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第三課 文明規范的互動交流教材分析 本課介紹的網絡互動為常用的交流方式,通過網絡空間、網絡平臺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使用“留言”點費”“評論”“彈幕”的方式進行互動。通過豐富的溝通與交流方式,使學生了解:互動交流既可以是對信息資源進行的評價,也可以是與信息發布者進行的交流。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應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三年級學生,作為“數字原住民”,三年級的學生對網絡交流方式已有親身體驗,也非常喜歡交流,但對于評價時的文明用語等注意事項還有所欠缺。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遵守網絡文明規范,形成網絡文明意識。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掌握在線互動的交流方式,提高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充分依據網絡提示進行操作,能夠與他人進行多樣化的溝通交流。 3.能夠養成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良好習慣,并能培養學習、使用互聯網的興趣和意識。教學重點:學會使用在線互動方式進行交流。 教學難點:能夠合理進行在線互動交流。教學環境 電腦室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與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 以趣激學 師:美麗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她也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國際化智造名城,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最近啊,我們常州可是很火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文旅常州”視頻。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從視頻中感受到什么 生:預設:來常州旅游的朋友很多;常州很受歡迎…… 師:那誰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常州最好玩的地方是哪兒? 生:向老師和同學們做簡單介紹。 師:剛才我們是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獲取信息的,那么對于遠方的朋友,我們該如何交流?向他介紹常州呢 生:思考并回答(電話,微信,QQ等)。 師:在網絡上我們可以方便地分享信息與資源,還可以與他人在線互動交流。 通過學生生活的“老常州”為線索,談話引出在線互動交流方式,讓學生對互動交流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習興趣。以疑導思 感知理解 師:常州文旅局想讓我們幫忙想想;如何讓常州更加火出圈呢?(展示多張優秀網絡空間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并思考,如何布置網絡空間才能吸引遠方的朋友們的目光 生:登錄并思考、小組討論并回答。 師:任務一:請同學們將關于常州的介紹發布在空間內,并請其他同學瀏覽。 任務二:在喜歡的日志下點贊,看誰的點贊數最多,評比出最受歡迎的博主。 以互動交流為例,研究互動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如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自主嘗試 掌握扎實 師: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及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上有很多精彩的內容,你能根據主題內容進行在線互動嗎 想一想這些互動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操作并匯報。師:我們身邊的優秀資源很多,例如常州公園、常州三杰、常州花卉等,嘗試與平臺資源的發布者進行互動交流,得到允許后可發布到個人空間中。老師要提醒同學們,未經允許,這些轉載行為都是侵犯作品權利人著作權的行為。那么在線交流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網絡文明規范 請與你的同桌進行交流。 生:交流并回答。師:你會對優秀作品表達自己的感受及觀點嗎 如何做 生活動:轉載、評論、點贊等。師:出示有“五星好評”界面的圖片,解釋網絡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資源的精準推送。 通過瀏覽網絡空間的內容后再進行互動交流,體驗交流樂趣,并引導學生注意網絡文明規范。評價交流 梳理總結 師:同學們能采用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你們覺得自己掌握得怎么樣 請結合評價表來給自己進行評價。生:填寫評價表。 師:同案相互交流自己的評價,獲得三星的同學給自己掌聲鼓勵。師:說說我們這節課都學到了什么? 生總結:網絡提供了多種互動交流方式,一些人工智能技術也是建立在多種互動六流的基礎上的,如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訓覽相關信息,并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交流分享。 讓學生進行自評,以評促學,體現“教-學-評”一致性。 梳理知識,總結提升,延伸相關新技術,鼓勵學生利用所學,選擇工具提高交流與分享的效率。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