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 力 教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總課時:2備 課 組 八物 備課組長 主備教師 備課時間課 題 7.1力 課 型 新授課參與教師 八年級物理組 課時劃分 2課時課標分解 一、課標摘錄: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對本課要求是:2.3 通過常見事例或?qū)?驗,認識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二、課標分解: 1. 學生學什么? 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學到什么程度? 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3.學生怎么學? 通過實驗,認識力和力的作用效果。通過實驗,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認識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教學目標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通過活動和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通過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知道力的概念和單位,能用示意圖表示力。教學重點 知道力的兩種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教學難點 對力的概念的理解、對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教 具 教材 PPt教學手段 與方法 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法 講授法教學過程 執(zhí)教修訂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自己列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提到了力,用PPT展示幾幅圖片,進而提出什么是力 二、學習目標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通過活動和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三、自主探究 活動一,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2頁各小組展示幾個力,并請仿照例子完成下面各題。 手搬桌子,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 手拿書本,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腳踢球,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起重機吊重物,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手拉彈簧,施力物體 ,受力物體 。 活動一,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2頁各小組展示幾個力,并請仿照例子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我的結論: 力是 。 力的常用符號是 ,單位是 ,單位符號是 。 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 . 四、合作探究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活動二,閱讀課本第3頁,各小組展示幾個力,仿照著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舉例手拉彈簧彈簧的長度變長123我的結論:力可以使物體的 發(fā)生改變(簡稱形變) 2.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叫做 發(fā)生了改變。 活動三,請同學閱讀演示實驗,解讀課本圖片7-1-22. 我們的結論:力也可以使物體的 發(fā)生改變。 小組討論再次舉例說明 小結:力可以使物體的 發(fā)生改變(簡稱形變),力也可以使物體的 發(fā)生改變。 五、拓展延伸: 例1:下列運動風格的學習吧場景中,對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 B跳水運動員壓彎跳板 C 籃球碰到籃板改變運動方向 D百米短跑運動員加速沖過終點 例2:如圖,在跳水比賽中,運動員對跳板施力的同時,跳板也對運動員施了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變了跳板的 ;后者改變運動員的 ________ 。 六、總結應用: (一)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 基礎性檢測: (1)伸開手掌用力擊桌子,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同時手掌也會痛,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因此施力物同時也是受力物。 (2) 用手按壓皮球的過程中,皮球發(fā)生了________形變,施力物體是________。此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 提升性檢測: 1、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力可以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B.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C.只有一個物體不可能產(chǎn)生力 D.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不一定有受力物體 2、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用力把皮球壓扁 B.用力把靜止的足球踢飛 C.坐在皮沙發(fā)上,沙發(fā)會向下凹 D.熊貓把竹子拉彎 (三)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課本第5頁第1 題 選做題:課本第4頁想想做一做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提問導出本節(jié)內(nèi)容。 二、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的概念和單位,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三、自主探究 1. 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華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將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鉤碼(鉤碼規(guī)格相同),通過鋼片受力而發(fā)生形變來研究問題。如圖所示是小華設計的實驗的主要步驟。 四、合作探究 1、出下列力的示意圖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體A的拉力。 ②沿豎直向上拉物體B的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體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4面-第5面 活動二,請同學們用手拍桌子,雙手互拍,同伴間推手 我的結論: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力的同時,_______物體對________物體也施了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五、拓展延伸 兩車相撞,一交警前來處理,他自信地說:“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輛車先撞上另一輛的”。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他 (填能或不能)找出來,因為力的相互作用是 的。 兩個彈簧測力計A和B連在一起,用手拉彈簧測力計A,A同時拉B,拉力F的大小可從B彈簧測力計上讀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對A也有一個拉力F',其大小可從A彈簧測力計上讀出。改變手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隨著改變,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根據(jù)實驗得到:兩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 ,方向 并在同一直線上。 2、以卵擊石,石頭安然無恙,而雞蛋破了,這一現(xiàn)象中,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 六、總結應用 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 基礎性檢測: 1、下列現(xiàn)象中,沒有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是( ) A.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用力蹬地; B.火箭因向后噴氣,而獲得向前的反沖力; C.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D.用手提水桶,感到水桶向下拉手; 2、伸開手掌用力擊桌子,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同時手掌也會痛,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因此施力物同時也是受力物。 提升性檢測: 4、(多選)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在力的作用下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是( ) A.緊急剎車時,車迅速停下來 B.騎自行車加速前進 C.做直線運動的足球碰到球員后,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D.雙手用力扳竹條,使其彎曲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課本第5頁第2、3題 選做題:課本第5想想做一做板書 設計 7.1力(1) 1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力的單位:牛頓(N) 3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使其發(fā)生形變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這是研究力學的基礎。 5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 6相互性: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