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鄒忌諷齊王納諫素養目標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特殊句式的特點。2.學習本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體會設喻說理的妙處,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3.體會古代志士為了國家利益勇于諷諫的思想,學習本文精彩的對話藝術,體會其語言的精妙。4.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對今天的借鑒意義。◎重點:學習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體會設喻說理的妙處,體會古代志士為了國家利益勇于諷諫的思想。情境預設“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因為逆耳,忠言常得不到落實。尤其在君王身邊,所謂“伴君如伴虎”,出言不慎很可能招致殺身之禍。作為忠臣,面對君王的弊病如果不及時指出,首先愧對國家社稷、黎民百姓,其次又愧對自己的良心。那么如何才能讓君王心平氣和地聽取忠言,并且心悅誠服地接受呢 這里就涉及說話的藝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欣賞古代先賢——鄒忌這一雄辯家是如何逆耳忠言化為順耳忠言的。【預習導學】 【直擊《戰國策》】《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的史料編訂的。該書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于春秋,止于秦并六國,分十二國策,共33篇。該書著重記載了一些謀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論,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上(2)下(3)若(4)孰(5)朝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1)鄒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吾妻之美我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4.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讀完之后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答案】1.(1)上等 呈上(2)下達 下等(3)如,及 好像(4)同“熟”,仔細 表比較,哪一個(5)早晨 朝廷 朝見2.(1)形容詞作名詞,指身高(2)名詞作動詞,穿戴(3)形容詞作動詞,偏愛(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認為……美(5)名詞作狀語,當面3.(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2)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4.示例: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刻畫簡約、生動,給“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合作探究】備選任務理思路。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導學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文題入手梳理。文章標題是《鄒忌諷齊王納諫》,文章開始并沒有寫鄒忌“諷”齊王,而是寫了一件家庭瑣事,由此聯想到國家政事。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齊威王進諫,而是從家庭瑣事入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使齊王納諫,使齊國強大。任務驅動一品特點。閱讀第2段,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試分析鄒忌的諷諫藝術有什么特點。誦讀指導:本段鄒忌現身說法,用親身體驗諷諫齊王。誦讀時應如與人細語敘家常,娓娓道來。【答案】①設喻說理,從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國,寓治國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貼切自然,入情入理,讓人心悅誠服。②在語言上,排比句的運用營造了一種步步緊逼的語勢,一環緊扣一環,給人以無可辯駁之感,有力地闡明了自己的論點。③運用委婉的勸說方式,勸說中充分尊重齊王,使之明白道理,愉快地接受建議。任務驅動二析人物。六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角色分配:鄒忌、妻、妾、客、齊王以及旁白。要求:互相聽、讀,誦讀文章;互相提問,指出對方朗讀與理解中的失誤與不足。提示:文章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朗讀時要根據每個人物的不同心理讀出相應的語調:其妻的由衷愛戀,其妾的畏懼拘謹,其客的阿諛奉承……思考:鄒忌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文中是如何塑造鄒忌這一形象的 齊王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答案】鄒忌的形象:實事求是,頭腦冷靜,善于思考,足智多謀,嫻于辭令,勇于進諫,深諳君王心理,勤于國事;是善思、善諫的一代忠臣。文中塑造鄒忌的方法:①在敘事中塑造人物。文中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以及鄒忌的冷靜思考,突出了他實事求是的特點;寫鄒忌入朝諷諫,表現了鄒忌的真知灼見和深謀遠慮;寫齊王納諫及齊國大治,從側面表現出鄒忌的精明強干、治國之才。②在對話中刻畫人物。文中通過鄒忌與妻、妾、客及齊王的對話,表現鄒忌的性格特點。齊王的形象:胸懷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民的愿望,是一位勇于改過的開明君主。任務驅動三談感悟。自由朗讀,學生質疑或全班討論。請你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說說鄒忌的進諫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在學習了本文后,你獲得了哪些寫作方面的啟示。·學習小助手·談寫作方面的啟示,必須了解本文運用的寫作方法。在分析本文運用的寫作方法之前,要了解記敘文常見的寫作方法,如文章的結構安排、刻畫人物的方法等。·導學建議·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價值的問題,課上引導學生在讀中探究,在質疑中深入學習。質疑的方式視學生的參與度而定,可以指名回答。在學生質疑或全班探討時,教師要適時指導、點撥。【答案】思考示例:忠言不一定要逆耳。在向同學、父母、師長等提出建議或意見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也是可以“順耳”的,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寫作啟示示例:①文章可采用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前后呼應,層層推進;②刻畫人物可運用多種手法,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③通過側面描寫刻畫人物,能更好地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主題。核心寫作一粒冰糖,幾行清秀字跡,溫暖了寂寞的心田。……(具體事例等)一席話語,一束和藹的目光,化解了心中的失落。……(具體事例等)回憶過去,一杯香茗、一粒冰糖、一席話語都能讓人感受到愛的溫度,只是太平凡,容易被忽視罷了。讓我們呵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溫度吧!【簡評】語段精心構思,主體部分采用了排比段的結構樣式,用精練的語句起承轉合、前后呼應,上下勾連、貫通,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核心寫作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鄒忌入朝見齊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諫后齊國的三變……前后呼應,層層推進,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請你運用從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個語段。備選問題從文中看,齊威王最終能使齊國“戰勝于朝廷”,達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 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簡要談談你的看法。【答案】原因:一是有鄒忌這樣敢于勸諫且善于諷諫的忠臣,二是齊威王能夠采納正確建議。啟示示例:①要虛心地向師長、同學征求學習方面的意見;②要虛心接受師長、同學提出的批評和建議;③在學習過程中要敢于挑戰權威,大膽質疑。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完成填空。【答案】私王 畏王 求王 國家大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