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課外古代詩詞曲閱讀【真題精粹】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1.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人名)。2.說說你對這首詩題目的理解。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從“風”寫起,一個“卷”字,一個“折”字,就寫出了風之大、風之猛,表現出塞北之風的狂暴肆虐。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梨花比作雪花,設喻新穎,造語奇警,不落窠臼,充滿了浪漫的想象,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C.“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寫送行者目送行人遠去,直到無法望見,卻還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馬蹄印跡,言盡而意無窮。D.這首詩氣勢宏大,筆力矯健,流暢灑脫,意氣飛揚,離愁別緒中富有豪邁氣概,是邊塞詩中的佳作。二、(2022·河北)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杜 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新 制 布 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吳②綿軟于云。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馀③溫。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撫裘起逡巡⑤。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⑥。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 ①桂:地名。②吳: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邊際。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因 一事,產生聯想,表達內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這件事,產生聯想,表達自己的愿望。2.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這兩首詩中作者的境況不同,但抒發的情感有相同之處,都抒發了詩人 的情懷。三、(2023·河北)某公園內池塘周圍遍植垂柳,樹干上懸掛著寫有詠柳詩句的標牌。閱讀下面標牌上的詩句,回答后面的問題。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甲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乙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丙日借嫩黃初著柳雨催新綠稍歸田丁1.解釋甲標牌上的詩句中“楊花”一詞的意思。2.一切景語皆情語。乙標牌上的“渡頭楊柳青青”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3.丙和丁兩個標牌上的“嫩”字,寫出了景物怎樣的共同特點 【參考答案】一、1.岑參2.題目點明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大雪中送別好友武判官)和詩的體裁(歌行體)。3.B二、1.屋破漏雨2.憂國憂民三、1.柳絮。2.表達了詩人的依依不舍之情。3.柳樹富有生機與活力。【考點精講】考點1體悟主旨、情感1.了解題型中考 設問 (1)(2013·河北)下列各句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是( ) 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2017·河北)《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尾聯中的“長精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3)(2022·河北)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這兩首詩中作者的境況不同,但抒發的情感有相同之處,都抒發了詩人 的情懷回歸 教材 (1)(八上第13課)《黃鶴樓》一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八上第26課)《春望》與《月夜》都是杜詩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長安期間。閱讀、理解這兩首詩,比較它們在思想感情和寫作手法上各有什么異同。 (3)(九上第14課)《水調歌頭》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轉換,有很強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讀,結合具體詞句,梳理作者的情感變化軌跡,說說其中表達了他對人生怎樣的思考。 (4)(九下第24課)《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和《山坡羊·潼關懷古》均是懷古之作,說說它們分別詠嘆了怎樣的歷史,表達了怎樣的懷古之情2.掌握方法體悟詩歌情感“三抓” 方法具體說明舉例抓標題有些詩歌的標題揭示了詩歌情感《山坡羊·潼關懷古》題目顯示這是一首抒發懷古之情的詩歌抓類別根據詩歌內容歸類,贈友送別詩、憂國憂民詩、詠史懷古詩、山水田園詩等,再分析詩歌主旨是贊美、惜別、諷刺批判、愛國等情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送別詩,表達惜別之情;《錢塘湖春行》是寫景詩,表達對西湖美景的贊美與熱愛之情;《赤壁》是懷古詠史詩,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抓關鍵抓住詩歌中的“詩眼”(關鍵詞或關鍵句),理解情感、主旨。一般詩歌的結尾句是抒情句《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一句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高分答題語言格式:詩歌通過對……的描寫(或“刻畫”,或“敘述”),抒發了……的情感(或“之情”)。學習資料包詩歌分類及意象、情感類別 常見意象 表達情感贈友送別 楊花、子規、柳絮、長亭、酒、歌 表達對友人的惜別、勸勉、鼓勵等邊塞征戰 白發、琵琶、羌笛、蓬草、黃河、孤城、號角、大漠、瀚海 表達戍邊將士的鄉愁、建功立業的渴望及為國征戰的豪情、報國無門的怨憤等愛國憂民 汗青、書卷、落紅 憂國傷時、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等愛情閨怨 春蠶、青鳥、紅豆 表達相思之情、抒發離愁別恨等思鄉懷人 月、雁、燕、烏鴉、船、青鳥、梧桐 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漂泊的凄楚與落寞壯志抒懷 浮云、馬、劍、弓、酒 抒發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或報國無門的悲憤等山水田園 山、水、東籬、綠樹、泉 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和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與沉醉等詠史懷古 古地(潼關、赤壁等) 表達物是人非、懷才不遇的感慨,或借古諷今,批判勸諫當今統治者,表達孤獨落寞之情,等等考點2理解詞義、句意,描述畫面及情境1.了解題型中考 設問 (1)(2015·河北)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相應內容。 ①“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描繪了 的景象。 ②“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繪了 的景象。 (2)(2016·河北)請解釋《蒹葭》這首詩中畫線的句子。 (3)(2020·河北)請解釋《赤壁》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 (4)(2020·河北)閱讀《登幽州臺歌》,發揮聯想和想象,描繪你體會到的作品情境回歸 教材 (1)(七下第21課)你有過登山的經歷嗎 當你登高縱目,與云朵、飛鳥、山巒融為一體時,也許就會心氣清朗,油然產生類似《望岳》與《登飛來峰》所寫的那種感受。反復誦讀這兩首詩,體會兩首詩結尾兩句的含義。 (2)(八上第26課)李賀作詩,工于設色,陸游就曾說他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結合《雁門太守行》中表現色彩的詞語,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呈現的畫面。 (3)(九下第12課)《漁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鎮守西北邊陲時軍中生活的真實寫照。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筆下的情景。 (4)(九下第24課)《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試結合全詩及作者生平,談談你的理解2.掌握方法巧 抓 重 點 理解詞義、句意的重點: 一、從詩句、詞語入手,借助注釋,理解其表面意思。 二、聯系上下句或全詩內容,解讀詞語、詩句含義。 描述畫面、情境的重點: 找出詩句中的景物,抓住時間、景物特點進行聯想(想象),用生動的語言(修辭、修飾語)描述畫面。 高分答題語言格式:先概括畫面特點(這句詩描繪了一幅……的景象),再具體描繪主要景物。學習資料包古詩詞畫面特點常用詞語類別 畫面特點邊塞征戰 雄壯豪邁、雄渾奇麗、遼闊蒼涼思鄉懷人 傷感悠遠、凄清愁苦田園山水 恬淡優美、閑靜淡遠、平淡質樸壯志抒懷 雄壯豪邁、曠達豪放、悲壯蒼勁考點3分析人物形象或物象1.了解題型回歸 教材 (1)(七上第4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描寫“楊花”“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 (2)(九上第14課)《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作者被貶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懷想往事,展望將來,心緒難平中又不乏剛健昂揚之氣。這種復雜的情緒是通過哪些意象表現出來的 結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2.掌握方法高分答題語言格式:先指出人物形象(物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運用的表現手法,最后點出人物形象(物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志趣等)。考點4賞析詞句1.了解題型中考 設問 (1)(2011·河北)簡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 (2)(2012·河北)請對這段文字中畫線的句子“雨腳如麻未斷絕”進行簡要賞析。 (3)(2014·河北)你認為《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的后兩句廣為傳誦的原因是什么 (4)(2018·河北)請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中加線的句子“茅飛渡江灑江郊……下者飄轉沉塘坳”進行簡要賞析。 (5)(2019·河北)《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中加線的句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為什么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回歸 教材 (1)(八上第13課)《使至塞上》的頸聯被譽為“獨絕千古”,清人黃培芳認為其妙處在于“‘直’‘圓’二字極錘煉,亦極自然”。你怎么理解這一說法 你覺得這兩句詩好在哪里 (2)(八上第26課)關于陶淵明《飲酒》(其五),蘇軾這樣評述:“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蹦阍趺蠢斫馓K軾的這段話 說說你的想法(續表)2.掌握方法詩句賞析這樣做 具體考點賞析角度及方法高分答題語言格式賞析詩句的妙處選擇賞析角度 (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表現手法等)通過……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蘊含著……的哲理)結合語境分析其表達效果 (景物特點、人物情感、哲理)品味詞語 表達效果明含義(結合詩句解釋詞語含義)……一詞在句中是……的意思,運用了……手法,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感慨、哲理)辨寫法(辨析詞語運用的寫作手法:修辭、感官、色彩、描寫方法等)析效果(分析其在景物特點、表情達意、闡明哲理等方面的效果)學習資料包古詩詞鑒賞修辭儲備修辭 表達效果 示例對偶 句式工整,意義相對,音調和諧,具有音樂美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互文 語言明快凝練,內容相互呼應,言簡意繁 煙籠寒水月籠沙比喻 化抽象為形象,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通俗,生動展現事物特點,給人以多重感官的美的享受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擬 使事物具有人的情態,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事物表現得更生動、形象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設問 引發讀者的思考,結構緊湊,更好地突出人物思想活動 君問歸期未有期雙關 借助雙關表達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的情感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考點5分析語言特點1.了解題型回歸 教材 (1)(八上第13課)背誦這五首詩,以其中一首為例,參考補白,具體說說律詩在對仗、押韻方面的特點。 (2)(九下第12課)辛棄疾說自己寫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賦壯詞”,試結合作品說說你的理解2.掌握方法把握詩歌語言特點“四關注” 關注點表達效果示例知人論世了解歷代詩詞名家的語言風格杜甫沉郁頓挫,李白豪邁飄逸陶淵明樸素自然,王維閑適恬淡蘇軾曠達豪放,辛棄疾豪放悲慨陸游慷慨激憤,白居易明快曉暢關注點表達效果示例知詩論題了解不同題材詩歌的語言風格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田園詩恬淡悠遠品詞悟情品讀意象詞、修飾詞、重點句,結合詩人思想感情,品味詩歌的語言特點子規,離別之情;夕陽,思鄉之情朝代文風關注詩歌的寫作背景,還可結合詩歌所處的朝代和文風了解詩歌語言風格晚唐時期,文人哀歌。杜牧、許渾詩感傷清雅、超然飄逸;李商隱詩含蓄委婉;賈島詩凄涼冷清 高分答題語言格式:這首詩(或“詞”“曲”)的語言具有……的特色,其中……展現了……風格,表現了作者……情感。考點6探究寫作手法1.了解題型中考 設問 (1)(2012·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內容中,開頭兩句“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2)(2013·河北)簡要分析《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 (3)(2014·河北)《己亥雜詩》這首詩加線句子“浩蕩離愁白日斜”是怎樣寫“離愁”的 回歸 教材 (1)(八上第13課)《黃鶴樓》一詩是怎樣將神話傳說與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 (2)(九上第14課)《行路難》(其一)以浪漫的筆法抒寫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對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九下第24課)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景的句子,說說作者是如何描寫邊塞風光的,寫出了怎樣的特點2.掌握方法高分答題語言格式:這首(或“詞”“曲”)采用了……的寫作手法(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出了……,表現出……(景物特點、詩人感慨、情感)。學習資料包古詩詞常用表現手法及示例表現手法 具體闡述 示例托物言志 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感情、抱負和志趣 《石灰吟》借景抒情 借助寫景來抒發情感,或景中含情,時時流露;或情寓景中,蘊而不露 《相見歡》襯托 有正襯和反襯。正襯,通常稱為烘托,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描寫的主要事物鮮明突出。反襯,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 正襯:萬綠叢中一點紅。 反襯: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對比 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突出事物特點或某種情感,揭示矛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賣炭翁》聯想、想象 聯想:是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塑造一個典型。 想象:是人們在已有的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夜雨寄北》動靜結合 指對事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畫面,表達一種情趣??梢詣屿o結合,也可以以動襯靜、以靜襯動 《山居秋暝》虛實結合 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想象、回憶結合起來,虛實相生,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觀滄海》白描 用簡練的筆墨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加烘托,不施色彩,刻畫出鮮明的形象 《天凈沙·秋思》賦、比、興 賦,直接鋪陳事物的表現手法;比,用比喻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興,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表現思想感情 《關雎》《蒹葭》直抒胸臆 通過議論、感嘆的方式直接抒發情感 《登幽州臺歌》《錢塘湖春行》用典 引用典故。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內容和思想,擴展內容,寄托情感,精練含蓄,富有文采 《江城子·密州 出獵》考點7綜合選擇題、文學常識1.了解題型中考 設問 (1)(2013·河北)《天凈沙·秋思》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 (2)(2014·河北)《己亥雜詩》(其五)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人名)。 (3)(2016·河北)下列對《蒹葭》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 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的感覺。 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D.這首詩表現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緒。 (4)(2021·河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人名)。2.掌握方法 綜合選擇題方法:通讀全詩,明確詩歌內容、運用的手法、語言特點等;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對選項逐項分析,各個擊破,找出正確選項。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