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 東北地區第1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圖文資料,認識東北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環境等。2.重點:歸納東北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與劣勢。【預習導學】知識點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我國的東北地區包括 省、 省和 省,這里有我國最大的平原 平原。該平原東側是 ,西側是 ,北面是 ,南端瀕臨 海。 2.東北平原地處 帶,氣候類型為 氣候,夏季 ;冬季 。東北平原山環水繞, ,資源豐富,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3.濕地包括 、 、 、水庫、稻田等陸地的水域和 。東北地區有大面積的濕地分布,這些濕地可持續地為本地區提供 、 和 ,在 、抗旱、 、 ,并在發展 、 業和 業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4.大興安嶺以東和以西分別屬于 ( )A.森林草原、荒漠B.耕作區、牧業區C.北方地區、南方地區D.半干旱區、干旱區5.東北林區近年有過度砍伐的問題,這主要和下列哪一項因素有關 ( )A.開采技術改進 B.市場需求量增加C.木材工業興盛 D.交通條件改善知識點二: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 1.東北地區 , ,人均耕地 ,土地后備資源潛力較大。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 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 、 和 ,玉米、大豆和甜菜的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 林區,大興安嶺、 和 生長著茂密的森林。 2.讀P33圖7.1和P37圖7.5,寫出東北地區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地形區。林地主要分布區: 。 草地主要分布區: 。 耕地主要分布區: 。 【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P33圖7.1和P7圖5.6及P34“案例”,回答下列問題。(1)說一說東北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2)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氣候特點。2.通過對東北地區的學習,你認為東北地區可以開展哪些特色旅游項目 3.東北地區氣候冷濕,試分析這一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地帶之一的“北大荒”,位于我國東北部。20世紀50年代,這里人煙稀少,荒原茫茫,是鳥類和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一批批勞動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墾,使“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過度開荒破壞了這里的原始生態,濕地面積縮小了一半,旱災水災頻頻發生。許多野生動物被迫遷徙他鄉,曾經肥沃的黑土地日益貧瘠。近年來,我國政府決定停止對“北大荒”的開墾,經過幾年努力,“北大荒”又顯現大面積水豐林美、鳥鳴鹿歡的原始風貌。“北大荒”又“荒”了。(1)20世紀50年代開墾“北大荒”是為了 。 (2)請從地形、河流、氣候等方面,說說“北大荒”的自然環境特征。(3)有人認為停止對“北大荒”的開墾是錯誤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后,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功不可沒。隨著中國人口的持續增加,“北大荒”應繼續開荒種田。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請說說你的看法。5.討論東北三省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條件。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1.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東北長白山地 大興安嶺山地 小興安嶺山地渤2. 北溫 溫帶季風 短促而溫暖多雨 漫長而寒冷干燥 沃野千里3. 沼澤 河流 湖泊 沿海灘涂 食物 原材 料 水資源 蓄洪防澇 調節氣候 保護生物多樣性 農業 畜牧 旅游4. B 5. B知識點二1. 地域遼闊 土地肥沃 較多 商品農業玉米 春小麥 水稻 天然 小興安嶺 長白山區2.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地 大興安嶺以 西的內蒙古高原東部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3. A 4. D合作探究1. (1) 夏季短促且溫暖多雨 , 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2)東北地區位于我國最北部 , 緯度高 , 因此氣候寒冷。2. 冬季冰雪游(觀霧凇、看冰燈、溜冰、滑雪等) ;夏季避暑游(長白山、五大連池) ;出境游(俄羅斯、蒙古、朝鮮) 。3. 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農作物生產期短 ,一年 只能收獲一次 ;夏季比較溫暖 ,有利于水稻的生長 ;等等。4. (1)發展農業 ,解決糧食短缺問題(2)氣候冷濕 ,位于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合處 ,地勢低平 ,地形以平原為主。(3)不同意 。為了保護“北大荒”的濕地資源 , 我國政府已禁止繼續開荒 ,通過退耕還沼等 途徑恢復 “北大荒 ”的濕 地 景 觀 , 維 持 生 態平衡。5. (1) 土壤肥沃 ,適宜農作物生長 ; (2) 地廣人 稀 ,本地糧食消費較少 ; (3) 地形平坦 ,土地集 中連片 ,適宜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 (4) 農業科技水平高 ;等等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