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天山之音》第5課《歌唱吧,我的庫木孜》。【教材分析】《歌唱吧,我的庫木孜》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天山之音》第5課欣賞課,《歌唱吧,我的庫木孜》屬于敘事歌曲之類。歌曲由衷地賽美柯爾克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一庫木孜,并通過贊美庫木孜來表現柯爾克孜人民的開朗與豁達。《歌唱吧,我的庫木孜》為A大調,是拍,速度較快,由四個樂句構成,為單樂段結構。歌曲的音域僅為六度,但利用得卻十分充分,表現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歌曲的旋律依據歌詞的句法分句。第一樂句(1-6小節)起始音較低,落音稍高;第二樂句(7-12小節)與第一樂句非常對稱,形成一種對答的呼應關系;第三樂句(13-16小節)僅有一個長音,起到了發展變化的作用;而第四樂句(17-24小節)則變得較長(其中包含了三個樂節)連續出現的附點節奏,旋律變得跳動、歡快、活潑。【學情分析】剛剛踏入中學的校門,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心理上還保持這小學時期的天真愉悅,他們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注意強調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熱愛音樂,喜歡上音樂課。【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柯爾克孜族音樂優美動聽的旋律特點,以及表現的意境。(二)藝術表現能鑒賞音樂的結構特點,能哼唱主題曲(三)創意實踐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等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欣賞以及音樂實踐創造活動的參與,促使學生獲得新疆塔塔爾民族的知識技能、感受、體驗其音樂情感及風格特點。【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鑒賞歌曲的結構特點,能哼唱主題曲(二)教學難點:1.通過聲勢動作和律動或器樂演奏等豐富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新疆地區除了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民族,塔塔爾族還有什么民族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那我們欣賞的這部作品是一首柯爾克孜族民歌,名字叫作《歌唱吧,我的庫木孜》(板書《歌唱吧,我的庫木孜》)【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導入,通過提出問題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音樂中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作品的速度是怎樣?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唱吧,我的庫木孜》屬于敘事歌曲之類。歌曲由衷地贊美柯爾克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一庫木孜,并通過贊美庫木孜來表現柯爾克孜人民的開朗與豁達。你們了解柯爾克孜族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柯爾克孜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與天山南麓,少部分居住在新疆的特克斯、昭蘇、察布查爾以及黑龍江省的富裕縣。柯爾克孜人喜愛音樂,民間音樂源遠流長,音樂遺產也很豐富。民間藝人“阿肯”(彈唱藝人)、“額爾奇”(歌手)、“庫木孜奇”(琴手)和“瑪納斯奇”(演唱英雄史詩的民間藝人)都活躍在柯爾克孜草原上。因此,歷代的音樂作品主要是由“阿肯”“額爾奇”、“庫木孜奇”等藝人代代相傳的。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主要包括民歌和民間器樂兩大類。民歌主要有四種體裁:牧歌、情歌、達斯坦和習俗歌。牧歌:內容多表現草原放牧生活,曲調悠長舒展,節奏自由,與蒙古族長調牧歌有許多相類似之處。情歌:在柯爾克孜族民歌中,情歌的數量最大,多表現青年人的愛情生活。其傳播方式多依靠歌手們的自彈自唱,如:庫木孜彈唱。達斯坦:是一種敘事歌曲。這類歌曲大多數都用在表現英雄史詩或傳說故事。史詩、敘事詩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現歌詞內容的,例如:著名的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道人習俗歌:一般是指“婚禮歌”、“迎賓歌”“喪葬歌”等。除“喪葬歌”之外,其他配曲都是明朗、爽快、優美、細膩的。下面再次聆聽音樂,聽聽這首歌曲由幾個部分組成?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歌唱吧,我的庫木孜》為A大調,是拍,速度較快,由四個樂句構成,為單樂段結構。(二)分析作品,分段學唱教師:下面跟琴哼唱第一個樂句預設:哼唱教師:下面跟琴哼唱第二個樂句預設:哼唱教師:下面跟琴哼唱第三個樂句預設:哼唱教師:下面跟琴哼唱第四個樂句預設:哼唱教師:下面邊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預設:做聲勢動作教師: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樂句的結束音,依次落在“2151”這四個音上,從而使音樂的結構穩定而又有變化。從演唱上看,采用了柯爾克孜民間歌手的唱法,又用其特色民族樂器“庫木孜”伴奏,歌曲的音樂情緒更加歡快活潑、風趣動人,柯爾克孜民族音樂的風格更顯突出。下面整體聆聽預設:欣賞三、拓展認識,情感升華教師: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預設:欣賞四、總結同學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新疆地區音樂的熱愛之情,最后,讓我們懷著飽滿的情感,再來演唱一遍歌曲,來結束我們今天的音樂課。(師播放歌曲伴奏)【板書設計】《歌唱吧,我的庫木孜》1=A 2/4 拍稍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第三單元天山之音同學們,你們知道新疆地區除了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民族,塔塔爾族還有什么民族嗎?柯爾克孜族民歌《歌唱吧,我的庫木孜》初步聆聽,感受情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初步聆聽,感受情緒音樂中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初步聆聽,感受情緒作品的速度是怎樣?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歌唱吧,我的庫木孜》屬于敘事歌曲之類。歌曲由衷地贊美柯爾克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一庫木孜,并通過贊美庫木孜來表現柯爾克孜人民的開朗與豁達。你們了解柯爾克孜族嗎?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柯爾克孜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帕米爾高原與天山南麓,少部分居住在新疆的特克斯、昭蘇、察布查爾以及黑龍江省的富裕縣。柯爾克孜人喜愛音樂,民間音樂源遠流長,音樂遺產也很豐富。民間藝人“阿肯”(彈唱藝人)、“額爾奇”(歌手)、“庫木孜奇”(琴手)和“瑪納斯奇”(演唱英雄史詩的民間藝人)都活躍在柯爾克孜草原上。因此,歷代的音樂作品主要是由“阿肯”“額爾奇”、“庫木孜奇”等藝人代代相傳的。初步聆聽,感受情緒下面再次聆聽音樂,聽聽這首歌曲由幾個部分組成?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歌唱吧,我的庫木孜》為A大調,是拍,速度較快,由四個樂句構成,為單樂段結構。下面跟琴哼唱第一個樂句分析作品,分段學唱下面跟琴哼唱第一個樂句分析作品,分段學唱下面跟琴哼唱第二個樂句分析作品,分段學唱下面跟琴哼唱第三個樂句分析作品,分段學唱下面跟琴哼唱第四個樂句分析作品,分段學唱下面邊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分析作品,分段學唱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樂句的結束音,依次落在“2151”這四個音上,從而使音樂的結構穩定而又有變化。從演唱上看,采用了柯爾克孜民間歌手的唱法,又用其特色民族樂器“庫木孜”伴奏,歌曲的音樂情緒更加歡快活潑、風趣動人,柯爾克孜民族音樂的風格更顯突出。下面整體聆聽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同學們,再見!感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歌唱吧,我的庫木孜(現場采風版).mp3 de08da8c95f24ae3ea67ee5be9dd7ab8.mp4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歌唱吧,我的庫木孜》-課件.pptx 【2022新版課標】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歌唱吧,我的庫木孜》-課堂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