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小學信息科技學科第3課 字符編碼教學設計方案年 級 四年級 課 題 第3課 字符編碼 課時 1設計者 組織者 上課日期 2024.03.13教學目標 1.認識字符編碼與作用。 2.了解常見的字符編碼方式。 3.體會字符編碼的實際生活應用。教學重點 ASCII編碼和漢字編碼教學難點 ASCII編碼和漢字編碼教學準備 PPT課件、資源包教學設計 個性調整問題導入,揭示課題 1.在日常使用計算機的時候,你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 1)打開網頁,瀏覽文本時出現亂碼 2)下載word文件,打開后出現文字重疊 2.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回顧已知,計算機只能處理0和1的二進制數據 3.字符是如何轉變成二進制的呢 揭示課題,第3課 字符編碼 二、建構新知 小組討論 1.問題討論 下面這些符號是怎么幫助人們實現使用計算機進行文字交流的? ASCII碼 漢字編碼 2.知識建構 在計算機的世界,字符同樣需要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二進制數,以便進行儲存和處理,通過字符編碼,人們使用計算機進行文字交流,能夠更方便。 三、新知教學 一)認識字符編碼 1.什么是字符 字符是人與計算機交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多種文字和符號的總稱。 2.字符編碼的含義 字符編碼就是通過制定一套具有一定規則的編碼方案,使每個字符擁有對應的二進制數,方便計算機處理。 3.常用的字符編碼有哪些 常見的自主編碼有 ASCII編碼,GB2312等 二)ASCII編碼 1.早期的計算機只處理英文字母、數字和常用的英文標點符號,為了處理這些字符,人們制定了 ASCII編碼方案 2. ASCII編碼含義 ASCII編碼是一個包含128個英文字母的字符集,其中包括英文大小寫字母,數字,常用符號等。 三)漢字編碼 1.為什么設計漢字編碼 中國的漢字數量多達10萬多個,計算機進入中國后,ASCII編碼已無法滿足需求,我國因此設計了GB系列字符編碼 GB2312-80收錄了6763個漢字,還包括數字、拉丁字母等在內的682個字符 2.小知識 雖然GB2312基本滿足了計算機處理漢字的需求,未包含在人名、古漢語等方面使用的罕用字,1995年我國公布的《漢字內碼擴展規范》,在GB2312的基礎上增加了2萬多個字符 四、知識拓展 互聯網將世界連接起來,各個國家采用不同的字符編碼,信息交流時,就會產生障礙。針對這樣的情況,國際標準化組織和Unicode組織制定了Unicode字符集,收錄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和符號,以滿足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對于Unicode字符集,常見的編碼方案有UTF-8、UTF-16、UTF-32等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是字符編碼?字符編碼的種類以及字符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與作用。通過字符編碼,使我們在使用計算機進行文字交流時,更加快捷和方便。 六、課堂練習 打開記事本程序,試著依次使用“Alt+十進制數”(如Alt+65),看看出現什么字符,將字符寫在表格中 十進制字符56864@65A97A107k分層作業 A B C板書設計 第3課 字符編碼 一、認識字符編碼 二、ASCLL編碼 三、漢字編碼輔導學生 學號: 時間: 內容和效果: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