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經濟發展第2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的組織。2.重點:分析區域之間的優劣勢條件,明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加強區域聯系的必要性。【預習導學】知識點:區域合作 1.珠江三角洲及其周邊地區把目光瞄準了 ,積極建立與 的經貿聯系,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發揮了“ ”的作用。 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珠三角和泛珠三角范圍示意圖、珠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圖。 材料二 “泛珠三角”是與“小珠三角”“大珠三角”相對應的概念,通常“小珠三角”是指廣東省內的珠江三角洲平原,而“大珠三角”則是“小珠三角”加上香港和澳門,“泛珠三角”指的正是包括“大珠三角”及其輻射和相互輻射的地區在內的廣闊經濟帶(包括云、貴、川、粵、桂、瓊、湘、贛、閩、港、澳)。(1)簡述“小珠三角”城市發展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 (2)說說“泛珠三角”的開發有助于解決“小珠三角”在發展過程中的哪些限制性因素。【合作探究】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從實際出發,大力引進外資,創造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材料二 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實力的不斷增加,其產業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模式圖和改革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構成變化示意圖。(1)改革開放早期,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外來投資商提供了哪些有利的工業區位條件 (2)早期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工業生產中主要完成的生產環節是 。 (3)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預測珠江三角洲地區未來的產業結構發展的趨勢。 (4)就如何實現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你的建議。 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區正以 、 、 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分析圖示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3)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率先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4)在圖示區域中,香港以自由貿易(轉口貿易)和金融服務而成為舉世聞名的“自由港”,廣州和珠海等地則以制造加工業而聞名。分析該地區的產業分布對本地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1. 國際市場 東盟自由貿易區 橋頭堡2. (1) 主要問題 :城市等級結構不合理(或小城市過多) ,各城市結構趨同 ,功能相似。產生原因 :珠三角的城市化主要靠外資自發驅動 ,缺乏統一 的規劃和管理。解決對策 :加強城市的規劃和管理 ,優化城市 等級結構 ,以主導城市的建設為核心 ,加強各 城市間的分工和協作 ,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 (2) 資源(能源) 不足、國內市場腹地狹小、國 際化的平臺問題、地價和勞動力價格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人才缺乏等問題。合作探究1. (1) 主要提供了政策、土地、勞動力、廠房、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等區位條件。(2)加工、組裝環節(3)第一、第二產業比重下降 ,第三產業比重 上升 ,第三產業將超過第二產業 ,在產業結構中居第一位。(4) ①充分發揮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基礎好、 產業集聚程度高的優勢 , 積 極 推 進 產 業 優 化升級 ; ②調整產業結構 ,一方面促進現有 產業的優化和發展 , 一 方面 增 加 基 礎 產 業 的比重 ; ③加快城市建設 , 積極建設交通和 服務設 施 ; ④加 強 環 境 保 護 , 改 善 生 態 環 境 ; ⑤促進區域內及區域間合作 ,加強優勢互補 ; ⑥提高勞動力素質 。2. (1) 香港 廣州 深圳(2) 地理位置優越 ,海陸交通便利 。(3) 地 理 上 毗 鄰 港 澳 , 還 具 有 對 外 交 往 的傳統 。(4) 香港以第三產業聞名 , 廣州 、珠海等以 第二產業聞名 。 這兩者優勢互補 , 相互促進 。香港擁有充足的資本和完善的市場機制 ,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 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空間 , 如人力資源豐富 、自然條件優越 、交通便利等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