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中考物理強化訓練 第一期知識小結知識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基本單位:米,符號m.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納米(nm)2、換算關系: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109nm3、測量常用工具:刻度尺,其他工具: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認】(1)認清刻度尺的零度線是否磨損,如以磨損則另選一個整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2)認清量程,一般應大于待測長度。(3)認清分度值,分度值即相鄰刻度線間的長度。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精準。【記】(1)刻度尺要放正與被測物體的邊平行。(2)有刻度的一邊緊貼被測物體,不要用磨損的刻零刻度線。(3)零刻度線或某一整刻度線對準物體的一端。【讀】(1)視線要正對刻度線與尺面垂直。(2)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圖,視線B正對2.4mm刻度線,正確讀數(shù)為2.40cm。【記】測量值=準確值+估讀值注意:測量結果必須有單位,沒有單位的測量結果無意義。5.正確估計:普通中學生的身高約2.6m,成年人步長約為0.8m,一層樓的高度約為3m,教室門高約為2m,課桌高約為0.8m,初中物理課本長約為26cm,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mm。6.特殊測量方法:累積法、化曲為直法、平替法、替代法。二、時間的測量1.基本單位:秒(s)。常用單位:時(h)、分鐘(min)。2.單位換算:1h=60min=3600s。3.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秒表(停表)。生活中常用鐘、表。4.機械停表的讀數(shù)每圈時間 分度值小圈 15min 0.5min大圈 30s 0.1s讀數(shù) 當分針在前0.5min內時,秒針在0~30s內讀數(shù);當分針在后0.5min內時,秒針在30~60s內讀數(shù)。因此圖中所示時間應為3min48.7s。5.正確估計:人平靜時心臟/脈搏跳動75次的時間約為1min;普通中學生的百米賽跑成績約為15s;演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間約為49s。三 誤差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2.來源:測量者、測量工具、測量方法等。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校準或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等。4.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消除;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時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該發(fā)生的,是可以避免的。知識點二 運動的描述機械運動: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1.運動或靜止的判斷方法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化時是運動的,位置不變時是靜止的。【幾點說明】①先確定研究對象,確定參照物,將參照物看作是不動的。②參照物的選擇有任意性,除了研究對象本身,都可以選作參照物。③參照物的選擇應以方便研究為目的,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體運動的時候,通常選地面或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物理學中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同一個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可能不同。鞏固訓練一、【刷基礎】1.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老陳醋瓶子的高度約為( )A.10cm B.20cm C.50cm D.80cm2.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寬度,在不同位置先后進行了5次測量,結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則該工件的寬度應記為( )A.2.355cm B.2.36cm C.2.35cm D.2.45cm3.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做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其中測量方法和讀數(shù)都正確的是( )A.3.81cm B.3.68cmC.3.80cm D.3.8cm4.下列長度單位換算過程合理的是( )A. B.C. D.5.如圖為殲15飛機從“山東艦”航母起飛時的照片。起飛時,駕駛員認為自己是靜止的,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A.遼闊的海面 B.自己駕駛的殲15飛機C.“山東艦”航母 D.航母上的工作人員二、【刷能力】6.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但無法消除B.認真操作測量,可以做到?jīng)]有誤差C.測量中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誤差D.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錯誤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7.用甲、乙兩把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兩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況是否正確及木塊的長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 為8.你一定聽說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吧?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后,便驕傲地睡大覺。當它睡醒后才發(fā)現(xiàn)烏龜已經(jīng)爬到了終點。關于這個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B.只有選地面為參照物后,才能說烏龜是運動的C.烏龜始終比兔子跑得快D.全程中,烏龜?shù)钠骄俣缺韧米拥钠骄俣却?br/>9.圖中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cm,停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s。10.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東行駛,當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6:5時,它們行駛所花費的時間之比是4:3,則甲、乙兩車運動速度之比是_____;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_____行駛.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由圖片可看出,老陳醋瓶子的高度大約是手寬度的2倍,估測老陳醋瓶子的高度約20cm,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答案:B解析:從題干中提供數(shù)據(jù)可知,2.83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2.83cm是錯誤的,應該去掉;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故選B。3.答案:C解析:A.工件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故A錯誤;B.工件左側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故B錯誤;CD.工件左側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并且緊靠刻線,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其讀數(shù)為3.80cm,故C正確,D錯誤。故選C。4.答案:A解析:因為,所以。A、進率及過程正確。故A正確;BCD、換算過程錯誤。故BCD錯誤。故選:A。5.答案:B解析:殲15飛機從“山東艦”航母上起飛時,駕駛員和殲15飛機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相對于與遼闊的海面、“山東艦”航母以及航母上的工作人員之間都有位置變化。所以是運動是,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答案:A解析:A.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但無法消除,故A正確;B.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認真操作測量,也有誤差,故B錯誤;C.測量中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C錯誤;D.誤差是在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只能盡量減小,是不可以避免的,故D錯誤。故選A。7.答案:D解析:由圖知,甲刻度尺1個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乙刻度尺每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木塊左端位于甲刻度尺的處,右端位于處,所 以木塊的長度為,但木塊沒有與有刻度的一邊靠近,此測量方法不正確;木塊左端位于乙刻度尺 處,右端位于處,所以木塊的長度為,且此測量方法正確。故選D。8.答案:D解析:A.兔子靜止時速度為零,此時速度比烏龜跑得慢,故A錯誤;B.機械運動是相互的,只有選參照物后才能說烏龜是運動的,但不一定要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故B錯誤;C.在初期,烏龜比兔子跑得慢,被兔子落下很遠,故C錯誤;D.根據(jù)可知,全程中通過的距離一定,烏龜用時較少,則烏龜?shù)钠骄俣缺韧米拥钠骄俣却?,故D正確。故選D。9.答案:2.75;110解析: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物體A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4.00cm,右端對應的刻度值為6.75cm,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停表中間的小表盤分度值為0.5min,分針在“1”和“2”之間,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1min,且過了半格,大表盤分度值為0.1s,秒針在50s刻度線處,所以停表的示數(shù)為。10.答案:9:10;西解析:因為,所以,汽車運動速度之比為:;由題知,,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東行駛,故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西行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