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素養目標1.掌握新聞特寫的基礎知識、寫法特點。2.體會新聞特寫中“特寫”的方法及作用,理解新聞特寫的新聞價值。3.欣賞文中描繪的畫面,感受運動之美。◎重點:了解新聞特寫的有關知識,提高閱讀新聞的能力。體會新聞特寫中“特寫”的方法及作用。情境預設“飛天”是佛教壁畫或石刻中在空中飛舞的神,“凌空”是高升到天上或聳立在空中,這一標題用比喻的修辭,把運動員呂偉高臺跳水比作飛天凌空。從標題中,我們能讀到哪些信息呢 這篇新聞是如何記錄那精彩瞬間的 讓我們走進這則新聞特寫,了解新聞特寫的知識,欣賞文中描繪的畫面,感受運動之美。·導學參考·教師可在課前先準備一些關于“飛天”和“呂偉跳水”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融入情境。【預習導學】1.查找相關資料,完成填空。 新聞特寫:截取新聞事實的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 和 ,通過一個片段、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的一種有現場感的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裁,以 為主要表現手段。·導學參考·教師可將電影中的某個特寫鏡頭入手,引導學生逐步認識新聞特寫。2.文題解讀。“ ”,本指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飛舞的神,此處比喻年輕的女跳水運動員呂偉起跳時的優美身姿;“凌空”,本指 ,此處指呂偉從騰空到入水的優雅美麗的畫面。標題形象新穎,極具吸引力。“‘飛天’凌空”是 ,“ ”是副標題,概括了新聞特寫的主要事實。 背景介紹:呂偉11歲開始練習跳水,14歲進入國家隊,15歲獲得全國少年冠軍,16歲拿下亞運會金牌,許多專業媒體都將“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稱號送給了她。在當時有關呂偉的眾多新聞報道中,《“飛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學習它作為新聞體裁的獨特之處。3.為下列加點字注音。凌空( ) 翹首( ) 酷似( )屏息( ) 斂聲( ) 悄然( )眼花繚亂( )拓展:“翹”字另一個字音讀“ ”,可以組詞為“ ”;“屏”字另一個字音讀“ ”,可以組詞為“ ”;“悄”字另一個字音讀“ ”,可以組詞為“ ”。4.解釋下列詞語。(1)翹首: (2)屏息: (3)酷似: (4)慷慨: (5)從容不迫: (6)眼花繚亂: ·導學參考·“眼花繚亂”與“撲朔迷離”是一對近義詞。二者都有復雜、無法辨清的意思。不同的是,“眼花繚亂”側重指一時的主觀感受;“撲朔迷離”側重指客觀事物讓人迷亂。可以在預習講解環節,為學生補充知識。5.這篇文章以“‘飛天’凌空”為題,有什么好處 【答案】1.橫斷面 空間 時間 描寫2.飛天 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標題 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3.líng qiáo kù bǐng liǎn qiǎo liáo qiào 翹尾巴 píng 屏幕 qiāo 悄悄話4.(1)抬起頭來。(2)暫時抑止呼吸。(3)極像。(4)大方,不吝惜。(5)形容非常鎮靜、不慌不忙的樣子。(6)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5.突出呂偉跳水如仙女般優美絕倫的畫面,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也表達了作者對其動作的感嘆和贊美。【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這則新聞特寫報道了一件什么事 著重抓住什么場面來刻畫 2.再讀課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并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學習小助手·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和插敘,順敘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課文按照先后順序記敘呂偉跳水的動作,據此理清文章的結構,列出提綱。·導學參考·引導學生在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學會理清文章結構。3.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寫,速讀課文,找出交代主人公身份的句子,試著對這個人物做簡要介紹。·導學參考·介紹人物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圈畫出課文中的原句,并逐句進行分析。任務驅動二再讀課文,感受細節。1.特寫的選材是截取“局部”,描寫局部,并放大細節。這篇特寫選取的特寫“局部”是什么 2.通過對人物這個局部的描寫反映了什么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3.在第2~4段,作者對呂偉十米高臺跳水的“一剎那”的畫面進行了分解。請概括這幾個“定格”的畫面,并分析這樣細致描寫的作用。·學習小助手·概括文段內容可以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方法;細致描寫的作用主要是突出人物形象。任務驅動三精讀課文,質疑提升。分小組完成采訪稿,并進行情境表演。1.假如你是本文讀者:這篇新聞特寫的什么地方讓您印象最深刻呢 ·學習小助手·可以從用詞、修辭等方面思考,盡量結合具體文本來闡述。2.假如你是作者:您為什么選擇新聞特寫這種體裁呢 您是怎么構思文章結構的 ·導學參考·教師可指名多位學生回答,并通過梳理、總結學生的答題思路,從中概括出正確的答案。3.假如你是呂偉:比賽已經結束了,您此時有什么感想呢 【答案】任務驅動一1.這則新聞特寫報道的是跳水姑娘呂偉在印度新德里第九屆亞運會上贏得金牌的事。課文著重抓住呂偉的跳水動作來細致刻畫。2.本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敘的。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呂偉站在十米高臺的前沿,準備跳水。第二部分(第2~4段):細致刻畫呂偉起跳、騰空、入水的跳水動作。第三部分(第5~8段):寫了觀眾的反應、贊嘆,以及現場的氣氛。3.呂偉,“年方十六的中國姑娘,贏得了金牌”,“中國跳水集訓隊中最年輕的新秀”,是十米跳水運動員。任務驅動二1.本文選取了呂偉十米高臺跳水的“一剎那”這個“點”作為“局部”進行了細致的描寫。2.通過對人物這個局部(呂偉十米高臺跳水的一剎那)的細致描寫展現了中國運動員積年累月的訓練成果、高超驚人的技藝,突出了愛國的主題。3.第2、3、4段對呂偉的自選動作“5136”進行了細致分解,用了幾個“定格”的畫面:對“起跳”“騰空”“入水”三個步驟逐一描寫,猶如慢鏡頭回放。放慢“鏡頭”,細致描繪,用文字描繪畫面,從多方面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以及想象力,似觀看影視特寫鏡頭,清晰而逼真,讓人產生一種親臨其境、親觀其景的效果;同時,這樣細致的描繪也突出了呂偉自選動作“高”“險”“難”“美”的特征,讓讀者見識到了中國運動員強大的實力、精湛的技藝和高水平的發揮。任務驅動三1.示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運動員跳水動作的刻畫。三個段落分別從起跳、旋轉、落水三個階段進行細致描寫,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刻畫,把當時的盛況如電影慢鏡頭一樣展示在我們面前,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2.示例:文字記者的消息寫得再好、發得再快,在電視機前也是明日黃花了,但是電視圖像是稍縱即逝的,電視的播放時間也是觀眾不可改變的,而文字報道可以隨時閱讀。在比賽運動員、比賽成績都為外界所熟知的情況下,我獨辟蹊徑選擇了新聞特寫這種體裁。我在第一段導語部分概述了比賽環境、時間、地點、人物,第二段著眼于起跳動作,第三段寫空中翻騰,第四段寫最后落水,最后通過外國記者的贊嘆側面烘托運動員的高超技藝。總之,我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采訪,通過大量直觀的視覺、聽覺、感覺獲得現場性、形象性素材,力求給讀者造成一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強烈現場氛圍,使這篇特寫能獲得攝人心魄的力量。3.示例:雖然平時的訓練很艱苦,但很慶幸我一直咬牙堅持了下來。能夠用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爭取榮譽是我的榮幸。我會再接再厲,努力奮進,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備選問題1.這篇新聞特寫與《消息二則》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答案】同:都迅速、及時、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異:消息是敘述一件完整的事情,特寫是抓住片段進行報道,與相對平實的消息相比,特寫的文學性更鮮明。·導學參考·教師可先讓學生分別概括出兩文的主要特點,然后再引導學生認識兩種文體的異同。2.從內容與結構兩方面比較消息與新聞特寫的不同。【答案】一般來說,消息是要報道某一新聞事件的整體情況,并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新聞特寫則是描寫最典型的、最有表現力的瞬間或片段,將其拉長、放大、定格,從而形成一個焦點,鮮明地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從而將整個新聞事件折射出來。新聞特寫具有形象化和筆力集中的特點,因此更細致入微且現場感強,往往也更能打動讀者,使讀者深受感染。一課一法怎樣寫好現場短新聞 用“五官”采寫是寫作現場短新聞的基礎,作者深入到現場后,不能像個木偶,必須充分發揮“五官”的作用去觀察現場。眼:要像一部攝像機。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動、細節乃至現場的景物攝下來。耳:要像一部錄音機。要把主要人物的話原汁原味錄下來,其他人物有意義的話錄下來。鼻:要成為“新聞鼻”。要嗅一嗅現場空氣的“氣味”是否正常,盡可能感受出是什么“氣味”。口:要成為“新聞嘴”。要能真實地說出新聞現場發生的事實。身:要勤莫偷懶。如對有關東西要掂一掂,感受輕重;對有關路程邁開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遠。五官感受的東西越多,寫出來的稿子就越有“味道”,否則就是一杯白開水。思維導圖再讀課文,完成填空。“飛天”凌空【答案】沉靜自若 動作優美 流暢自然 輕盈、快速 沸騰、掌聲、歡呼聲,“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 9.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