子來歷,并請求唐僧入國中打探。四人進入天竺國,因方丈的囑托去看正在拋繡球招駙馬的公主真假,妖邪所變的公主欲與唐僧結偶,便將繡球拋在唐僧頭上。唐僧被迫與公主成親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欲喜 國王將婚期擬定,唐僧與孫悟空等留在宮中歇息。公主勸說國王送孫悟空等人出城西行,孫悟空假意接受,施法進入宮中保護唐僧
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孫悟空認出公主是假的,妖精與悟空打斗不敵敗逃。孫悟空將假公主一事向國王言明,隨后到山中找到妖精欲打死時,被太陰星君攔住,得知其乃是廣寒宮的玉兔。孫悟空攜太陰星君向國王說明因果緣由后,又領國王尋回真公主
第九十六至九十七回:地靈縣救寇員外
寇員外盛情款待→師徒辭別→寇員外遇害→師徒遭陷害→孫悟空巧斡旋→寇員外復活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惠 師徒四人來到銅臺府地靈縣,縣中寇員外許愿齋僧,門前立“萬僧不阻”之牌,唐僧師徒受到寇員外夫妻與其兩個兒子的熱情招待后西行,在大路旁的華光行院避雨歇息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圣顯幽魂救本原 一伙強盜夜里搶劫寇家并將寇員外踢死,寇員外妻子報官誣陷師徒四人。唐僧師徒奪回被強盜搶走的財物欲歸還寇家,卻被官兵抓住。孫悟空裝神扮鬼,使縣官釋放唐僧等人,又到幽冥地界為寇員外續十二年陽壽,寇員外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至一百回:取經功成
凌云渡脫凡胎→尊者傳無字經→燃燈古佛相助→師徒得授真經→八十一難圓滿→長安傳道→重返靈山得正果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売 功成行滿見真如 唐僧脫去肉體凡胎后來到雷音寺面見如來,如來命阿儺、伽葉二尊者傳與唐僧經書,二尊者討要人事未得,將無字經書傳與唐僧。唐僧師徒返途中因經書被狂風吹散,才知道經書無字,于是返回換經。唐僧將紫金缽盂送給二尊者,尊者這才將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書傳給唐僧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唐僧師徒因還少一難,落在通天河處。馱唐僧師徒渡河的老黿因唐僧未能守約,怒而將四人甩進河中。師徒四人登上河岸,又遇陰魔弄一陣狂風奪經,四人奮力護經。天氣轉好,唐僧師徒四人回到陳家莊后趁深夜離開
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圣成真 師徒四人回到長安,唐太宗以禮迎接。唐僧師徒回到靈山,如來加升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悟凈為金身羅漢,白馬為八部天龍馬。唐僧師徒俱得正果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涿鹿县| 灌云县| 岱山县| 治多县| 莱芜市| 清远市| 阿拉尔市| 绥中县| 黑河市| 鄂托克旗| 顺平县| 错那县| 安阳市| 赤峰市| 得荣县| 亳州市| 潼关县| 丰顺县| 黑山县| 郴州市| 庆城县| 民勤县| 工布江达县| 建始县| 青铜峡市| 靖安县| 依安县| 漳浦县| 囊谦县| 缙云县| 太原市| 伊通| 沾益县| 台山市| 汾阳市| 同江市| 颍上县| 鄄城县| 平谷区|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