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總課時:___________備課組 八物 備課組長 主備教師 備課時間課 題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習題 課 型 練習課參與教師 八年級物理組全體成員 課時劃分 1課時課標分解 一、課標摘錄: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本課要求是:2.3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4了解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條件。2.5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認識牛頓第一定律。能運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二、課標分解: 1. 學生學什么? 認識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認識物體的平衡狀態,兩個力互為平衡力的條件。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學到什么程度?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知道慣性現象。知道兩個力互為平衡力的條件。知道摩擦力是怎樣產生的;增大和減小滑動摩擦力的方法。 3.學生怎么學? 通過小實驗,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進行自主練習學習目標 1、認識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 2、認識物體的平衡狀態,兩個力互為平衡力的條件。 3、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學重點 1、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現象。 2、知道平衡狀態,兩個力互為平衡力的條件。 3、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學難點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 具 教材 PPT教學手段 與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 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法 講授法教學過程 執教修訂一、練習目標 1.建構運動和力的知識網絡。 2.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靈活運用二力平衡原理解決相關計算問題。 二、練習1--- 牛頓第一定律 1. 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 D.根據以上實驗現象進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2.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如圖。針對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車最終在水平面上停下來,說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 B.小車在不同材料表面運動時所受阻力相同 C.小車沿斜面向下運動過程中慣性越來越大 D.小車受到的重力與斜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3. 劉菲芳同學利用周末時間到滑冰場滑冰.她站在滑冰場內的扶欄邊上用力推一下扶欄,扶欄未動,她卻遠離扶欄而去.她離開扶欄后,并沒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遠.這一過程不能說明的物理現象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三、練習2---- 二力平衡 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籃球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B.汽車加速運動時,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受非平衡力作用的足球,一定沿著直線運動 D.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彈簧,一定不會發生形變 2.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塊用細線通過定滑輪與沙桶相連,當沙桶與沙的總質量為m時,物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塊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小為mg B. 物塊的重力與它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 繼續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塊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變大 3. 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里掛著一個小球.當出現了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做 (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運動.如果忽略空氣阻力,小球一共受到 幾個力的作用.這幾個力 (選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4.如圖甲所示,是小慧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慧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 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兩個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過改變 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慧將小卡片在豎直平面內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ㄌ睢澳堋被颉安荒堋保┢胶?(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宇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慧的實驗優于小宇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 A.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練習3---- 摩擦力 1.如圖,水平地面O點兩側粗糙程度不同,物體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體經過M點開始計時,每經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物體的位置。物體在OQ段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 B.物體在NO段的速度小于OP段的 C.物體在MO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 D.物體在MO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2.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 B.圖(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時,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 C.圖(丙)中在力F拉動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也逐漸變大 D.圖(?。┲械娜苏驹陔娞萆想S電梯一起勻速上升,該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3.如甲圖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它先后兩次沿水平木板滑動相同的距離(設木板各處粗糙程度相同),乙圖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兩次受到的拉力一樣大 B.木塊第二次比第一次運動的速度大 C.木塊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大 D.木塊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大 4. 如圖所示,是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設計的實驗裝置.長滑板放在緊靠豎直墻壁的水平實驗桌上,彈簧測力計左端通過細繩連接金屬物塊P,右端固定在墻上.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將長滑板從物塊P的底下水平向左抽出. 方案一:保持物塊P對長滑板的壓力不變,更換不同材料的長滑板,重復多次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1; 方案二:保持長滑板的材料不變,在物塊P的上表面增減砝碼,重復多次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2. 表1 長滑板、P材料木塊﹣金屬金屬﹣金屬皮革﹣金屬橡膠﹣金屬…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3.23.63.9…表2 材料橡膠﹣﹣金屬物塊P對長滑板的壓力大?。∟)13151719…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3.94.55.15.7…根據以上數據回答以下問題: (1)彈簧測力計對物塊P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塊P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理由是 ??; (2)表1中當使用木塊與金屬做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物塊P所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N; (3)分析表1、表2中的實驗數據,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 (4)在現實的生產與生活中,許多摩擦對我們是有用的,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試例舉一個增大有用摩擦的實例,并說明是通過采取什么措施來增大摩擦的: ?。?/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