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說教材《質量守恒定律》選自八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三節《化學方程式》的第一課時,讓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了解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為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說學情八年級是學生的思維方式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期,他們習慣了從宏觀、質性方面認識化學反應,缺少從微觀、定量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引導學生從微觀、定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說目標綜合課標和核心素養,制定了三個目標,(1)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科學發展史,發展學生證據推理和創新意識;(2)通過實驗,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重點)(3)能根據化學反應動畫,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發展學生證據推理能力。(難點)說教法和學法本節課主要采用啟發式、實驗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進行啟發、提問,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史探索、探究實踐、得出結論。說教學過程本節課共分為三個環節,科學史學習、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微觀探析。首先,從兩個常見的化學反應現象引入,讓學生說出蠟燭燃燒和鐵生銹前后質量會發生什么改變和依據,若學生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發生改變的結論,則從反應物和產物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再思考。接著滲透科學史教學,分析波義耳加熱金屬實驗過程和裝置,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對此提出不足,否定結論,并對實驗進行改進;接著分析羅蒙諾索夫和拉瓦錫實驗的成功之處:需要密封的環境,為實驗探究做鋪墊。為驗證定律的正確性,要找到多個證據證明,本次共有三組定量實驗:鐵和硫酸銅、鹽酸和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學生利用已有的實驗器材,依據PTA量表,討論并制定實驗方案,畫出裝置圖。接著派代表進行匯報交流,教師糾正和統一實驗步驟,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鐵和硫酸銅,先用天平稱量出鐵絲和硫酸銅的質量,取下,再將鐵絲放入裝有硫酸銅的反應瓶中,塞緊瓶塞,等待鐵絲將硫酸銅中的銅置換出來,重新放在天平托盤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其他兩個實驗的操作步驟基本相似、最后得出結論,得出質量守恒定律。再讓學生觀看動畫,解釋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微觀原因,從而解答最開始的兩個問題。并從分子、原子、元素的守恒和改變兩方面總結化學反應的特點。說板書設計板書能簡單清晰地展示本節課的重難點,主要體現從錯誤認識-突破進展-實驗證據-實驗結論-本質解釋的推理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