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蒲柳人家(節(jié)選)素養(yǎng)目標1.了解作家作品及小說的寫作背景,把握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2.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人物身上的俠義精神和傳統(tǒng)美德。3.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品味文中說唱文學的語言特點。4.感受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領悟勞動人民淳厚樸實的人情美。◎重點:學習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其語言特色。情境預設“蒲柳”,指水楊。劉紹棠先生將“蒲柳人家”指代普通貧苦農家。然而,普通人家的“普通”只是社會地位的普通,他們同樣有非常高貴的品質:樂善好施、急人所困、俠肝義膽的英雄本色。這樣的人家,同學們能想出一些嗎 生活在北運河岸的劉紹棠,在北運河淙淙流水的滋養(yǎng)下,在北運河兩岸恬靜秀麗風光的濡染下,在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的孕育下,獨創(chuàng)了鄉(xiāng)土文學。他滿懷率真之情,一遍一遍謳歌生他養(yǎng)他的勞動人民及這片熱土。通過小說的渲染,我們能洞察人物形象,更能觀照那些曾經鮮活演繹過的社會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別具鄉(xiāng)土風味的《蒲柳人家》,和文中人物一起經歷淳厚、樸實卻格外動人的鄉(xiāng)村生活。·導學建議·教師可在課前準備部分從古到今樂善好施、俠肝義膽的“小人物”的事跡的相關視頻或圖片,課上展示出來,讓學生感知“小人物”的俠肝義膽。【預習導學】1.解釋下列詞語。(1)咬文嚼字:(2)斷壁殘垣:(3)如坐針氈:(4)芒刺在背:(5)天倫之樂:(6)勃然大怒:(7)妙手回春:(8)禮賢下士:2.通讀全文,完成對聯(lián)。(1)一丈青、何大學問夫婦二人對赤身裸體的纖夫上聯(lián):一丈青 下聯(lián):大學問威震古北口(2)一丈青、何大學問夫婦二人對何滿子上聯(lián):疼孫兒千方百計保平安下聯(lián): 三餐一壺 ·導學建議·本課詞語較多,易出錯的詞語也較多,教師要注意對重點詞語做一些強調,可請學生介紹一下好的記憶方法或自己獨特的記憶方法,不靠機械訓練,要用聯(lián)系字義法、比較法等方法巧妙記憶。【答案】1.(1)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也用來指對文字的使用反復推敲,十分講究。(2)殘缺不全的墻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壞后的凄涼景象。(3)像坐在有針的氈子上一樣,形容心神不寧。(4)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坐立不安。(5)指家庭中親人團聚的快樂。(6)生氣時臉變色的樣子。形容人大怒的樣子。(7)稱贊醫(yī)生醫(yī)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8)封建時代指帝王或大臣敬重有才德的人,降低自己的身份與他們結交。現(xiàn)多指社會地位高的人重視和延攬人才。2.(1)大鬧運河灘(2)請先生 望成龍【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初讀,理思路,析人物。1.初讀課文,與小組成員合作梳理本文的結構層次,并概括主要內容。·導學建議·何滿子是小說的線索人物,作者通過刻畫這樣一個機靈頑皮、充滿稚氣的孩子,串起了整個故事,為我們勾勒出幾個世代棲息于北運河邊的農民的性格和命運。2.文中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具有怎樣的鮮明的性格特征 ·導學建議·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因為經過初中階段兩年半時間的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能較好地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因此教師不需做過多點撥,只對個別同學進行指導即可。在學生交流時,注意要求每個同學盡量把對人物的理解說得全面一些。關注學生傾聽的情況,隨時請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如果對人物的認識有分歧,可暫且留下疑問,不做具體評判,等品讀精彩語句時再解決疑問。【答案】1.第一部分(第1~14段):以何滿子為線索,引出一丈青大娘等人物,寫出了一丈青大娘對孫子的疼愛。第二部分(第15~35段):塑造了何大學問這一人物形象,并通過何大學問之口略提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2.一丈青大娘:潑辣大膽,豪爽坦誠,刀子嘴豆腐心,溺愛孫子。何大學問:仗義輕財,扶危濟貧,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喜歡結交朋友,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但他又好說大話,喜歡戴高帽,講排場,擺闊氣。對自己認定的東西,會執(zhí)著地追求。任務驅動二美讀,賞佳句,品風格。【任務一】賞析小說的精彩語句,學習人物描寫方法。文中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神態(tài)等,使他們的形象躍然紙上。請你找出感染力比較強的句子,用關鍵詞分析法來談談其精彩之處。示例:“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一句中,“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氣和力氣,其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任務二】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感受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魅力。小說的語言非常有特色。請賞析下面兩組句子,分析其在風格和句式上的共同點。第一組:(1)熱得像天上下火。(2)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3)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4)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古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第二組:(1)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2)他又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3)他這個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答案】【任務一】示例:“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中運用“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幾個并列短語,把一丈青大娘那極具特色的外表勾勒了出來。“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中運用“折斷”“揮舞”“掃下”這一系列動詞,生動地描繪出從“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到“眾人紛紛落水”的過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纖夫們被掃下水的過程比作“正月十五煮元宵”,可見一丈青大娘力氣大、火氣旺,怒打纖夫時,纖夫毫無招架之力。【任務二】第一組: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民間口語與俗語,文白相間,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第二組: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句式長短不齊,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任務驅動三品讀,探主題,顯氣派。1.回顧課文,思考:作者寫這篇小說有怎樣的寫作意圖 2.《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習小助手·《蒲柳人家》不論是塑造的人物形象、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還是采用的寫作結構,都是“傳統(tǒng)”的。【答案】1.小說通過塑造充滿稚氣、聰慧伶俐的何滿子,豪爽潑辣、熱心腸的一丈青大娘和愛面子、仗義輕財、疾惡如仇的何大學問等人的形象,向人們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地區(qū)北運河農村的風景習俗、世態(tài)人情,贊頌了淳厚樸實、善良熱情的勞動人民。2.從人物形象上來說,這篇小說的人物身上那種俠肝義膽、仗義輕財、疾惡如仇、扶危濟貧的品格,正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以及他們?yōu)槿颂幨赖姆绞降?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風格。從藝術上來說,這篇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形象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從表現(xiàn)手法上來說,這篇小說的結構與《水滸傳》的結構相似,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由何滿子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在一起,且多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這些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備選問題1.何滿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答案】小說中的何滿子是一個活潑聰慧的六歲男孩,從小在鄉(xiāng)間長大,野性十足,“就像野鳥不入籠,一天不著家,整日在河灘野跑”。他還是奶奶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備受爺爺奶奶的寵愛,但闖禍的時候爺爺也會對他嚴加管束。文章起筆就寫了他被爺爺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的事,然后以他為線索人物,串起了后面的人物和故事,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2.《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請試著總結一下這篇小說的鄉(xiāng)土氣息表現(xiàn)在哪里。【答案】《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地區(qū)北運河農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情,宛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兜肚、長命鎖、百家衣等,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思維導圖再讀課文,完成填空。【答案】嗓門大、人潑辣、熱心腸 何滿子 講排場、擺闊氣、重情義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