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制作風箏》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箏的由來和感知風箏的對稱美,萌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做花紋,裝飾風箏,完成風箏的制作。
3、體驗合作創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在風箏上設計繪畫對稱圖案,用線條裝飾風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布置“風箏展覽會”。
2、風箏課件,已制作好的風箏樣品一個。
3、風箏套裝人手一件,水粉顏料、水粉筆、分類盒、膠棒、線繩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帶領學生進入活動室,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大家猜個謎語:“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是什么呢?(風箏)
分析:教師以神秘的語氣讓學生猜謎。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將學生帶到了情境當中。
2、欣賞風箏,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①欣賞各種不同造型的風箏。
⑴師:老師將你們帶來的風箏布置了一個風箏展覽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分析:這么多色彩鮮艷、造型各異的風箏經過精心挑選布置,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學生的創作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
⑵師:你看到有什么風箏?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分析:提問具體,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在回答時很踴躍,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通過這個環節,學生欣賞了各種各樣的風箏,為下面的設計風箏圖案做了鋪墊工作!
⑶自由討論
②感知風箏的對稱美。
⑴出示蝴蝶風箏,引導學生感受風箏對稱圖案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這個蝴蝶風箏。它的左右兩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觀察其余風箏。
⑶教師小結。
分析:在引導學生感受風箏對稱美的時候,教師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蝴蝶風箏,有利于學生在教師一步步引導下發現“對稱”。再請學生觀察其余風箏,知道“對稱”是所有風箏的共同特點。整個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投入活動,體現了良好的師學生互動!
3、播放風箏課件,了解風箏的由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①觀看風箏課件。
師:你們知道風箏是怎么來的嗎?由誰發明的?老師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發明了風箏。
[2]最初的風箏是人類模仿鳥的樣子做的,叫做鳶或鷂。
[3]到了唐朝叫風箏。
[4]萊特兄弟根據風箏升高原理,發明了飛機。
[5]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掛著中國風箏,在它旁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6]每年4月20日到25日,國際風箏節在中國濰坊舉行,濰坊被稱為“鳶都”。
②組織學生討論。
師:這些圖片中都說了些什么?看過后,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是中國人發明了風箏,中國人真了不起。
學生2:風箏掛在美國,我覺得很驕傲,很想升國旗。
學生3:風箏是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我覺得中國人很聰明。
分析:由于電視畫面的直觀效果,加上畫面清晰,再配以簡潔的配樂說明,讓學生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學生爭先恐后說出感受,話語間洋溢出民族自豪感。
③教師總結。
分析:加深鞏固學生的民族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設計制作風箏,體驗小組合作創作的樂趣。
①學習在風箏上進行水粉畫,并用線繩裝飾風箏。
⑴出示已制作好的風箏樣品。
師:這個風箏和我們在店里買的風箏有什么什么不一
樣?我的風箏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的圖案
呢?
⑵播放風箏制作的課件,學習風箏制作的方法。
[1]在風箏面上繪畫對稱的圖案和花紋。
[2]用水粉繪色,留出一些圖案的花紋。
[3]用線繩裝飾圖案和花紋。
分析:通過教師講解,圖片說明,學生很快掌握了風箏的制作方法,并且躍躍欲試!
②調動學生創作的積極性,激發創作欲望。
師:風箏這么美麗,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個?今天我們就來小組合作共同制作一個風箏。現在請每一組小朋友討論一下,你們要畫一個什么圖案?怎么分工?
分析:在學生動手制作之前,先讓學生想一想要設計一個什么圖案,這是基于學生正從直覺形象思維向抽象路基思維過度來考慮的。心中有畫,紙上才有畫,避免了盲目下筆。同時,讓學生自己協商、分工,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③講解制作要求。
分析:在創作前,教師就對稱的要求、顏料操作習慣、線繩裝飾的特點、畫面的大小等幾個需要注意的方面做了強調。這些對學生是否能成功制作出一個風箏都是很很重要的。
④學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分組展示作品,請學生相互欣賞、交流。
分析:在展示作品時,看到自己制作完成的風箏,一個個臉上洋溢著快樂、自信的笑容,充分體驗到了創作、合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到室外放飛風箏,體驗制作后的成功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