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教科書 書 名:初中科學教材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學習目標1. 知道技術創新的定義。 2.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利潤的形成。 3.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4.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課前學習任務1. 查找通過技術創新導致產業利潤形成的企業的資料。2. 查找通過技術創新形成的新興產業的資料。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1.說一說技術創新的定義 2.歸納華為的技術創新經歷了哪些階段? 3.如何理解技術創新是各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4.企業利潤增長的途徑有哪些? 5.歸納上海振華港口機械廠的興起歷程?【學習任務二】1.如何理解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2.什么是微電子現象? 【學習任務三】 1.如何理解技術創新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 2.從多方面體會英國18世紀下半葉的“產業革命”推薦的學習資源1. 王順義《西方科技十二講》。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教科書 書 名:初中科學教材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作業練習一、單選題 1.下列有關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影響的組合,完全正確的是( ) A 瓦特改良蒸汽機——大工廠的發展 B “旅行者號”試車成功——水上交通迅速發展 C 電動機的發明——汽車成為一種大眾化的交通工具 D 生物工程——促進了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2.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闡述了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人類文明的交融,它所應用的現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 A 航天技術 B 生物工程技術 C 電子計算機技術 D 電燈照明技術 3.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領域 ( ) ①原子能 ②電子計算機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玉樹大地震后,風云衛星拍攝到的震區圖片為國家制定抗震救災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得益于我國( ) A 克隆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 B 生物工程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C 航天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D 原子能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5.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號”成功發射,中國人首次開始太空行走試驗。這項成就體現了( )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②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③ 改革開放的成果 ④863計劃的成果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細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國誕生。這一成就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 A 原子能領域 B 計算機領域 C 生物工程領域 D 航天技術領域 二、填空題 7.200米水深大陸架的礦產主要是 。 我國能源發展戰略是 。 9.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包括 。 三、綜合題 1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益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回顧三次科技革命的歷史,回答相關問題。 (1)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頭號工業強國的是哪個國家? (2)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面對這一挑戰,中國實施了怎樣的發展戰略?請舉出新中國科技發展的成果一例。 (3)當今世界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你準備怎樣應對?參考答案 1.A 2.C 3.D 4.C 5.A 6.C 7.石油 天然氣 8.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9.基因組學 生物信息學 神經生物學 生態學 10.(1)英國 (2)科教興國戰略;兩彈一星、秈型雜交水稻、神州系列飛船、嫦娥一號等。 (3)好好學習知識,培養實踐能力,注重創新。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初中科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教科書 書 名:初中科學教材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教學目標1. 知道技術創新的定義。 2.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利潤的形成。 3.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4. 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科學技術能推動經濟增長教學難點: 1. 科學技術能推動經濟增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1億元,同比增長3.0%。各國經濟飛速增長,這背后的動力來自于什么? 回答:技術創新 引出新課講授新課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已成為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那什么是技術創新呢? 技術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和滿足人類的需求。技術對人類的生產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技術發明和技術改進導致了新產品和新工藝的出現。如果再將它們產品化和商品化,就會導致企業利潤的形成和社會經濟的增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技術創新。 從1878年愛迪生弄清白熾電燈泡照明的兩條原理,到日后批量生產、銷售白熾電燈泡,這就是典型的技術創新。 二、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利潤的形成 技術創新如何幫助企業獲得利潤呢? 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新的產品,獲得市場的巨大份額;也可以采用新工藝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來產生利潤。 企業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獲得新的供給來源,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者開辟新的市場來引導消費,產生利潤。 1.上海振華港口機械廠 振華重工是我國的“港機”之王,觀看視頻,并閱讀課本上的材料,了解振華港口機械廠是如何獲得利潤的。 振華重工成立于1992年,最初只有十多個人,800多萬元注冊資金。他們抓住新一代港口集裝箱起重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開發出新裝卸設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007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突破74%,公司實現產值約210億元。 2.華為 華為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品牌,觀看視頻,了解華為背后的故事。 1987年華為成立,以研發、生產和銷售電話交換機為主,資本規模才2100萬,1988年華為研發出第一臺數字交換機,1992年,研發出無線通信設備,1996年研發出寬帶接入產品,2000研發生產路由器,2003年進入網絡建設和網絡運營市場,資本規模達到3000億元,2010年研發出智能手機,2020年,研發人工智能、云計算、5G技術。不斷的技術創新使華為始終能在國內外市場中站穩腳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獲得巨大利潤。 三、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當一個企業通過重大技術創新獲得巨額利潤之后,其他企業就會通過技術引進、模仿來使用該技術,這樣就會導致一個新興產業的生成,為增加生產總值作出貢獻。 1.微電子產業 微電子現象就是一種新興產業,微電子技術即集成電路技術,它是半導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閱讀課本186頁的材料,了解微電子現象。 1959年的第一代集成電路芯片,每個芯片中含5-10個晶體管,1美元可以買到2只晶體管。之后通過技術創新解決工藝問題,1999年生產出包含1億只晶體管的第二代芯片,每只也只賣5-10美元。到現在2022年的“3D封裝”芯片,每個芯片中含600億晶體管,相當于一美元可以買到30億只晶體管。 40年來,芯片的集成規模每三年翻兩番,電腦、通信等也隨之同步升級換代,形成了微電子技術新興信息產業,拉動了各國經濟增長。被經濟學家稱為“微電子現象”。 2.新能源產業 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可謂是迅速和穩健的,全球新能源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特別是氫能、風電、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儲能、光伏等領域。 四、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 當一個國家通過若干重大技術創新及其擴散,在國內形成幾個相互關聯的新興的產業時,就會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該國的經濟發展。 1.英國產業革命 閱讀P187-188英國18世紀下半葉的“產業革命”:了解產業革命帶動經濟發展的過程。 1733年,英國紡織技術迅速發展,1769年,蒸汽機技術改進,被應用于紡織、采礦、冶金、面粉加工等領域。 18世紀,發明了現代化大規模煉鋼技術,19世紀中葉,全國機械化紡織廠星羅棋布。這兩項新興的產業帶動了機械制造業、采礦業和造船業,導致了應該產業革命和經濟騰飛。 2.德國產業革命 1866年,西門子發明直流電動機,導致了電力、汽車、化工等新興產業的誕生,市各地之間的聯系和溝通變得更加緊密,促進了經濟發展。這就是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 3.美國新經濟 1990年,美國將傳統產業與知識經濟、虛擬經濟、網絡經濟相結合,使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財政赤字減少,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降低,通貨膨脹壓力解除、出口貿易增長,實現了經濟迅速發展。 4.數字經濟 如今,我國經濟增速已經達到了GDP增速3倍以上,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的創新版圖。大批數字技術應用走進現實,潛移默化地滲透進生產生活。 了解技術創新的定義 了解振華重工的技術創新歷程 了解華為的發展史 了解微電子現象 了解新能源產業 了解英國產業革命 了解德國產業革命 了解美國新經濟 了解數字經濟 介紹技術創新的定義 通過了解振華重工和華為的創新歷史,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企業 利潤的形成。 通過了解微電子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通過了解英國產業革命、德國產業革命、美國新經濟和數字經濟,知道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課堂小結 1. 技術創新的定義 2. 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利潤的形成。 3. 技術創新可以導致新興產業的形成。 4. 技術創新可以導致產業革命的出現。 知識小結 總結概括課堂練習 1.哪種發明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產業革命( ) A.火藥 B.造紙術 C.蒸汽機 D.發電機 2.下列關于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告訴我們,科學即技術,技術即科學 B. 技術發明與技術革新都是技術創新的表現形式 C. 技術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與手段 D. 技術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技巧和手段的總和 習題訓練 鞏固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3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學習任務單.docx 7.3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教學設計.docx 7.3 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課后練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