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快樂的童謠》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童謠的基本特點和種類,掌握一些常見的童謠作品及其創作背景。2.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說、讀、寫、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童謠,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童謠的興趣和愛好,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二、教學重點1. 了解童謠的基本特點和種類。2. 掌握一些常見的童謠作品及其創作背景。三、教學難點1.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2. 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1. 播放一段歡快的童謠音頻,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2. 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謠嗎?你們知道童謠有哪些特點嗎?(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揭示課題:《快樂的童謠》。(二)童謠的特點與種類(10分鐘)1. 教師展示一些典型的童謠作品,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童謠的特點和種類。2. 提問:你們覺得這些童謠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它們可以分為哪些種類呢?(引導學生結合實例回答)3. 教師結合實例詳細介紹童謠的基本特點和種類,如節奏明快、語言簡練、富有童趣等;按內容可分為游戲童謠、生活童謠、自然童謠等。4. 小結:童謠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和民間風格的兒童文學形式。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情節和富有韻律的節奏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三)童謠的創作背景(15分鐘)1. 教師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童謠作品及其創作背景資料,讓學生了解童謠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2. 提問:你們知道這些童謠是在什么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嗎?它們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內涵呢?(引導學生結合資料回答)3. 教師結合資料詳細介紹童謠的創作背景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內涵,如反映兒童生活情趣的游戲童謠、傳承民族文化的生活童謠、描繪自然景象的自然童謠等。4. 小結:每一首童謠都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通過了解童謠的創作背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童謠作品所蘊含的豐富意義和價值。(四)童謠的學習與表演(15分鐘)1. 教師選取幾首具有代表性的童謠作品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和朗誦體會童謠的語言美和韻律美。2. 提問:你們覺得這些童謠應該怎么讀才能更好地表現出它們的韻味和情感呢?(引導學生結合實例回答)3. 教師結合實例詳細介紹朗誦童謠的技巧和方法如把握節奏、注重語氣、發揮想象等。4. 學生分組或個人進行童謠的表演展示活動如朗誦、演唱、舞蹈等。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鼓勵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和創造力。5. 小結:通過學習和表演童謠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童謠的魅力和價值所在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表現力。(五)拓展活動(10分鐘)1. 布置任務: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更多的童謠作品進行閱讀和欣賞并嘗試自己創作一首簡單的童謠作品。五、板書設計《快樂的童謠》一、童謠的特點與種類二、童謠的創作背景三、童謠的學習與表演四、拓展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