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 四川盆地第1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讀圖,知道四川盆地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2.知道四川盆地獨特的文化和主要的風景名勝。3.重點:分析四川盆地優越的自然條件。【預習導學】知識點一:巴山蜀水 1.四川盆地地處我國 部,位于 省和 市境內,西臨 高原,東有 山脈,北有 山和 山脈,盆地內部 起伏。 2.四川盆地屬 氣候,氣候 ,降水 。盆地以北的秦嶺、大巴山等山脈阻擋了 風南下,冬季很少受到 影響,少 ,使得盆地內部冬季溫度較緯度相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這里全年多 、少 、多 。得天獨厚的濕熱條件,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部分地區可 。 3.為什么稱四川盆地為“巴山蜀水”呢 4.四川盆地屬于 ( )A.季風區、外流區B.季風區、內流區C.非季風區、內流區D.非季風區、外流區5.在我國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是 ( )A.面積最大的盆地B.海拔最高的盆地C.緯度最低的盆地D.沙漠分布最廣的盆地知識點二:天府之國 1.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 平原,地勢 、土地 、農業 、物產 ,自 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譽為“ ”,是我國重要的糧食、 、 的生產基地。 2.四川盆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 文化,留下了豐富的 遺產,成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資源的主要源泉,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內已有 、峨眉山—樂山、 、 等風景名勝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合作探究】1.讀教材P50圖7.37,回答下列問題。(1)找出流經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2)觀察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樣的地勢 (3)古語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請從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艱難的原因。 2.試分析成都平原農業發達的原因。 3.中國“十大新天府”評選中,“伊犁河谷”以獨特的魅力名列第三。讀新疆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圖(單位:mm)(圖一)及伊犁河谷地區山河分布示意圖(圖二),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一中甲所在地形區的名稱,并分析其降水量稀少的原因。 (2)從形態、地勢和分布格局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區(圖二)的地形特征。 (3)結合圖一簡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為“西域濕島”的原因。 (4)簡要說明地形對伊犁河谷地冬季氣溫的影響。 (5)簡述伊犁河谷地種植冬小麥的自然優勢。 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1. 西南 四川 重慶 青藏 巫山 大巴 秦嶺 低山丘陵2. 亞熱帶季風 溫暖 豐富 冬季 寒潮霜雪 高 云霧 日照 夜雨 一年三熟3. 巴山指的是重慶和川東一帶的山區 ,丘陵較 多 ;蜀水指的是川西一帶的成都平原地區 ,江 河縱橫 ,河道密集 。兩種文化長期交融貫通 ,因此被稱為“巴山蜀水”。4. A 5. C知識點二1. 成都 低平 肥沃 發達 豐富 都江堰 天府之國 油料 生豬2. 巴蜀 歷史文化 九寨溝 大熊貓棲息地重慶大足石刻合作探究1. (1)岷江、嘉陵江、烏江等。(2) 由四周高地流向盆地中心 ,說明四川盆地的地勢是四周高、中間低。(3) 因為四川盆地四周都是高山 ,懸崖峭壁太 多 ,行走很困難 ,所以會有“蜀道難 ,難于上青天”這樣的說法。2. 地形平坦 ,水資源豐富 ,熱量充足(冬季受北 部秦嶺的阻擋 ,冬季風影響較弱 , 同時盆地地 形不利于散熱) , 雨熱同期(亞 熱 帶 季 風 氣候) ,土壤肥沃(紫色土) 。3. (1) 準噶爾盆地 , 該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 洋) ,地形閉塞 , 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 因而降水少。(2)西部寬 ,東部窄 ;西低東高 ,為向西敞開的 三角形區域 ;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又將其分割成山脈、河谷(盆地)相間分布的格局。(3)伊犁河谷雖遠離海洋 ,但其向西敞開的地 形 ,有利于接納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 ,形成地形雨 ,從而成為西北干旱地區的濕島。(4)地處谷地 ,冬季天山阻擋和削弱了南下的北方冷空氣 ,使得氣溫較周邊地區高。(5)冬暖利于小麥安全越冬 ,較豐富的降水和 地表水為小麥生長提供了較充足的水源 ,谷地(盆地)地形平坦開闊 ,土壤肥沃。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