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彈 力 教學目標:1.了解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2.了解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原理.3.會正確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重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難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5分鐘) 播放圖片:撐桿跳高、跳板跳水等體育比賽場景.思考:撐桿跳高、跳板跳水比賽中運動員怎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蹦極中的選手為什么下落到最低點后又會上升呢 學生觀看,感悟.思考,交流,此時不必回答. 感受力與美的結合,激發學習興趣.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教學(30分鐘) 一、彈性與塑性活動:分別用力作用在橡皮筋、彈簧、橡皮泥、氣球、紙等物體上,物體有什么變化 松手后,結果有何不同呢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有類似的性質 你能根據這些物體的特性進行概括與分類嗎 總結得出彈性、塑性并板書. 學生先動手實驗操作,探究完畢,學生進行交流,互相解決問題,并將不能解決的共同性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 由直觀到抽象,從親身的體驗及身邊的現象中歸納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二、彈力活動:找一名學生演示用橡皮筋將粉筆頭彈出去.思考:不讓橡皮筋發生形變,能把粉筆頭彈出去嗎 當使橡皮筋、彈簧、氣球等發生形變的同時,你的手有何感覺 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歸納總結:任何物體只要發生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對支持面的壓力、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繩的拉力等,其實質都是彈力.活動:取出廢舊圓珠筆里的小彈簧,先用較小的力拉,再用較大的力拉,使發生較大形變.觀察后一種情況下,撤去力后彈簧還能恢復原狀嗎 引出彈性限度概念. 學生觀察思考,認識到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產生彈力,體會到物體的彈性形變是有一定限度的.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從生活走向物理,認識彈力的效果,了解彈力的產生,也能極為自然地引出彈力的概念.三、探究并驗證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物體的形變與外力的大小有沒有關系呢 請提出猜想,并設計一個小實驗來驗證一下. 學生提出猜想,并設計簡單的實驗,最好能實際操作一下.得出彈力大小與彈性形變的關系. 實驗簡單易行,學生能夠參與教學,提高興趣和探究能力.四、觀察并使用彈簧測力計思考:根據物體的形變與外力的大小的對應關系,能否制造一個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出示彈簧測力計,知道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讓學生說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觀察彈簧測力計,說出彈簧測力計的構造由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組成.讓學生說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能否超過其量程 如果指針不指零應該怎么辦 分組實驗:按照課本中安排的實驗步驟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體驗力的大小,記錄好數據,交流體會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閱讀材料的力學特性,了解材料還有哪些力學特性 它們有哪些應用 學生進行思考、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認識彈簧測力計,知道其用途、原理、結構,得出正確使用測力計的方法:“一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二調”:調零;“三讀”:讀數=掛鉤受力.多媒體展示其他形式的測力計. 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從物理走向社會,通過對彈簧測力計的作用、結構、使用方法的探究與認識,了解一般儀器的使用方法,培養應用的能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 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板書:第2節 彈 力一、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狀的特性.二、彈力: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三、彈簧測力計1.彈簧測力計原理:彈性限度內,彈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越長.2.制作(構造):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吊環、外殼.3.使用注意事項:(1)觀察測力計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其量程;(2)使用前將測力計的指針調到零;(3)使用時力的方向應與彈簧的軸線一致;(4)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板面垂直.課堂檢測:1.下列事例中,不屬于彈性形變的是( )A.用手將充滿氣的氣球按成凹形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壓彎C.用錘子把鐵塊敲打成各種形狀D.撐桿跳高運動員撐桿起跳時把桿壓彎2.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觸并發生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B.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C.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D.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3.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B.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C.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D.測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測量范圍4.將玻璃瓶、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和橡皮塞組裝成如圖所示的裝置,使用時瓶內裝入液體,瓶口密閉,通過細玻璃管內液面高度的變化可驗證的物理規律有 .5.如圖所示,一個彈簧測力計在不加力的時候,指針指在A處,當加上4 N的拉力的時候,指針指在B處.(1)根據題意,請在圖中畫出最小刻度為0.5 N的刻度;(2)在彈簧測力計上畫出3.5 N拉力時指針所指的位置.答案:1.( C )2.( B )3.( A )4. 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5.答案:如圖所示備課資源:1.無處不在的彈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彈簧形態各異,處處都在為我們服務.常見的彈簧是螺旋形的,叫螺旋彈簧.做力學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擴胸器等的彈簧都是螺旋彈簧.螺旋彈簧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擴胸器的彈簧就比實驗室用彈簧測力計的彈簧粗且長.有一種用來緊固螺母的彈簧墊圈,只有一圈.在緊固螺絲螺母時都離不開它.螺旋彈簧在拉伸或壓縮時都要產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彈力,而且在彈性限度內,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也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變也消失.有的彈簧制成片形的或板形的,叫簧片或板簧.在口琴、手風琴里有銅制的發聲簧片,在許多電器開關中也有銅制簧片,在玩具或鐘表里的發條是鋼制的板簧,在載重汽車車廂下方也有鋼制的板簧.它們在彎曲時會產生恢復原來形狀的傾向,彎曲得越厲害,這種傾向越強.有的彈簧像蚊香那樣盤繞,例如,實驗室的電學測量儀表(電流計、電壓計)內以及機械鐘表中都安裝了這種彈簧.這種彈簧在被扭轉時也會產生恢復原來形狀的傾向,叫扭簧.2.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力學彈性理論中的一條基本定律,表述為:固體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應力與應變(單位變形量)之間成線性關系.滿足胡克定律的材料稱為線彈性或胡克型(英文Hookean)材料.胡克定律指出:彈簧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x成正比,即F=kx,k是物質的彈性系數,它只由材料的性質所決定,與其他因素無關.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