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素養目標1.掌握并能復述通訊的特點。2.復述遼寧艦著艦的具體步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簡單賞析本文的語言特點。◎重點:學習運用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增強通訊的文學性;學習運用側面烘托突出主題的寫法。情境預設“刀尖上的舞蹈”,多么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畫面。當你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會想到什么呢 有誰知道今天我們所說的“刀尖上的舞蹈”具體指什么呢 今天我們要用這句話來形容我國艦載機飛行員在空間極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著艦的高難度和高風險。讓我們一起走進新聞通訊《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去重溫那令人振奮的精彩瞬間。·導學參考·教師可在課前先準備一些關于航母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融入情境。【預習導學】1.文體鏈接。(1)通訊是運用敘述、 、 、議論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形式,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2)通訊的特點: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較強的 、描寫的形象性。(3)通訊的種類:按內容分,通訊一般分為 、 、概貌通訊、工作通訊。事件通訊就是報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義的新聞事件。它既可以反映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重大的、振奮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從某一新聞事件截取一個或若干個片段,進行細致詳盡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義;還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綜述。·導學參考·教師可將本課與前面學過的消息、新聞特寫等進行比較,從而讓學生盡快掌握通訊的基本特征。背景介紹: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進行了著艦試飛。本文報道的就是這場訓練的情況。2.為下列加點字注音。嫻熟( ) 咆哮( )( )緊繃( ) 一絲不茍( )鐫刻( ) 殫精竭慮( )浩瀚( ) 默契( )驚心動魄( )拓展:“鐫”的形近字是“雋”,可以組詞為“ ”;“契”的形近字是“鍥”,讀音為“ ”,可以組詞為“ ”。3.解釋下列詞語。(1)澎湃: (2)凜冽: (3)嫻熟: (4)鐫刻: (5)咆哮: (6)一絲不茍: (7)白手起家: (8)殫精竭慮: ·導學參考·“殫精竭慮”與“處心積慮”是一對近義詞,二者都有費盡心思的意思。前者側重指用盡精力,費盡心思,多含褒義;后者側重指千方百計地盤算,表示蓄謀已久,多含貶義。4.本則通訊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講解提示·應先概括文章中的事件,再闡述事件的意義,最后描述作者抒發的情感。【答案】1.(1)描寫 抒情(2)時間性(3)人物通訊 事件通訊2.xián páo xiào bēng gǒu juān dān hàn qì pò 雋永 qiè 鍥而不舍3.(1)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2)形容刺骨的寒冷。(3)熟練,熟習。(4)雕刻。(5)形容人暴怒時喊叫或水流奔騰的巨大聲響。(6)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7)形容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起一番事業。(8)用盡精力,費盡心思。4.航母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實現了中華民族近百年的強軍夢想,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2.劃分文章結構。3.本則通訊對這次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情況是如何報道的 ·講解提示·時間順序是文章常見的記敘、說明順序之一。即按照事理發展過程的先后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任務驅動二研讀課文,深入探究。1.這篇通訊的主標題“一著驚海天”有很強的震撼感,請說說它妙在何處。·導學參考·讓學生根據自己儲備的知識進行思考,先在小組內交流,展示討論結果,教師給予適當的點評。2.第3~4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請簡要分析。·學習小助手·文章中間段落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啟下。3.作者重點刻畫艦載機首次成功著艦這個精彩場面的意義是什么 4.這篇通訊在描寫艦載戰斗機著艦過程時多次描寫了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試從文中找出來,并簡要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導學參考·烘托本是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顯突出;側面烘托是一種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寫來表現主要對象,使所要表現的對象鮮明突出的表現手法。任務驅動三賞讀課文,品析語言。1.“刀尖上的舞蹈”就要開始了,現場所有的人都捏著一把汗。2.殲-15艦載機像凌波海燕,輕巧靈活地調整好姿態飛至艦艉后上方,對準甲板跑道,以幾近完美的軌跡迅速下滑。3.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驚心動魄的一幕出現了:9時08分,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后,穩穩地停了下來。【答案】任務驅動一1.本文采用現場特寫的形式,抓住殲-15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生動再現了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感。2.第一部分(第1~4段):交代著艦的環境及著艦前的準備情況,敘述此次著艦的意義和困難。第二部分(第5~20段):詳細報道了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第三部分(第21~25段):描寫了艦載機成功著艦后,人們激動、喜悅的場景。3.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報道了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前的環境、準備工作,著艦時的精彩時刻,成功著艦后人們的表現等。其間還穿插介紹了著艦的意義、人們的心情等,有詳有略,層次分明。任務驅動二1.①標題中“著”和“驚”兩個動作、“海天”一個景象,使強烈的畫面感躍然紙上,很容易讓讀者心頭一震,吸引讀者繼續閱讀。②標題運用動賓結構的形式,直觀簡潔、生動形象地點出了要報道的“點”——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2.①從內容上看,這兩段揭示了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交代了艦載戰斗機著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這一事實。②從結構上看,這兩段承上啟下,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氛圍,為下文寫艦載機成功著艦后人們的喜悅做鋪墊。3.①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②“遼寧艦”艦載機首次著艦并獲得成功的過程,是中國人民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取得巨大進步的過程,是中國人努力付出的見證,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增強了中國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增強了中國人民的凝聚力。4.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在第6、10、23、24、25段都有描寫。艦載戰斗機著艦是這篇通訊報道的主要事件,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是輔助之筆,用以從側面表現主題:①表現了人們對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關注;②烘托了當時緊張的氛圍、勝利的喜悅等;③增強了新聞的現場感和感染力;④側面表現了艦載機著艦風險極大、意義重大,從而突出了主題。任務驅動三1.把艦載機著艦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動地說明艦載機著艦非常危險,也非常令人期待。2.把即將著艦的艦載機比喻成“凌波海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殲-15艦載機輕巧靈活的特點,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3.①“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化用清施閏章《錢塘觀潮》中的句子,運用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讀起來朗朗上口,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戰斗機著艦時的浩大聲勢,具有感染力。②運用白描的手法,具體描繪出戰斗機著艦的情形。“震耳欲聾”“轟鳴”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的巨大聲音,“眨眼之間”“剎那間”“疾如閃電”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穩穩地”表現出艦載戰斗機著艦時的安全和平衡,給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導學參考·指導學生從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等角度賞析文章。備選問題 這是一篇振奮人心、充滿正能量的通訊。假如你們學校要召開秋季運動會,請學習本課描繪艦載機著艦“精彩片刻”的手法,為本班的入場式寫一份解說詞。【答案】示例:看!3班的運動員們走過來了!他們個個精神飽滿,英姿颯爽,準備在本次運動會上大顯身手。3班素有團結拼搏的優良作風,“永爭第一”是他們永不放棄的口號!你看!他們的步伐多么豪邁整齊!你聽!他們的聲音多么嘹亮、鏗鏘有力!他們愿將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實現于運動場上的每一刻,愿將永攀高峰的意志帶給每個人!來吧!祝愿他們在本次運動會中實現自我,勝不驕、敗不餒。讓我們為他們的每一次拼搏加油,讓我們為他們的每一次努力喝彩!·導學參考·先要向學生介紹解說詞的寫法和注意事項,寫好后小組內交流,推選優秀的在班級展示。一課一法概括文章的內容概括文章內容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①認真通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寫了什么;②細讀文章,弄懂每個自然段、每個詞句的意思;③給文章劃分段落,并歸納段意;④把各段的段意綜合起來,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思維導圖再讀課文,完成填空。一著驚海天自豪激動振奮人心【答案】艦載機起飛 嫻熟地操縱,配合默契 語言、神態描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