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6 臺灣省第2課時學習目標1.運用圖表資料分析臺灣產業結構發生的變化。2.重點:結合臺灣經濟發展的特點,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重要性。【預習導學】知識點:快速發展的經濟 1.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臺灣省抓住 和 的機遇,重視發揮 的優勢,利用 、 和 ,重點發展 工業,使其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 2.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世界 發展的影響,臺灣省經濟部門向 和 、 、 、 的產業轉型,已成為世界 產業的重要基地。 3. 市是臺灣省最大的城市, 市是臺灣省最大的港口城市。 4.臺灣利用哪些優勢和有利條件發展自己的經濟 5.有臺灣“硅谷”之稱的是 。 6.臺灣對外出口貿易迅速增長,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 )A.農產品 B.工業制成品C.畜產品 D.礦產品7.閱讀教材P77“知識之窗”。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請簡要說明兩岸各自主要的優勢條件。 8.距臺北70千米的新竹科學園區號稱臺灣“硅谷”,通過查閱資料,分析說明其發展的區位因素。【合作探究】1.結合教材,回顧所學日本經濟知識,分析臺灣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2.比較分析臺灣與日本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異同點。3.閱讀教材P77“知識之窗”,分析海峽兩岸直接“大三通”對兩岸經濟發展的意義。4.通過對教材的學習,了解臺灣省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做法,談談你從中受到的啟發。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1. 世界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轉移 廉價勞動力國外資金 技術 市場 出口加工2. 高新技術 資本 技術水平高 低耗能 低污染 產品附加值高 信息技術(IT)3. 臺北 高雄4. 優良的港口、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充足的資金、平坦的地形等。5. 新竹6. B7. 大陸優勢 :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廣闊的消費市場。臺灣優勢 :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8. (1)地處臺灣北部 ,臨近臺北 ,交通便利 ;(2)環境優美 ,氣候宜人 ;(3)依托眾多的科研機構 ,科技力量雄厚 ;(4)基礎設施完善。合作探究1. (1) 臺灣地肥水美 ,物產豐富 ,從基礎產業到工業原料都為經濟的騰飛創造了條件 ;(2) 臺灣是個海島 , 有許 多 優 良 港 灣 , 海 運便利 ;(3)60年代后 , 臺灣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 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 , 同時臺 灣人口稠密 ,這為臺灣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廉價且素質很高的勞動力 ;(4)60年代后 , 臺灣擴大了開放力度 , 吸納了 大量外國資本 , 為經濟的騰飛提供 了 資 金保障 ;(5) 為加速經濟發展 , 臺灣還大力建設了大量出口加工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 相同點 : 臺灣和日本都依靠良好的海洋運輸、優良港口、資金技術等發展外貿加工工業。不同點 : 日本國內資源匱乏 ,發展工業所需的 原料 ,嚴重依賴進口 ,而臺灣本地資源豐富 ,用于加工的原料十分豐富。3. (1)可使海峽兩岸經濟區消除貿易壁壘 ;(2)加強海峽兩岸經濟要素的有效集成 ,促進貿易自由化 ;(3)發揮海峽兩岸的區位優勢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搶占先機 ;(4)可為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節約可觀的 成 本 , 幫 助 海 峽 兩 岸 企 業 抵 御 金 融 海 嘯的沖擊。4. 應學習臺灣的做法 : 植樹造林 , 禁止亂砍濫 伐 ;多設立自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 ;在建設經濟的同時要保護自然景觀免遭破壞。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