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一講義2——《濟南的冬天》-記敘文賞析題學習內容(《濟南的冬天》) 學習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識記并理解文中的重要字詞;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及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學習了解記敘文概括題的答題思路。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揣摩重點詞句,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掌握記敘文賞析題的答題思路。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揣摩重點詞句,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掌握記敘文賞析題的答題思路。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導入學習: 1932年,老舍的科幻小說《貓城記》問世,內容 是一架飛船前往火星,著陸時機毀人亡,只有“我” 幸存,被一群貓臉的外星人帶到貓城,開始了離奇古怪、艱難坎坷的外星生活。這部超現實作品被介紹到歐洲,題材和風格得到西方人的青睞,老舍在國際文壇的知名度不斷攀升。1968年,老舍和《貓城記》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終評,在五個候選人投票中獲得第一名。遺憾的是老舍已于1966年8月去世。 按諾貝爾文學獎不頒逝者的規定,評委會只得重選,結果,獎項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老舍雖未獲獎,但他以深刻遠博的文學思想、醇厚質樸的藝術風格,成為永遠閃耀在世界文壇的一顆明星。今天我們來學習老舍的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知識梳理: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月牙兒》,短篇小說《斷魂槍》,話劇《龍須溝》《茶館》等。老舍的作品多以市民階層的生活為題材,有強烈的正義感,語言詼諧輕松、幽默風趣、“京味”十足,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深受群眾喜愛。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寫作背景 老舍1924年赴英國交流學習,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稘系亩臁肥抢仙?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創作的文章,一經發表即引起強烈轟動。文章中處處流露著老舍先生對濟南的無限熱愛與贊美,成為先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 知識鏈接 文化之“濟南”濟南市簡稱“濟”,山東省省會。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濟南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長城的齊長城,有隋代大佛(山東第一大佛)和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 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文學家元好問曾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長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 字音字形 著落(zhuó) 寬敞(chǎng)貯蓄(zhù) 澄清(chéng) 薄雪 (báo) 發髻(jì) 水藻(zǎo) 看護 (kān) 地毯(tǎn) 暖和(huo) 詞語解釋 溫睛:本課指天氣極為晴朗、明亮、溫和。 響晴:(天空)晴朗無云。 安適:安靜而舒適。 出奇:特別、不尋常。 秀氣:清秀、小巧玲瓏。 貯蓄:存放、積存。 澄清:本課指清亮,透明。 空靈:美妙無窮而不可捉摸。 水墨畫:指純用水墨不著彩色的圖畫。 藍汪汪:形容藍得發亮。 初讀文章: 朗讀課文,這篇散文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陽光、山、雪、水。 2.濟南的冬天給你的總體印象如何?你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出來嗎? 溫晴、慈善等。 3.你是否覺得濟南的冬天是“暖和舒適”的?請講述理由。 是。理由如下: ①濟南三面環山。 ②像是“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③山是陽光朗照,薄雪覆蓋。 ④水是不結冰的,清澈透明。 ⑤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及心情說明濟南的“溫晴”。 這篇散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5.哪些句子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那些小山太秀氣?!?品讀文章: 1.第1段作者用什么寫作手法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有何好處? 用對比手法,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贊賞它是個“寶地”。 2.“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為“沒有風的”行不行,為什么? 不行。沒有風聲不等于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改成“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梢娮髡叩挠迷~是十分準確的。 3.第2段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什么景物?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老城”?有什么好處? 濟南的老城。擬人。用“睡”“醒”將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覺和意味,烘托出一種舒適溫暖的優美意境,表達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4.第3段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什么景物?其特點是什么? 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蓯邸?5.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這幾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態、心理描寫,寫人們溫暖、美好的感受,從側面表現冬天的溫情和慈善。 6.第4段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什么景物?其特點是什么? 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氣。 7.第4段是怎樣描寫雪后的山景的? 8.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繪雪后的山景的?找出顯示作者觀察順序的詞語,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妙處。 作者是按照空間順序描繪雪后小山的。顯示作者觀察順序的詞語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這樣有層次地描寫雪光、雪態、雪色,使這一山的景物層次清晰,使讀者不僅領略到雪的外在美,更感受到雪的神韻。9。第4段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既是與老天商量的語氣,怕秀氣的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又是一種贊許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小山的愛憐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玲瓏秀美的濟南小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10.第5段主要寫了濟南冬天的什么景物?其特點是什么?城外遠山。淡雅。 11.怎樣理解第5段中的兩個“臥”字? 用兩“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狀況、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生動地描繪了村莊的寧靜,和諧。 12.第6段主要寫濟南冬天的什么景物?其特點是什么? 水。 (1)暖:水不結冰,還冒著點熱氣; (2)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3)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13.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寫濟南冬天的水?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和暖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蓖怀鏊那辶恋奶卣鳌?14.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緊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從河水的清亮引出整個空間的清亮,并把紅屋頂、黃草山、灰樹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廣闊背景下,描繪了冬天濟南瑰麗的色彩。在此鋪墊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滿激情的句子“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中心思想: 這篇散文,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山、水,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和熱愛之情。體現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板書設計: 課堂總結: 1、填空。 (1)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_溫晴__,作者通過濟南和_北平__、_倫敦__、__熱帶_的對比得出這個結論。 (2)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描繪了四幅畫面,它們分別是__陽光朗照的小山_____、____薄雪覆蓋的小山____、__城外遠山___和___澄清碧綠的水 ____。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字,恰當的一項是(C) ①小山整把濟南______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兒口兒。 ②山尖全白了,給藍天______上一道銀邊。 ③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______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A.畫 織 照 B.圈 縫 映 C.圍 鑲 射 D.套 添 照 3、下列各句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 A.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三組對比,用北平、倫敦、熱帶令人討厭的氣候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 B.“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這是個重要的過渡句,在具體詳寫對濟南的感受后,轉到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繪。 C.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贊美之情。 D.“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比淖詈笠痪渑c第一段最后“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點明題目,結構嚴謹,又令人回味。 (記敘文賞析專題) 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了解并掌握賞析題型的題干特點 2.學會解答“鑒賞文學作品中的表達技巧”這樣問題的方法. 3.品味和欣賞作者在記敘文中運用的手法和技巧.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賞析題步驟,學會作答。 難點:體會文章蘊含的豐富情感。 趣味導入: 知識梳理: 從修辭的角度入手。 1、修辭手法 + 內容 + 感情: 答題模式:運用 的修辭手法, 寫出了 的特點,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 比喻:是根據事物的特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作用:將A比作B,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幫助人們理解。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擬人:將……人格化,賦予……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夸張: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強了……感情。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強調突出人或事物的……特點,更加突出要表達的感情。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反復:增強語氣,加強節奏感,強調突出……的內容、感情。 對偶:對仗工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設問:設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和注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達。 例子: (1)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朱自清《春》) 答案:通過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潑生動的;是健壯有力的三個特點,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 (2)“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魯迅《五猖會》) 答案:運用了反復的修辭,強調了我背書時的痛苦無奈。 從字詞的角度。 1、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擬聲詞。 答題模式:詞的本義 + 語境義 + 情感(心理、性格、心情) 例子: (1)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歐陽修《賣油翁》) 答案:“睨”、“微頷”兩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賣油翁觀看陳康肅公射箭的樣子,體現了賣油翁對陳康肅公射技的輕視。 (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 (老舍《駱駝祥子》) 答案:“哆嗦”“細細端詳”“照照”一系列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祥子第一次買車后激動的樣子,表現出了祥子對車的喜愛之情。 可以說,一個好詞就是這個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個詞語,就也領悟了一句之深意。 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入手。 (1)人物描寫手法: 動作描寫:……的動作,生動地寫出了…… 語言描寫:……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寫出…… 神態描寫:……的神情,細膩刻畫了…… 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 答題模式:描寫角度 + 內容 + 情感(性格、心情、形象、品質) (2)從感官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答題模式:本句從聽(視、嗅、味、觸覺)的角度+具體內容的分析 例子: “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著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 (魯迅《孔乙己》) 答案:這幾句話運用了外貌描寫,生動地刻畫出孔乙己窮困潦倒的形象,暗示了他的生活遭遇,表現了作者對他的同情之心。 (2)“吹面不寒楊柳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朱自清《春》) 答:本句從觸覺的角度描寫了春風柔和的特點,抒發了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四、從句式的角度入手。 (1)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同。 陳述句:語氣平穩,不溫不火。 疑問句:吸引讀者,制造懸念; 設問句:提醒注意,引發思考;如果出現在篇首或段尾,則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反問句:加強語氣。 感嘆句:抒情強烈。 排比句:層層深入,增強語勢(氣勢磅礴)。 答題模式:這是個……句,……(內容+表達效果),表達了…… 例子:他作為一位散落在鄉間的詩人,他視之如歌、視之如命的學生又能對他了解多少呢? (《散落在鄉間的詩人》) 答:句子以反問的形式,語氣強烈,寫出了作者對關校長的懷念,高尚師德贊美。 多角度賞析句子 同一個句子,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賞析。學生只要找準一個切入點,從某一個角度去賞析即可。 (總結:1、選擇角度要準確,回答內容要具體,表達情感扣中心,組織語言要規范。2、寫景句:修辭+表達效果(生動形象、突出等)+景物特點(情態、樣子)+情感寫人句:修辭(人物描寫方法、表現手法等)+表達效果(生動形象、突出等)+性格特征(心理、神態等)+情感) 即時訓練: 遠去的鄉村 李漢榮 聲一片?!蹦銈冎宦犚娦翖壖蚕壬谒纬@樣說,我可是踏著蛙歌一路走過來的。我童年的搖籃,少說也被幾百萬只青蛙搖動過。我媽說:“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搖你了,遠遠近近的青蛙們都賣力地晃悠你,他們的搖籃歌,比你外婆唱的還好聽哩,聽看聽著,你咧起嘴傻笑著,就睡著了。” 小時候剛學會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著,等大人來扶,卻看見一些蟲兒排著隊趕來參觀我,有的還趁熱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淚的化學成分。我撲哧一笑,被他們逗樂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們研究嗎?于是我靜靜地趴在地上研究他們。當我爬起來時,我已經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蟲學。摔餃,原來是我和土地舉行的見面禮:你必須恭敬地貼緊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啟蒙。 現在,在鋼筋水泥澆鑄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試試?你跌得再慘,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絕然看不見任何可愛的生靈,唯一的收獲是疼痛。 稻田與荷田,只隔著一條田埂,他們是一對上千年的老鄰居,是芳鄰。稻與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測著對方的冷暖和心事。他們也暗中喜歡著對方,經?;ハ嘟粨Q些小禮物:這邊把多出的荷香捧過去,那邊就把寬裕的月光沿溝渠送過來。喜歡串門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雙方的水深水淺,重復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細心的嬸子說:這兩塊田里長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蓮藕里藏著稻米的香。 菜地里的蔥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齊很好看。到了夜晚,他們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們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們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愛寫田園詩的秀才看見了,就學著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種地的父親看見書上一行二行的,問我:“這寫的是什么 為啥不連在一起寫?多費紙啊!”我說:“這是詩,詩就是一行一行的”。父親說:“原來,你們在紙上學我栽蔥哩,一行一行的?!?你聽見豆莢炸裂的聲音嗎?我多次聽過,那是世上最飽滿、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聲。所以,我從來不放什么鞭炮和禮花,那真有點兒虛張聲勢,一串劇烈爆響之后,除了丟下一地碎紙屑,更無絲毫詩意。那么我怎么慶祝我覺得只得我慶祝的時刻呢?我的秘訣是, 來到一個向陽的山坡,安靜地面對著一片為著靈魂的豐盈和喜悅而緘默著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綠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紅豆啦 聽他們那被太陽的一句笑話逗得突然炸響的“辟辟啪啪”的笑聲,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靈感,炸得滿地都是。詩,還用得著你去苦思冥想嗎?面朝土地,謙恭地低下頭來,拾進籃手里的,全是好詩。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趕一只老鼠,也能到達一首詩的附近,離老鼠洞不遠,是野草掩護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詩經》里的某個曲調。 縱著走過來,橫著走過去,我不識字的父親,披一身稻花麥香,在阡陌上走了幾十年,我以為他只是在琢磨農事。可是,當他的田畝和更廣裹的田畝,被房地產商一夜之間全部收購,種植了茂密的鋼筋水泥,然后無限期地轉租給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長蛙歌,僅僅隸屬于機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蕪時,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識字的父親,他縱著走過來,橫著走過去,他一生都固執地走在一首詩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傳的田園詩。 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⑤段中畫線的句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運用了擬人(比擬)、排比的修辭手法。把蔥行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思想行為,更生動、優美,充滿了詩意。排比句式的運用,表現了菜地里的蔥的整齊優美,把作者對鄉村常景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 2、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內涵。(4分) 我那不識字的父親,他縱著走過來,橫著走過去,他一生都固執地走在一首詩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傳的田園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固執”一詞在這里是“執著”的意思,寫出了父親對土地的不舍,表達了父親及世代農民對鄉村田園的熱愛、依戀。 火車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廣東湛江市搭乘火車到廣州去,八個多小時的路程,買^四人同室的軟臥票。盡管覺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寢是一件十分別扭的事,然而,別無其他選擇,也只好隨遇而安了。 ②進入那間極為局促的車廂寢室時,已有一位年過六旬的婦人坐在里面了。淺灰色的高領套頭毛衣,極為得體地配以軼灰色的西式套裝衣褲;染黑了的短發,一絲不茍地梳得整整齊齊;方形的細樞眼鏡,恰如其分地襯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書卷味兒。 ③舉談之下,知道她是廣州一份知性雜志的主編,幾天前專程到湛江去約稿,現在,大功告成,啟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們談得十分投緣。就在這時,火車站的擴音器突然響起:“請各位注意:軟臥的車票還有幾張,有意購買的人趕快去買!’’婦人轉頭對我說道:“真希望這間寢室沒有人再進來,圖個清靜?!蔽乙宦牐阈α似饋?,因為我心里也正轉著同一個念頭。 ④然而,不到十分鐘,我們的希望便破滅了。一位中年婦女拖著一個行李箱,踏著碎步走了進來。她身材高大,穿了 1套花格子的絨質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絲襪,橘紅色的,使她的兩條腿看起來好像是兩根活動的胡蘿卜。一進寢室,她便以極大的嗓門朝我們友善地打招呼: “嗨,回廣州啊 ”老編輯微微領首,目光停駐在她雙腿的絲襪上,眸子里原先蘊含的笑意全都沒有了,而原本車廂里那一份融洽的氣氛,也修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婦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頓好,然后身體斜斜地靠在臥鋪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開.取出里面的多種零食.攤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著說:“吃,你們吃,不要客氣!”霎時,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兒,扭扭捏捏地交纏在一塊兒.猥猥瑣瑣地竄滿了整個車廂。老編輯皺起雙眉,怏怏地把臉轉到另一邊去。她見我們沒有反應,自顧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發出一種極為單調而又擾人的聲響,還一邊嗑,一邊把瓜子殼朝下扔,不一會兒,滿地都是愣愣地張開了口的瓜子殼。老編輯的臉色更難看了。 ⑥火車開動不久,查票員進來了。依據慣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證件。我交出了國際護照,老編輯交出了身份證。然而,那位中年婦女把自個兒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證件。查票員要她說出證件的號碼,她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啊,我記不清啦!”好脾氣的查票員并沒有堅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編輯交換了一下眼神,這個“來歷不明”的女人,驟然成了我們兩人心中長出來的一顆瘤。想起層出不窮的火車偷竊案與搶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幾千美元,我坐立不安。過了約莫一盞茶工夫,老編輯終于憋不住了,她站起來,快步走了出去。剛好稽查員就在過道不遠處,她毫不客氣地向他提出了投訴:“我要換房!我房里那個遲來的女人,沒帶證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現在世道很壞,我不想冒這個險!”稽查員說:“別的房間都滿了呀,換不了。不會有問題的啦,購買火車票時,都要出示證件的,她大約是用了家眷的證件買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來追查,不是太遲了嗎!”老編輯生氣地說?!安粫鍪碌?,您就請放心吧! ”稽查員淡定地回應。當時,四周很靜,老編輯和稽查員的對話,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傳進我們那間寢室里。我覺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婦女的表情,她競若無其事,好像外面談論的事情與她一點關系也沒有。 ⑧半夜里,老編輯哮喘病發作,嘶嘶嘶地喘氣,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話不說,從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個噴霧器,要老編輯張開口,幫她噴/接著.又為她搓藥油,從自己的熱水瓶里倒出熱水,吸她喝。忙了老半天,終于把她安頓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蓋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鋪。 老編輯內心感激,連聲道謝。睡在上鋪的我,把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動,又感慨,啊,有許多時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門,通知我們起身,還有半個小時便到廣州了。老編輯揉著浮腫的雙眼坐起來時,女人立刻對她說道:“我昨晚聽了新聞,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氣溫降得很低,大約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會開車來接我,就讓我送你回家吧!” 老編輯漲紅了臉,愧疚地說:“昨晚我對你有些誤會,真是對不起!”女人微笑著說:“沒有關系,我從來都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因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⑩我雙眼濕潤,覺得自己上了人生極好的一課。 1、結合語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題目。(6分) (1)從修辭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畫線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說說第⑧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3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多種零食的味兒擬人化,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各種令人不快的味道充斥著整個車廂,引人反感。(意思對即可) (3分)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準確地寫出了中年婦女照顧老編輯時體貼、忙碌的情形,體現了她待人熱情,樂于助人。(意思對即可)(手法1分,簡要分析2分) 一杯溫開水 ①這是朋友對我講的故事。 ②10年前,他還在深圳打工,整天幫人家掏下水道,身上總有一股下水道的異味,讓人側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熱鬧的地方去。那個城市的繁華和優雅是那個城市的,裝不進他兜里一點點兒,他住工棚,倚墻角,吃冷饅頭。 ③一日,天下著雨,是深秋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他當時已掏好一家酒樓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樓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懷里的冷饅頭吃。 ④冷。他抱臂,轉過臉,隔著酒樓玻璃 的窗,望著里面蒸騰的熱氣和溫暖。一些人悠閑地在吃飯,他想,若是有一杯熱熱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著對自己搖頭,我怎么可以那樣奢望呢 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這時,酒樓的門忽然開了,從里面走出一 位服務員,服務員徑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禮地對他說:“先生,您請進?!彼蹲×?,結巴著說:“我……我……不是來吃飯的,我……只是躲會兒雨?!狈諉T微笑著說:“進來吧,外面雨大?!迸笥丫芙^不了那樣的微笑,跟進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 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沒有。 ⑥他被引到一張椅子上坐定,另一個服務員端來一杯溫開水?!跋壬?,請喝水?!蓖瑯颖虮蛴卸Y。朋友不知道她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心想,既來之,則安之。遂毫不客氣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凈凈,且把懷里的另一冷饅頭掏出來吃了。服務員又幫他續上溫開水,他則接著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額上滲出了細密的汗,舒坦極了。 ⑦后來,雨停了。他以為那些服務員會來收錢的,但是沒有。他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一個人來問他的事。剛才喊他進來的服務員正站在大門口送客,他忍不住走過去問:“開水多少錢 ”服務員微笑:“先生,我們這兒的白開水是免費的。” ⑧那一杯白開水的溫暖從此烙在了朋友的記憶里。每每談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會升起一片感激的霧來。朋友后來從深圳回來發展,也開了一家酒樓。在酒樓里,他定下了一條規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請到店里來坐,并且要給人家倒上一杯溫開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溫開水之中。 賞析第三段劃線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渲染了凄冷的環境氛圍,為下文酒店服務員為他送上一杯溫開水作鋪墊,環境的冷和人情的暖形成對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提煉學習: 請默寫出記敘文賞析題答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