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目錄第一章分子動理論11.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22.實驗: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73.分子運動速率分布規律104.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14第二章氣體、固體和液體81.溫度和溫標12.氣體的等溫變化3.氣體的等壓變化和等容變化264.固體315.液體36第三章熱力學定律451.功、熱和內能的改變462.熱力學第一定律503.能量守恒定律544.熱力學第二定律59第四章原子結構和波粒二象性661.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672.光電效應713.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784.氫原子光譜和玻爾的原子模型845.粒子的波動性和量子力學的建立92第五章原子核1001.原子核的組成1012.放射性元素的衰變1083.核力與結合能1154.核裂變與核聚變1195.“基本”粒子126課題研究132索引136第一章分子動理論暮春時節,金黃的油萊花鋪滿了原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能夠聞到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古希臘學者德漠克利特早就對此作出了解釋,他認為這是由于花的原子飄到了人們鼻子里。德謨克利特認為“只有原子和虛空是真實的”這些“花的原子”究竟是怎么運動的?經過很長一段探索歷程之后,人們逐漸認識到,這種運動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運動形式熱運動。熱學就是研究物質熱運動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熱學這一門科學起源于人類對于熱與冷現象的本質的追求…(這)可能是人類最初對自然法則的追求之一。—王竹溪①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問題如果我們把地球的大小與一個蘋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當于將直徑為1cm的球分子:。1cm球與分子相比。可見,分子是極其微小的。我們曾經研究過物體的運動,那么,構成物體的微小分子會怎樣運動呢?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我們在初中已經學過,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需碳原子要指出的是:在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時,我們認為組成物質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離子。但是,在研究物體的熱運動性質和規律時,不必區分它們在化學變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組成物體的微粒統稱為分子。我們知道,1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數量就達6.02×1023個。②這足以表明,組成物體的分子是大量的。人們用肉眼無法直接看到分子,就是用高倍的光學顯微鏡也看不到。直至1982年,人們研制了能放大幾億倍的掃描隧道顯微鏡③,才觀察到物質表面原子的排列。圖1.1-1是我國科學圖1.1-1石墨表面原子的照片①王竹溪(1911一1983).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北京大學教授。②1ol的任何物質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數,這個數量用阿伏加德羅常數表示,即Na=6.02214076×10molP。③掃描隧道顯微鏡是一種可以探測物質表面結構的儀器,它通過移動者的探針與物質表面的相互作用,將物質表面原子的排列狀態轉換為圖像信息,獲得具有原子尺度分辨力的表面形貌信息。2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