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單元《自然資源》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蘇教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自然資源主題概述 本單元重在引導學生建立關于自然資源構成、用途、有限性等方面的整體認識,初步具備識別身邊各種自然資源的能力,能區分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初步了解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必需的資源和能源;嘗試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增強珍愛生命、熱愛自然、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1. 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恒 2. 人類活動與環境 二、學習內容: 4.2.5了解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化石能等能源。 11.1.1知道海洋為人類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等,樹立海洋國土意識。 11.1.2知道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以垃圾分類為例,通過踐行垃圾減量與分類回收,樹立循環利用資源的意識。 11.3.4正確認識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結合實例,說明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 三、學業要求: 1.意識到能源開發和使用關系到生產生活方方面面,以及新能源、綠色能源開發重要性。 2.能舉例說出海洋為人類提供的多種資源,知道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其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知道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3.能通過比較與分類,區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能結合身邊的環境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建議。 4.能設計探究計劃或項目研究活動,通過查閱資料、調查問卷、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自然資源循環利用和瀕危動植物保護面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教材分析 本單元側重認識自然資源的構成、多用性與有限性,由《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煤、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新能源》《善用自然資源》四課組成。按照由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先現象后本質、先觀念后行動的邏輯順序展開,從識別各種自然資源入手,聚焦到認識化石能源,延伸到認識人類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最后回到資源安全、善用自然資源的人地協調觀念,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有利于建構起本主題的核心概念:“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各種自然資源”“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 《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引導學生辨識生產牛仔褲等物品用到的自然資源,根據資源的物質種類給身邊的自然資源歸類,并借助科普閱讀進一步認識距離日常生活較遠的熱帶雨林資源和海洋資源?!睹骸⑹秃吞烊粴狻肪劢钩R姷幕茉?,描述它們的外部特征,借助閱讀認識化石能源的成因,模擬石油開采方法,最后查閱資料認識它們的更多用途和異同?!堕_發新能源》則指向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先向學生介紹新能源,認識利用太陽能的產品,再通過制作太陽能小車并探究太陽能小車速度的影響因素發現提高能效的一些措施,最后借助閱讀資料初步認識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常見的新能源。《善用自然資源》首先幫助學生發現自然資源的有限性,接著呈現日益嚴重的自然資源短缺問題,以實例讓學生懂得應采用減少消耗、重復使用、回收利用的方法應對自然資源短缺問題。學情分析 小學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同理心,他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過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對自然資源利用不當引發的社會問題感到憂慮。另外,通過前五年的學習,他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常見的自然物質,因而具備開展自然資源教學的認知和心理基礎。然而,小學生不是自然資源的開發者和利用者,只是各種產品的使用者。他們不熟悉生產制造所需的各種自然資源,因此對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質量特征、分布缺乏了解。他們不知道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缺乏應有的憂患意識,甚至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出現肆意糟蹋和浪費人類共有的資源的現象。因此,讓他們從小認識自然資源的有用性、有限性、整體性和社會性,有利于形成崇尚資源保護的價值觀,養成資源節約型生活方式,以科學觀念參與社會決策并解決資源安全問題。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認識人類與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關系,知道地球是人類應當珍惜的家園。 二、科學思維 1.通過一系列模擬實驗、探究實驗、科普閱讀、互動研討,使學生初步具備識別身邊各種自然資源的能力,能區分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 2.通過查閱和分析資料,初步了解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必需的資源和能源,認識到我國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我們需要節約能源,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 3.通過聯系社會生活中出現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調查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物品重復使用等情況,嘗試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增強珍愛生命、熱愛自然、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探究實踐 1. 能舉例說明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各種自然資源。 2. 能詳細說明煤、石油、天然氣的成因和異同,舉例說明新能源的構成和利用方式。 四、態度責任 1.樂于探究石油開采裝置、光電板、雙層玻璃的應用效果。 2.能舉例說明自然資源短缺現象,列舉多個力所能及保護自然資源的舉措。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自然資源》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研討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1. 能有條理地分析和描述生產某個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資源。 2.能說明自然資源的用途,學會給常見自然資源歸類。 3.能說出熱帶雨林資源和海洋資源的功能與價值,并綜合所學知識解釋海洋資源的應用前景。1.分析生產牛仔褲或學習用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資源,知道自然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 給自然資源歸類,學會科學描述自然資源的構成和用途。 3. 閱讀資料,了解海洋資源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1.能有條理地分析和描述生產某個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資源。 2.學會給自然資源歸類,并解釋海洋資源的應用前景。1實驗煤、石油和天然氣 1.通過觀察、比較和閱讀,學會描述煤、石油、天然氣的特點。 2.樂于模擬石油開采,能解釋石油開采的原理。 3.通過查閱資料,能列舉煤、石油、天然氣的多種用途。 4.通過互動交流,強化從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科學問題的意識。1. 描述煤、石油、天然氣,認識它們的外部特征。 2. 閱讀資料,認識煤、石油、天然氣的成因。 3. 模擬石油開采,初步認識石油開采的基本方法。 4. 查閱資料,了解煤、石油、天然氣的更多用途及它們的異同。1.認識煤、石油、天然氣的特點和用途。 2.理解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原因和過程,強化問題意識。1實驗開發新能源 1. 通過閱讀和交流研討,能簡單說明新能源的主要特點和常見類型,能列舉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2.通過制作太陽能小車和探究實驗,能找到提高太陽能小車能效的合 理方法,解釋原理。 3.通過自主學習,能用自己的方式介紹一種新能源。1. 閱讀資料,認識 新能源的特點。 2. 制作太陽能小車,探究提高光電板能效的措施,認識太陽能的廣泛用途。 3. 閱讀資料,認識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常見新能源。1.制作太陽能小車,探究提高太陽能小車能效的合理方法。 2.探究提高太陽能小車能效的合理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介紹一種新能源。1實驗善用自然資源1.通過閱讀和交流,能按再生性給各種資源分類,能列舉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現象、后果。 2.通過模擬裝置,體驗雙層玻璃的保溫效果,能說明低碳建筑采用雙 層玻璃的優勢。 3.能舉例說明保護自然資源、善用資源的種種方法和合理性。 4.樹立保護自然資源、善用自然資源的意識并自覺踐行。1. 閱讀資料, 了解 自然資源的類別和特點。 2. 通過閱讀與交流,意識到自然資源短 缺的嚴重性。 3. 通過一系列活 動,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減緩自然資源短缺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1.能列舉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現象、后果,能舉例說明保護自然資源、善用資源的種種方法和合理性。 2.能說明低碳建筑采用雙層玻璃的優勢,初步解釋現代建筑善用自然資源的方式方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