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曹劌論戰(zhàn)素養(yǎng)目標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學習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3.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在對比中刻畫人物的方法。4.了解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學習他勇于擔當、忠君愛國的精神,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第1課時 ◎重點:1.學習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br/>2.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情境預設說到戰(zhàn)爭,我們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xiàn)出金戈鐵馬、慘烈廝殺的殘酷畫面。但在這篇描寫古代戰(zhàn)爭的課文中,我們沒有看到這種情景,而是認識了一位在長勺之戰(zhàn)中運籌帷幄的人物——曹劌。他毛遂自薦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把握戰(zhàn)機的卓越才能,無不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古城長勺,學習古典精品文章《曹劌論戰(zhàn)》,了解齊魯長勺之戰(zhàn)。·媒體使用·教師在課前播放關于長勺古城、長勺之戰(zhàn)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古戰(zhàn)場風云。【預習導學】 【初晤《左傳》】《左傳》,即《春秋左氏傳》,又稱《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編年體史書,舊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蹲髠鳌酚涗浟舜呵飼r期各諸侯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況,是我國古代的史學和文學名著。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簡練生動,尤其善于描寫戰(zhàn)爭及各種復雜事件,又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1.文題解讀。文題中點明“曹劌”是文中記敘的主要人物,“論戰(zhàn)”表明本文的主要內容為 2.明晰內容。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主要內容。【答案】1.記錄曹劌關于戰(zhàn)爭的論述。2.本文記敘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經過和曹劌對戰(zhàn)爭的論述。【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初讀課文,疏通積累。分小組,按照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四個類別,積累字詞,并在此基礎上疏通文意。類別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1)從(2)何(3)以(4)故類別二: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小大之獄 古義:今義:(2)又何間焉 古義:今義:(3)肉食者鄙 古義:今義:(4)弗敢加也 古義:今義:(5)再而衰 古義:今義:類別三: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并解釋。(1)神弗福也 福:(2)一鼓作氣 鼓:類別四:判斷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譯。(1)問:“何以戰(zhàn) ”(2)夫戰(zhàn),勇氣也。(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答案】類別一:(1)動詞,聽從、服從 動詞,跟隨(2)副詞,何必 代詞,什么(3)介詞,把 介詞,憑借(4)名詞,原因、緣故 連詞,所以、因此類別二:(1)指訴訟事件 監(jiān)獄;官司、罪案(2)參與 空隙,嫌隙、隔閡(3)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輕視,看不起(4)虛夸,夸大 增加(5)第二次 表示又一次類別三:(1)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2)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類別四:(1)省略句、倒裝句(賓語前置)。(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 ”(2)判斷句。作戰(zhàn),靠的是勇氣。(3)省略句。(齊國是)大國,很難估測(它的行動),(我)擔心(他們會)設下埋伏。一課一法文言語句翻譯“五字真言”1.留。對于文言語句中涉及的國號、年號、地名、書名、人名、官職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2.替。許多文言單音詞不能在現(xiàn)代漢語中單獨運用,翻譯時就要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中詞義相同或相當?shù)碾p音節(jié)詞。3.調。翻譯文言語句中的倒裝句時,應根據(jù)古今漢語語序變化的規(guī)律,對原文語序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4.補。翻譯文言語句時,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使翻譯的語句意思完整。5.刪。對于文言語句中無實際意義的詞,可以不翻譯,直接刪去。任務驅動二理清思路,分析詳略。請梳理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詳略安排,并據(jù)此談談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答案】理清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寫戰(zhàn)前,詳細敘述曹劌求見魯莊公的經過,通過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第二部分(第2段):寫戰(zhàn)中,略寫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經過。第三部分(第3段):寫戰(zhàn)后,詳寫曹劌論述這次戰(zhàn)役取勝的原因。文章圍繞“論戰(zhàn)”來選擇與組織材料,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此文雖然寫戰(zhàn)爭,但對戰(zhàn)爭的過程寫得十分簡略,文章中心始終扣住曹劌這一人物。本文重點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戰(zhàn)爭的經過。因此,只詳寫曹劌分析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指揮魯軍作戰(zhàn)的經過及戰(zhàn)后論述魯國取勝的原因,對雙方軍事部署、戰(zhàn)爭經過等則略寫或不寫。這樣安排使文章重心突出,情節(jié)緊湊。任務驅動三復述課文,把握中心。復述課文的基本內容,思考:這篇文章的關鍵詞語是什么 中心內容是什么 請簡要概括。【答案】這篇文章的關鍵詞語是“論戰(zhàn)”。中心內容:本文記敘了長勺之戰(zhàn)的基本經過,闡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道理。備選問題閱讀第3段,結合曹劌的解釋,談談你對他選擇戰(zhàn)機的領悟。【答案】一是選擇利于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魯軍在齊軍擊鼓進軍時按兵不動,養(yǎng)精蓄銳。齊軍第一次擊鼓進軍,士氣正旺;第二次擊鼓進軍,士氣開始低落;第三次擊鼓進軍,士氣已經完全衰竭。在此關鍵時刻,曹劌采取“敵疲我打”的策略,終于化劣勢為優(yōu)勢。二是把握追擊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雖然魯軍取得了反攻的初步勝利,但曹劌并未輕敵,“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正所謂兵不厭詐,這時不可不提高警惕。直到曹劌親自察看敵情,發(fā)現(xiàn)敵軍“轍亂”“旗靡”,確定齊軍是狼狽逃竄、潰不成軍,魯軍這才乘勝追擊,終于取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第2課時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在對比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學習曹劌勇于擔當、以民為本的精神。情境預設齊軍重兵壓境,曹劌問:“何以戰(zhàn) ”魯莊公前兩次的回答均被曹劌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辈軇フf:“可以一戰(zhàn)?!逼降娜龁柸?卻將二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出來。你認為他們分別是怎樣的人 本文又是怎樣刻畫這兩個人物的 本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預習導學】1.下列對“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大大小小的監(jiān)獄,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愛憎之情。B.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即使不能逐一審查,但一定以誠心處理。C.大大小小的監(jiān)獄,若不能一一視察,必定是因為有特殊的情況。D.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會誠心地去處理。2.齊魯長勺之戰(zhàn)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你認為魯國取勝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D2.一是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取信于民。二是善于捕捉進軍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三是選擇了追擊敵軍的正確時機: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析人物形象。分組進行課本劇表演。準備:分別找出描寫曹劌、魯莊公的語句,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概括分析二人的人物形象。【素養(yǎng)檢測】有人說,魯莊公是一個昏君。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請結合課文發(fā)表你的看法。【答案】曹劌(“遠謀”):①關心國家大事,有愛國心與責任感。魯國被齊國攻打時,立即“請見”,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事,并主動要求參與作戰(zhàn)。②深謀遠慮,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對作戰(zhàn)的條件有深刻的見解。把國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為取勝的先決條件,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有“遠謀”,其見解顯然高于“肉食者”。③有很高的說話技巧。與地位相當?shù)泥l(xiāng)人說話,直接解答疑慮,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fā)、分析,促其領悟。魯莊公(“鄙”):政治無能、軍事無知,但實事求是、能虛心聽取他人意見。魯莊公把戰(zhàn)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少數(shù)人的支持和神明的保佑上。【素養(yǎng)檢測】明確:魯莊公的“鄙”具體表現(xiàn)在把戰(zhàn)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少數(shù)人的支持和神貢的保佑上,用兵輕舉妄動,取勝而不知勝。缺點:政治無能、軍事無知、目光短淺、魯莽草率。優(yōu)點:能虛心請教,信任曹劌,讓他參與指揮;識人識才,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看法略。·導學建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本劇時,注意其重點是人物語言、行為歸類,并從這些語言和行為中分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其神態(tài)、語氣等。表演的時間不要太長。任務驅動二悟寫作手法。本文多處將魯莊公與曹劌進行對比描寫,請找出其中一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答案】戰(zhàn)前:魯莊公目光短淺;曹劌有遠謀。戰(zhàn)時:魯莊公不做調查,急躁冒進;曹劌實地調查,抓準時機。戰(zhàn)后:魯莊公茫然不知勝利原因,曹劌細說原委。通過對比,突出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任務驅動三書閱讀感悟。1.曹劌勇于擔當,忠君愛國,使魯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維護了魯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請大家圍繞“如何看待責任擔當”這個話題發(fā)表看法。2.在學習本文后,你獲得了哪些寫作方面的啟示 【答案】1.示例:責任擔當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我們應學習這種精神??捶?。2.示例:①寫作時要詳略得當;②刻畫人物可運用多種手法,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③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主題。核心寫作示例:馬局長吃罷午飯,在客廳中悠閑地品著茶。女兒笑盈盈地走過來:“爸,我想向您請教個問題?!薄笆裁磫栴} 說吧?!薄拔覀儐挝挥袀€剛分配來的女大學生,放著清閑的工作不干,偏要到農村去搞什么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您說她是不是太傻了 ”馬局長放下手中的茶杯,望著女兒說:“現(xiàn)在農村條件的確不太好,有些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農村去,而這個女大學生敢于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敢于舍棄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她這種精神很值得表揚,我們一定要大力支持。”女兒狡黠地笑了笑:“不過,我認為應該表揚的是她爸爸,因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br/>“哦,那么她爸爸是誰 ”馬局長問道。“是您老人家呀!”“什么 ”馬局長頓時收斂了笑容,“你怎么能這樣 !這絕對不行!女兒啊,你要知道,農村是很累人的,你苦哈哈地干一輩子能有什么前途 留在爸爸身邊,你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br/>【簡評】語段中馬局長前后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馬局長善變(雙重標準)的性格特征,從而批判了某些領導干部的官僚主義作風,以及存在個人主義的思想。核心寫作 本文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文中把曹劌與“鄉(xiāng)人”進行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wèi)祖國的政治熱忱;在曹劌與魯莊公的對比中,用魯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請你也運用對比手法,寫一個語段反映社會現(xiàn)象或表達看法。備選問題1.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描寫來展開情節(jié)、刻畫人物的 【答案】文章通過對話,展示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過程,把戰(zhàn)前準備、作戰(zhàn)情況,以及勝負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第1段敘述戰(zhàn)前曹劌求見魯莊公,通過曹劌和魯莊公的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突出曹劌的遠謀。第2段寫長勺之戰(zhàn)的具體經過,通過曹劌和魯莊公的對話說明曹劌善于把握戰(zhàn)機。第3段寫曹劌論述這次戰(zhàn)爭取勝的原因,在對話過程中,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出曹劌及魯莊公的性格。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交代曹劌進見的原因。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③為下文寫魯莊公的目光短淺做鋪墊。思維導圖再讀課文,完成填空。曹劌論戰(zhàn)【答案】卓越才能 過人謀略 禮賢下士、任人唯賢 為求真知,不恥下問 鄙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