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寫作 學習擴寫素養目標1.閱讀不同的材料,把握內容要點,找準擴寫點。2.總結不同文體的擴寫技巧與方法,并能嘗試運用。3.通過擴寫訓練,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寫作水平。◎重點:1.閱讀不同的材料,把握內容要點,找準擴寫點。2.通過擴寫訓練,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寫作水平。情境預設同學們還記得袁珂的《女媧造人》這篇課文吧 “女媧造人”的故事,在古籍的記載中只有寥寥幾十個字,在課文中,作者卻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詳細敘述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對女媧造人的過程展開了具體、生動的描寫,使故事顯得豐滿、充實。這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式呢 讓我們在今天的寫作訓練——學習擴寫中尋找答案吧!自學互查擴寫可以充分提升我們對文字的運用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請完成下列小題,思考什么是擴寫及擴寫的要求。1.擴寫下面這段話。又要遠行了,父親硬要幫我拿行李。父親走在我旁邊,他幫我拿著行李,滿頭是汗,然后幫我把行李放到汽車的行李架上,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2.用“童年”“風箏”“天空”三個詞擴寫成一段文字,描繪一個畫面。3.思考:什么叫擴寫 擴寫有什么要求 ·導學建議·這部分內容由學生在課前自主完成,然后由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并交流。【答案】1.示例:又要離家遠行了,父親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幫我收拾好行李,一次又一次固執地擋下我伸向行李的手。父親走在我旁邊,他的胸前掛著裝著我的零食的袋子,背上背著我的特大號的裝得滿滿的書包,肩膀上扛著我的行李。瘦小的父親馱著這些“大山小丘”,如一輛超載的獨輪車,每挪動一步都緩慢而艱難。父親頭上的汗順著面頰向下爬動著,滴滴答答地從下巴上跌落。可能是汗液流進了眼睛吧,父親邊向前挪著腳步邊夸張地眨動著他的眼睛,卻沒顧得上騰出手來擦一下。終于到了汽車站,找到車,進了車廂,父親稍作喘息,鉚了鉚勁兒,一下子把那個裝滿書的大包舉過了頭頂,包顫巍巍地搭上了行李架的邊緣,他又挺了挺身子,踮了踮腳,把包塞進了行李架。然后又一個又一個……獨自將一切都安排妥當,父親才長出了一口氣,挺了挺腰桿……那一瞬間,我看見他的襯衫如同水洗過的一般,緊貼在他的脊背上。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2.示例:在我的童年里,我最為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在廣闊的藍天下放風箏了。 在每一個晴朗、有風的日子里,特別是在春季,我便邀上幾個小伙伴去廣場上放風箏。那時候,天空是那么藍,大家的風箏是五顏六色的,是各種不同的小動物,可愛極了。我們高興地把它們放上了藍天,讓它們在這片蔚藍的天空里遨游。看著它們,我真是太高興了!3.①擴寫,是對本來較為簡略、概括性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擴展、補充,使之成為篇幅更長、內容更充實的文章的寫作方式。②擴寫要求: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要找準擴寫點,最后要特別注意文章內容的一致和連貫。【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學習記敘性文章的擴寫。1.回顧《女媧造人》和《風俗通》中的相關記錄,說說《女媧造人》對《風俗通》相關記載中的哪些內容要點進行了擴寫。2.閱讀下面材料,嘗試將其口頭擴寫為一篇記敘性文章。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和他的隨從在逃難途中,經過衛國,衛文公沒有以禮相待。他們從五鹿經過,向鄉下人討飯吃,鄉下人給他們土塊。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個人。狐偃勸他說:“這是上天賞賜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頭致謝,收下土塊,裝在車上。步驟:①小組合作把握材料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確定擴寫點。②設計擴寫提綱。③嘗試口頭擴寫,同桌之間交流。【答案】1.作者補充了女媧造人的原因和具體過程,增加了對人物、環境的描寫,如補充了女媧的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的情緒等描寫。2.擴寫點:確定材料的中心思想:土塊是國土的象征,對于晉公子重耳來說有著重大意義。把握人物形象:重耳、狐偃、鄉下人。確定擴寫著重點:①對故事情節的補充,如重耳一行在五鹿如何遇到鄉下人,如何討要吃食,鄉下人為何給他們土塊,重耳怎樣發怒,狐偃怎么勸說,等等;②對人物、環境的描寫,即發揮想象,增加重耳、鄉下人、狐偃等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及場面的描寫。擴寫提綱及具體內容略。任務驅動二學習說明性文章擴寫。1.閱讀下面的句子,辨析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確定擴寫的重點。詩歌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體裁,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用意象來表達情感,二是語言凝練,三是講究節奏和韻律。·學習小助手·這句話的說明對象是詩歌,確定擴寫重點是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圍繞三個特點,各舉兩個恰當的例子。要對每個例子進行具體分析,三個特點之間要有必要的過渡。·導學建議·本環節建議按照小組成員分別確定擴寫點→小組對比探討擴寫點→教師出示范文,明確擴寫點→評價習作擴寫點的步驟進行。評價習作擴寫點時,應從是否忠于原文、是否找準了擴寫點、是否注意文章內容的一致和連貫等角度進行。教師出示范文示例:詩歌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體裁。它的第一個特點是用意象來表達情感。舒婷的《祖 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中,詩人用“水車”“礦燈”等一組意象表達對曾經落后、貧困的祖國的痛惜;用“起跑線”“黎明”等一組意象來表達對祖國新生的欣喜。語言凝練是它的另一個特點。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簡短的定語與“我”之間的搭配,便撐起了舒婷心中所有的激昂情緒。還有《蕭紅墓畔口占》中,“山茶”,被賦予了高潔、自然、清純、樸素、秀逸等內涵。詩人以“紅山茶”這一隱喻,生動地傳達出自己對蕭紅細膩、深沉、節制的感情,委婉中又蘊含著激情。細細品味,就能體會到詩歌語言高度凝練的特點。節奏韻律也是詩歌重要的文體特征。《梅嶺三章》的偶句押韻、句式整齊,讀起來有著強烈的節奏感。有的詩歌建行自由,押韻寬泛,格式自主性較強,但都有其內在的韻律節奏。還有的詩歌句式較為統一,呈現出一種整齊美,但詩中又夾雜著兩個句式不同、長短不一的散句,體現出一種參差錯落之美。2.當堂練筆,完成“寫作實踐一”的擴寫訓練。要求:所舉例子不要與老師出示的范文重復。 等級評定 擴寫要求 A類 B類 C類 D類忠于原文 ☆☆☆ ☆☆☆ ☆☆☆ ☆☆☆找準擴寫點 ☆☆☆ ☆☆☆ ☆☆☆ ☆☆☆內容 ☆☆☆ ☆☆☆ ☆☆☆ ☆☆☆總星級 ☆☆☆☆☆☆☆☆☆ 總評人任務驅動三學習議論性文章擴寫。自主閱讀議論性語段,把握材料的主要觀點及其論述思路,思考:把下面的議論性語段擴寫成一篇議論性文章,擴寫的著重點是什么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這是明代學者胡居仁撰寫的對聯,意在勉勵自己: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積累,而非臨渴掘井;持之以恒,就要堅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訴我們,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們在求學、成長的路途上,也應持之以恒。【答案】這段材料的主要觀點為“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恒”。那么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呢 材料接著從“要注重平日積累”和“要堅持不懈”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得出“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的結論。最后提出“我們在求學、成長的路途上,也應持之以恒”的號召。議論性文章擴寫的要點在于補充論據,聯系平日積累的材料,仔細思考有哪些事實方面的、道理方面的材料可以作為論據。任務驅動四互評習作。分小組,運用《擴寫評價量化表》評價“寫作實踐一”的擴寫訓練;小組推選優秀習作。備選問題將《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擴寫成一段內容豐富的文字,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影”進行擴展,150字左右。【答案】略。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