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寫作 語言要連貫素養目標1.學會運用關聯詞、提示語等,保持句子之間的銜接連貫。2.注意段落間的連貫,學會圍繞一個話題寫作。3.圍繞中心合理安排寫作順序,保持文章整體的連貫性。◎重點:掌握語言連貫的方法,能夠結合具體范文給出恰當的點評。情境預設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很簡單的一件事,有人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而有人絮絮叨叨地說了半個小時,也沒有解釋清楚。為什么會出現解釋不清楚的問題呢 這就牽涉到說話的藝術。其實,寫文章和說話是一樣的,都要求語言連貫、銜接緊密、前后照應,不能顛三倒四。怎樣才能做到語言連貫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預習導學】1.“連貫”的定義。2.語言連貫的方法。3.下列語段均存在語言不連貫的問題,請指出問題并加以修改。(1)小強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他每天第一個到校,幫助同學打掃衛生,擦黑板;同學遇到困難,小強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星期天,小強總是學習到很晚;他經常幫助“五保”老人干家務活。(2)這次打掃衛生進行得很完整。亂貼的標語被揭去了,堆積的垃圾被運走了,疏通了堵塞的水溝,連各個角落的灰塵也被沖洗掉了。(3)①四時不同,愛者各異。②人們大都是按自己的心情去品味那無言的自然。③所以春花灼灼,難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歐陽修夜讀之涼。④天高云淡,秋色給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獲,是勝利;⑤芳草萋萋,春景給人的是勃發的踴躍之情,是憧憬,是希望。(4)歡迎小李同學來我家做客,你的到來使我感到非常榮幸,你喜歡吃什么隨便吃,不要隨手把垃圾扔在地上,不要大聲說話影響鄰居。【答案】1.連貫就是話題圍繞一個中心,語序的安排合乎正常的思維規律,句子的銜接與呼應緊密自然,句子的語氣協調一致。寫作時,語言一定要連貫。2.(1)要保持前后話題統一。(2)要有合理的順序。(3)要注意句子間的銜接過渡:①恰當地運用關聯詞、提示語和過渡句;②巧妙使用意思有聯系的詞語或句子。3.(1)這段話的中心話題是第一句,后面的“星期天,小強總是學習到很晚”與話題沒有關系,應該刪去。這樣,句子才連貫。(2)“完整”用得不準確,應改為“徹底”。“疏通了堵塞的水溝”這一句陳述的格式與前后句不一致,應改為“堵塞的水溝被疏通了”。(3)③④句之間感彩不同,缺少必要的過渡銜接句,可以加上“其實順著自然之理,倒應是另一種感慨”一句,這樣就連貫起來了。④⑤句的順序調換一下,才能與③句中先寫春天再寫秋天相照應。(4)這段話前面語氣很客氣,后面的語氣則有些不禮貌,前后很不協調。【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樹典型,明要求。下面這段文字,是語言連貫的典型,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學習小助手·可首先找出這段話的核心,然后圍繞核心分析第一個句子同它的關系,最后回歸到“語言連貫”這一要求上。 ①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精神。②你看,松樹的干是用途極廣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制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與枝又是很好的燃料。③更不用說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當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④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選自陶鑄《松樹的風格》)任務驅動二重實踐,找方法。 結合課本P92“寫作實踐”第一題,給出具體修改方法,并寫出修改后的文字。修改前 修改方法 修改后 爸爸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經常在單位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我們家墻上貼的那些獎狀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單位里有臺機器壞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問題。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飯時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這方面的材料,就馬上查閱了資料,并且連夜趕回單位搶修了,終于把機器修好了。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爸爸花很多時間陪家人。周末,他常會領著全家人去郊游。我們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風景,玩得非常開心。為此,他還專門買了本地郊區旅游攻略的書,研究了好多條路線。 ·導學參考·教師可先將病文用大屏幕完整呈現,讓同學們反復朗讀、品味,然后找不同的學生,讓其說出朗讀之后的感覺,從中歸納出病因,再指導學生進行修改。任務驅動三讀范文,寫點評。閱讀下面一篇范文,圍繞“語言要連貫”給出恰當的點評。近 清 明韶華易逝,年華易老,兜兜轉轉又是一輪歲月。清明啊,隨著雨聲走來了。“據說清明前雨后的茶最為清香,不知是否為真 ”“這我不懂,等你長大了,就能品嘗出那個味道了!”我站在茶園里,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一畦一畦的茶樹,在雨中盡情地吮吸著大自然的雨露,然后冒出一茬又一茬嫩綠色的新葉。記得你曾告訴過我,明前茶就是用茶樹上最嫩的芽尖制作的。我的眼前,仿佛又見到了你采茶的情景。瘦小的身子,背著大大的背簍。那時的我,總是勸你背個小一點的背簍,你卻笑笑說:“不礙事,茶葉又不重。”你那雙粗糙的雙手,采起茶葉來,卻是上下翻飛,十分靈巧。那輕快的動作,翻飛出一首《采茶舞曲》。其實,采茶遠沒有我看到的那么輕松。你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都黃黃的,過段時間就會褪一層皮。剛采過茶葉,你都不會再抱我,因為每次我拉著你的手,我都會發現你的眉頭會皺一下,我知道那是因為指甲疼。小時候,我跟著你,而你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茶園里。我跟著你,最先學會說的話不是“奶奶”,而是“茶茶”。你總是說茶樹是通人性的:你待它好,它也待你好。除草,施肥,修剪,打藥水……勤勞的你,把茶園里所有的活都包攬了。在你的精心打理下,你的茶樹總比別人家的抽芽早。你采茶的時候,自然比別人采得歡。幼小的我,也漸漸懂得了照顧人,一有好吃的,我總是先塞到你嘴里。每次你都笑得合不攏嘴,夸我是你的“茶精靈兒”。到了上學的年齡,我不得不離開你,離開你的茶園。但是每一個節假日,我都會回來,陪你在茶園里忙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采茶的速度漸漸慢了,你的背更加佝僂了,但你依然堅守著你的茶園,茶園也用它的青翠回報著你。只是在那一個烈日的午后,你倒在了你熱愛的茶園里……清明前雨后的茶,真的很香很香。望著眼前的茶樹,我仿佛品出了一股苦中帶甜的醇香。【答案】任務驅動一示例:這段話歌頌松樹的自我犧牲精神。第①句總提對松樹的自我犧牲精神懷有敬意,第②③句分述它為人類獻身的具體表現,第④句總結。每一句話都圍繞統一的話題展開,語意連貫、自然。任務驅動二修改方法:首先,要加寫一個中心句。有了中心句,就能統領段落,保證話題的統一。這段話的陳述對象是爸爸,從“爸爸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爸爸花很多時間陪家人”這三句話可以看出,文段主要表現爸爸“熱愛工作”和“熱愛家庭”,中心句要注意突出這兩點。其次,調整不合理的句子順序。作文語言要連貫流暢,銜接緊湊,文氣通暢,不能上下文脫節,前言不搭后語。如題目中的“爸爸下班回到家里……終于把機器修好了”是寫爸爸下班之后的情況,要放在“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的后面,這樣句子才會更加合理,更加連貫。再次,句子銜接要自然。可以根據句子之間的關系,適當補充關聯詞、提示性語句、過渡句等,使語言連貫、語意明了。如“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這句話可以把“都”改為“還”字,以構成遞進關系。修改后示例:爸爸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很愛家。首先,爸爸是一個工作上兢兢業業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經常在單位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我們家墻上貼的那些獎狀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還在惦記工作。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里有臺機器壞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問題。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飯時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這方面的資料,就馬上查閱了資料,并且連夜趕回單位搶修了,終于把機器修好了。其次,爸爸還是一個非常愛家的人。爸爸會花很多時間陪家人。周末,他常會領著全家人去郊游。為此,他還專門買了本地郊區旅游攻略的書,研究了好多條路線。我們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風景,玩得非常開心。任務驅動三點評示例:這是一篇回憶性的作文。記敘上采用倒敘的方式,由眼前的茶園勾起了回憶。“你”在茶園忙碌的身影,“你”對茶園的感情,無一不是幼年時陪伴“我”長大的最好的禮物。“我”對“你”的感情,不著一個“愛”字,卻處處透著愛意。倒敘的安排,對連貫的要求更難。從眼前之景,到過去之事,小作者在行文時銜接自然,構思精巧,不著痕跡。在敘述中自然而然地帶領我們走進過去的時間,又自然而然地回到了現在。“一杯茶”,是回憶的線索;“苦中帶甜”是文章的感情基調。在清明節里,回憶過去,追憶親人,感情自然真摯。備選問題語言不連貫的表現有哪些 試加以概括。【答案】①語句不規范,表意不明: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錯字、病句,嚴重影響了語言的連貫性,阻礙了思想的表達。②用語多重復,表述瑣碎:明明一兩句話就能交代清楚的事情卻總是說個沒完,不但不能準確地敘述、描寫或說理,反而使自己的語言啰唆繁雜,讓人讀起來心中不暢,如積塊壘。③條理不清晰,表達失當:作文條理不清、表達失當常常表現為敘述的主體混亂,描寫事物的色彩、聲音、氛圍情調等前后不一致;句子與句子間關系不明確,語序不合理;語句前后矛盾,表述不一致等。④銜接不緊湊,前后脫節:寫作中有些同學會忽略上下句的聯系、上下文的銜接與呼應,導致作文語句和內容前后脫節,顯得突兀,令人費解。【練技法,實演練】1.每逢節日來臨,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處處都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你一定也沉浸在歡樂之中吧。以“節日”為題,寫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2.你做過飯嗎 或者制作過模型、修過自行車嗎 試就你某次動手做事的經歷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思維導圖寫作 語言要連貫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