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2024學年初中物理八下7.2 彈力講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2024學年初中物理八下7.2 彈力講義(含解析)

資源簡介

第7章 力
7.2彈力
一、物體的形變(根據能否恢復原狀分類)
1.彈性形變: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例:氣球、籃球形變。
2.塑性形變: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物體不能自行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塑性形變。
例:橡皮泥、面包形變。
3.彈性: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能夠自行恢復原狀的性質,叫做彈性。
二、彈力
1.定義
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
闡述:彈力即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原狀從而施加給與其接觸物體上的力。
例:用手把氣球壓扁,氣球發生的是彈性形變,氣球想要恢復原來的球形,從而給手施加的力。
2.彈力產生的條件
接觸并且產生彈性形變(即接觸并擠壓)
3.彈力的三要素
方向: 垂直于接觸面
作用點:作用于接觸面上
大小:在一定限度內(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即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的長度成正比)。
三、彈簧測力計
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2.使用
使用前:要看清楚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時:
①選:估計待測力的大小并根據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與分度值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
②調零:a、上下拉動掛鉤,防止彈簧測力計卡殼
b、將指針調節至零刻度線處
③測量: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要與被測力方向保持相同。
(所以,彈簧測力計的擺放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由被測力的方向決定)
④讀數:a、待指針靜止時再讀數
b、視線與刻度盤垂直。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使用彈簧測力計應做到:一觀察:觀察彈簧測力計,分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二調節:檢查彈簧測力計指針是否指在“零”位,否則要調節到“零”位;三測量:用手輕輕地來回拉動幾次,避免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的摩擦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2)注意事項:①測量時,沿著彈簧的中心軸線施力。②視線要與刻度面垂直,應保持測力計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③無需估讀,指針靠近哪條刻度線就讀取哪條刻度線的值。
題型1   彈力的概念
【典例1】(2023春 蜀山區校級月考)下列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A.課本對課桌的壓力 B.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C.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 D.繩子對重物的拉力
【答案】
【分析】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平時所說的推、拉、提、壓、支持等力,都屬于彈力。
【解答】解: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在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所產生的力;拉力、壓力、支持力,推力等都屬于彈力;
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是重力;
故屬于彈力的是,不屬于彈力。
故選:。
【典例2】(2022秋 長清區期末)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開始時通過小球壓縮彈簧到位置(已知,釋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彈力大小和方向,則  
A.從運動到,彈力方向向右、彈力逐漸增大
B.從運動到,彈力方向向左、彈力逐漸減小
C.從運動到,彈力方向向左、彈力逐漸增大
D.從運動到,彈力方向向右、彈力逐漸減小
【答案】
【分析】(1)發生彈性形變物體,力圖恢復其原來的形狀,而對另一個與它接觸物體產生力,這個力叫作彈力;
(2)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有關,同一物體,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
(3)彈簧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的力的方向指向其形變恢復的方向。
【解答】解:
、小球從運動到的過程中,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根據彈簧對與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變恢復的方向,則此時小球所受彈力方問向右,由于彈簧在逐漸恢復原狀,壓縮量在減小,根據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反之越小),則彈簧對小球的彈力在逐漸減小,故從運動到的過程中,小球所受彈力方問向右、彈力逐漸減小,故、均錯誤;
、小球從運動到的過程中,彈簧處于伸長狀態,根據彈簧對與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變恢復的方向,則此時小球所受彈力方問向左,由于彈簧在逐漸被拉長,伸長量在逐漸增大,根據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則彈簧對小球的彈力在逐漸增大,故小球從運動到的過程中,小球所受彈力方問向左、彈力逐漸增大,故正確、錯誤。
故選:。
【典例3】(2023春 汝陽縣期中)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描述正確的是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墻對彈簧的拉力
C.彈簧對手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
【答案】
【分析】彈力是物體發生形變后要恢復原狀時產生的力,兩物體直接接觸并且發生形變,兩物體間才會有彈力作用
【解答】解:彈簧形變產生的力,即彈簧的彈力,施力物體為彈簧,因為是手拉彈簧,所以彈簧發生形變,產生的是對手的拉力。故錯誤、正確。
故選:。
彈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與物體材料和彈性形變程度有關。 ②方向:a. 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壓的物體。 b.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c. 繩子的拉力方向:沿著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d. 歸納總結:彈力的方向始終與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或與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力的方向相反,且總是與接觸面垂直。 ③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在受力物體上。
題型2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
【典例4】(2023春 滕州市期中)某同學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由于粗心大意,未將指針調零,指針已指在處,那么他用這樣的彈簧測力計測量,要得到正確的結果,應當把每次的讀數  
A.加上 B.減去
C.既不加也不減任何值 D.不能用來測量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使用時,首先觀察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的位置,不在的就要調零;沒有調零的測力計可以測量力的大小,但我們可以記下測量前的示數,再記下測量時的示數,兩者之差就是所測的拉力。
【解答】解:
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時,如果指針在處,用這樣的彈簧測力計測量要得到正確的結果,應該先記下測量時的示數,然后減去測量前的示數,故正確。
故選:。
【典例5】(2023秋 二道區校級月考)將一彈簧測力計照圖甲使用,測力計的讀數為;若把彈簧測力計倒置,像圖乙這樣使用,兩種情況下測力計下面掛的是同一物體,則圖乙中測力計的讀數應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無法確定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的結構除彈簧外,還包括外殼、拉環等,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過來使用,這些重力都會由彈簧來承擔,會影響測量的結果。
【解答】解:將彈簧測力計倒過來使用時,測力計外殼、拉環等的重力都由彈簧來承擔,會在測力計上顯示一定的示數,從而使最終的測量結果偏大,故正確。
故選:。
【典例6】(2023春 銀海區期中)一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測某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時,誤將物體掛在拉環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則該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A.一定等于 B.一定大于 C.一定小于 D.無法確定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與彈簧相連的掛鉤受到的力的大小;
將彈簧測力計倒置過來后,再提著掛鉤時,彈簧測力計本身的重力就顯示到掛鉤上了。
【解答】解:當將彈簧倒置過來后因為本身有重力,把物體掛在提環上后,掛鉤顯示的示數等于彈簧測力計自身的重力和物體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時物體的重力要小于測力計示數。
故選:。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1)“三看清”:看清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針是否對準零刻線,若不是,應調零. (2)測量前,用手輕輕地來回拉動幾次,避免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的摩擦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3)被測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4)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 (5)讀數時,應保持測力計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6)視線必須與刻度面垂直.
題型3   彈簧測力計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應用
【典例7】(2023春 碭山縣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甲重,乙重,靜止時不計彈簧測力計自重,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A. B. C. D.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多數都是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下使用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彈簧測力計受到的這兩個力的大小。
【解答】解:圖中有兩個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并不省力,不能改變力的大小;
由圖可見,乙處于懸吊狀態,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向右的的拉力,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甲也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的拉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這個力,等于。
故選:。
【典例8】(2023秋 金堂縣校級月考)一人用雙手沿水平方向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的圓環和掛鉤(彈簧測力計本身重力忽略不計),所用的拉力均為50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A.100牛 B.50牛 C.0牛 D.無法確定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等于掛鉤一端對彈簧的拉力大小。
【解答】解: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受的力均為,處于靜止狀態,掛鉤一端受的力為,所以示數為,故正確。
故選:。
【典例9】(2023 天元區一模)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的力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的兩端,彈簧也伸長了,則每個人的力分別為  
A.、 B.、 C.、 D.、
【答案】
【分析】當彈簧受力平衡靜止時,墻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對彈簧的拉力大小;彈簧兩次伸長量相同,所受拉力不變,且彈簧兩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
【解答】解:當彈簧受力平衡靜止時,墻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為;彈簧兩次伸長量相同,所受拉力不變,仍為,且彈簧兩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為。
故選:。
彈力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相互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包括人眼不易觀察到的物體的微小形變)。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都屬于彈力。
突破點1   探究彈簧測力計原理的理想實驗
【典例10】(2023秋 通州區期中)曉舟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裝置有:彈簧、鉤碼、鐵架臺等器材),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其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在沒有掛鉤碼時,畫下彈簧上下端的位置標記,之后每掛上一個鉤碼在下端做一個標記,并將一部分數據記錄下來。實驗中所使用的鉤碼上標有“”字樣。
鉤碼質量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
鉤碼所受重力 0.5 1 1.5 2 2.5 3 3.5
拉力 0.5 1 1.5 2 2.5 3 3.5
彈簧原長度 15 15 15 15 15 15 15
彈簧伸長后長度 16.1 17.2 18.3 19.4 20.5 22.9 23.4
彈簧伸長量 1.1 2.2 3.3 5.5 7.9 8.4
(1)該實驗中,因變量是    。
(2)當掛4個鉤碼時,彈簧的伸長量是   。
(3)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最后兩次實驗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化與前幾次規律不同,這是因為   。
彈簧太硬了
彈簧超出了彈性限度
所掛鉤碼太輕
(4)曉舟通過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答案】(1)彈簧伸長量;(2)4.4;(3);(4)在彈簧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拉力成正比。
【分析】(1)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其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改變拉力,伸長被改變;
(2)彈簧的形變量△;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所受拉力成正比;當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不成正比時,可能是超出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3)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解答】解:(1)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其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改變拉力,自變量是拉力大小,因變量是彈簧的伸長量;
(2)沒有掛鉤碼時,彈簧的原長為,掛了4個鉤碼之后,彈簧的長度為,彈簧的伸長量△;
(3)由表中數據可知每增加1個鉤碼時,彈簧伸長,彈簧的伸長跟拉力成正比,但是當拉力增大到6個和7個鉤碼時,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說明彈簧超出了彈性限度,故正確;
故選:;
(4)根據3、6兩行數據知,在彈性限度內,拉力增大幾倍,彈簧伸長量增大幾倍,故在彈簧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為:(1)彈簧伸長量;(2)4.4;(3);(4)在彈簧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拉力成正比。
【典例11】(2023春 云浮期末)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根彈簧的原長是    。
(2)彈簧在受到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   ,此時彈簧發生了   形變,它具有   能。
(3)分析圖像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
(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
【答案】(1)2;(2)4;彈性;彈性勢;(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
【分析】在彈性限度以內,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結合圖象進行解答。
【解答】解:(1)彈簧不受外力時,由圖象可知,彈簧的長度,此時的長度就是彈簧的原長,;
(2)由圖象可知,彈簧在受到的拉力時,彈簧長,則彈簧伸長△,此時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
(3)有圖象可知,在外力不超過時,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過就不成正比了,故可得出結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根據(3)的分析可知,施加在彈簧上的力不能超過,若用這根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其測量范圍為。
故答案為:(1)2;(2)4;彈性;彈性勢;(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
【典例12】(2023春 丹徒區期中)課外學習小組在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的關系”實驗時,實驗數據如表:
拉力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彈簧長度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根據實驗數據,你認為:
(1)用這樣的一根彈簧做一個彈簧測力計,其最大稱量值是   ;
(2)在一定范圍內,彈簧所受的拉力與伸長量△關系的數學表達式是   ;
(3)當懸掛一物體后,彈簧長度是,那么該物體向下拉彈簧的力是   。
【答案】故答案為:(1);(2)△;(3)1.9。
【分析】(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此通過表格中數據看出測量范圍;
(2)由表中數據可知,在一定范圍內,拉力每增加彈簧都伸長,因此彈簧所受拉力與伸長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數學表達式是△△;
(3)當在彈簧上掛一個物體后彈簧的長度是,可得彈簧的伸長量,由(2)表達式可得向下拉彈簧的力。
【解答】解:(1)拉力在之前,拉力每增加彈簧都伸長,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而拉力在以后,已不存在這種正比關系,所以其最大稱量值是;
(2)由表中數據可知,在一定范圍內,拉力每增加彈簧都伸長,因此彈簧所受拉力與伸長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所以在一定范圍內,該彈簧所受的拉力與伸長量△關系的數學表達式是△△;
(3)當在彈簧上掛一個物體后彈簧的長度是,則彈簧的伸長量為△,由(2)知,彈簧所受拉力,該物體向下拉彈簧的力是。
故答案為:(1);(2)△;(3)1.9。
1.指針調零方法:沿彈簧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是否能回到零刻度線處 2.測量: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避免因摩擦而影響測量的準確程度) 3.彈簧測力計讀數不用估讀。
1.(2023春 茶陵縣期末)如圖所示,用手向上給彈簧的拉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手對彈簧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B.彈簧對手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C.彈簧對手的拉力也是
D.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
【答案】
【分析】(1)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手對彈簧的拉力是手發生了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簧對手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生形變而要恢復形變的過程中產生的給手的力。(2)手給彈簧的拉力是彈力,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則彈簧也給手一個力,大小也是。
(3)由彈簧的性質知道,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或者說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手對彈簧的拉力是手發生了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而選項說是由于彈簧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故錯誤;、彈力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簧對手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生形變而要恢復形變的過程中產生的給手的力。故正確;、手給彈簧的拉力是彈力,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則彈簧也給手一個力,大小也是。故正確;、考查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注意在表述時不要忘了前提條件是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故正確;故選:。
2.(2023春 萊陽市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
【分析】彈簧測力計使用時總是在平衡狀態下使用的,即彈簧測力計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工作的,此時彈簧測力計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圖甲中,彈簧測力計受到向右的拉力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此時墻面給彈簧測力計向左的拉力也是;同理,圖乙中,當用兩個的力同時向兩側拉彈簧測力計時,測力計整體要處于平衡狀態,故其示數也應為,其效果與甲圖相同。
故選:。
3.(2023春 六盤水期中)如圖所示,一個物體壓在彈簧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由于形變而受到壓力
B.彈簧由于形變而受到支持力
C.物體發生形變了,所以受彈力的作用
D.彈簧由于形變而產生對物體向上的彈力
【答案】
【分析】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
【解答】解:、彈簧受到的壓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形變而對彈簧施加的力,故錯誤;
、彈簧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發生形變而對彈簧施加的力,故錯誤;
、物體發生形變了,所以對彈簧施加壓力的作用,故錯誤;
、彈簧由于形變而產生對物體向上的彈力,故正確。
故選:。
4.(2023春 公安縣期中)如圖所示為運動員撐桿跳高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運動員撐竿時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B.起跳時人對竿向下施力,人就上升,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起跳時人對竿施加向下的力,撐竿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撐竿恢復原狀的過程中,產生的彈力越來越大
【答案】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有: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
(4)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彈力越大。
【解答】解:、運動員撐竿時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正確;
、起跳時人對竿施加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竿對人產生向上的力,人就上升,故正確;
、起跳時人對竿施加向下的力,撐竿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正確;
、撐竿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彈性形變程度變小,彈力變小,故錯誤。
故選:。
5.(2022秋 淅川縣期末)幾個同學用同一個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彈簧,結果每個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則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體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手臂長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個人所用的拉力一樣大
【分析】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的拉力成正比,人所施加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據此分析解答此題。
【解答】解:彈簧伸長越長,彈簧產生的彈力越大,人對彈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幾個同學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彈簧拉開,都把手臂撐直,手臂越長的人,彈簧的伸長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
故選:。
6.(2023春 江陰市期中)如圖所示,將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木板受到的壓力就是木板產生的彈力
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
D.木板產生的彈力就是木板對足球的支持力
【答案】
【分析】(1)分析壓力與彈力的實質可做出判斷;
(2)一個物體產生的力不可能作用在自己身上;
(3)木板發生形變肯定是受到外力引起的;
(4)壓力和支持力互為相互作用力,它們的實質都是彈力。
【解答】解:.木板受到的壓力足球施加的,木板產生的彈力是由于木板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前者木板是受力物體,后者木板是施力物體,因此這兩個力不是同一個力,故錯誤;
.足球產生的彈力是作用在木板上的,而不是自己身上,故錯誤;
.木板形變是由于受到外力引起的不是自身的彈力造成的,故錯誤;
.木板產生的彈力是木板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這個力就是木板對足球的支持力,故正確。
故選:。
7.(2023春 亭湖區校級期末)如圖,為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關系,小明用一根長的彈簧進行實驗。圖1中,彈簧一端固定,一端掛一個鉤碼,彈簧長;圖2中,彈簧兩端掛兩個鉤碼,在不超過彈簧彈性限度的情況下,彈簧的長度為  
A. B. C. D.
【答案】
【分析】在彈簧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與伸長量成正比;彈簧兩端鉤碼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解答】解:在彈性形變的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與伸長量成正比;彈簧兩端鉤碼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彈簧受到的拉力是兩個鉤碼的力。掛1個鉤碼長,彈簧原長,則1個鉤碼會使彈簧伸長,掛2個鉤碼后伸長,長度為,故錯誤,正確。
故選:。
8.(2023春 金鳳區校級期中)科學研究中常用圖象來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以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符合如圖所示的是  
A.做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B.物質的密度與質量的關系
C.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
D.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答案】
【分析】觀察分析圖象,找出圖中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看選項中哪兩個量的關系與圖象中的相符,找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不符合的選項即可。
【解答】解:觀察圖象可知,這是一個正比例函數圖象,說明圖象中與之間是成正比的。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一定,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故不符合題意;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不符合題意;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故符合題意;
、根據可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關系,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
9.(2023春 岫巖縣期中)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彈簧在受到的拉力時,彈簧的伸長量為    ,此時彈簧發生了   形變。分析圖象中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6;彈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分析】從圖象的開始點就可得到彈簧原長;然后根據圖象中的數據得出拉力和伸長長度的關系;最后得到結論。
【解答】解:分析圖象可知,當彈簧不受拉力時,長度為,即彈簧原長為;
當彈簧受拉力為時,彈簧長度為,減去原長,則彈簧伸長;此時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即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
根據圖象中彈簧伸長的長度隨所受拉力的變化規律可知,圖象是一條正比例函數圖線,說明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為:6;彈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0.(2023春 孟村縣期中)彈簧測力計是物理學科中常見的一種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能測量力的大小,是利用   (填選項字母)。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形狀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方向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快慢
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某同學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從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測量值是   。
②若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
③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的物體時,彈簧的長度為   。取
拉力 0 0.5 1.0 1.5 2.0 3.0 4.0
彈簧長度 6.5 7.5 8.5 9.5 10.5 12.5 18.0
【答案】(1);(2)①3.0;②0.1;③7.9。
【分析】(1)彈簧測力計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①②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分析;
③根據求出重力,得到拉力大小,根據拉力與伸長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求伸長量,彈簧的長度等于原長和伸長量之和。
【解答】解:(1)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來工作的,故正確、錯誤;
(2)①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原長為,拉力在以內,拉力每增加,伸長量增加,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故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是;
②由表格數據分析可知在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彈簧伸長,即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若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③當懸掛的重物時,彈簧受到的拉力,此時彈簧的伸長量△,
此時彈簧的長度為:△。
故答案為:(1);(2)①3.0;②0.1;③7.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清水河县| 紫阳县| 桐庐县| 浙江省| 成武县| 乐都县| 姜堰市| 湟源县| 昌平区| 阿克陶县| 诏安县| 明水县| 右玉县| 内丘县| 开平市| 突泉县| 福泉市| 崇左市| 万荣县| 松原市| 卓资县| 高安市| 钟山县| 陇西县| 灌南县| 修文县| 自治县| 满城县| 阜康市| 土默特左旗| 天水市| 宣武区| 新营市| 松潘县| 祁东县| 乌兰察布市| 大冶市| 南江县| 五原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