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源遠流長的發酵技術學習目標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酒釀等食品。2.舉例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發酵產品。3.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發酵技術與食品生產 1.果酒暴露在空氣中會變酸,水果放久了會有酒味,這些現象稱為 。釀酒、制醬和制醋都是應用 發酵技術完成的。 2.釀制酒釀和制作饅頭需要酶的參與,酶發揮作用需要適宜的 ,因此發酵過程需要保持一定的 。 3.現代發酵技術是利用 的發酵作用大規模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 4.與食品發酵有關的菌種:① 可以釀酒、制作面包;② 可以制醋。 知識點二 釀制酒釀 1.原理:酒曲中含有酵母菌,能將糯米中的 轉變為酒精。 2.條件:溫度為25~30 ℃。知識點三 發酵技術與日常生活 1.閱讀課本,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產品與發酵技術有關,完成表格:產品分類 發酵產品化工 醫藥 食品飲料 2.對微生物的改造:利用 過的微生物新品種來生產發酵技術產品。 ·學習小助手·在嘗試應用發酵技術釀制酒釀時,要選擇合適的酒曲,嚴格地控制發酵溫度,并注意防止雜菌污染。【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試舉例說出幾種發酵產品,并說明它們和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 任務驅動二 下面是家庭釀酒的具體操作過程:先將米煮熟,待冷卻至30 ℃,加少許水和一定量的菌種,與米飯混勻后裝入瓷壇內,在中間挖一個洞,加蓋后置于適當的地方保溫(25~30 ℃),兩天即成。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過程作簡單分析:(1)為什么要先將米煮熟 (2)為什么先要用冷開水沖洗糯米,然后才加入菌種 (3)天氣寒冷時,需要保溫的原因是什么 (4)為什么要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洞 (5)釀好的甜酒表面為什么會有一層泡沫 (6)使用顯微鏡觀察酒釀中發揮作用的微生物(酵母菌)時,是否需要用碘液對玻片標本進行染色 (7)釀酒過程中,為什么需將器皿密封 任務驅動三 有人認為好多微生物會給人帶來疾病,不如把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消滅。你能從發酵及發酵產品的角度推斷出這樣做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嗎 舉例說明發酵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任務驅動四 發酵技術在生物能源的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有何應用 【備選問題】 釀酒時要“封缸”,即把容器密封起來,這是為什么 【答案】知識點一1.發酵 微生物2.溫度 溫度3.微生物4.酵母菌 醋酸菌知識點二1.糖類知識點三1.產品分類 發酵產品化工 酒精、檸檬酸、乳酸、香料等醫藥 抗生素(青霉素、紅霉素等)、維生素等食品和飲料 醬制品、酒類、飲料等2.改造【答案】任務驅動一醋、醬油、酒是食物的調味品,腐乳和泡菜是食物。任務驅動二(1)殺死其他的雜菌。(2)防止溫度太高將酵母菌殺死。(3)為酵母菌提供適宜的溫度,利于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和發酵。酶發揮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4)存儲一部分空氣,讓酵母菌先進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數量。(5)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6)需要用碘液對玻片標本進行染色,黃色的是酵母菌,藍色的是淀粉粒。(7)讓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發酵產生酒精,同時也防止雜菌的進入。任務驅動三微生物的蛋白酶是促進發酵的物質,微生物不斷生產酶,就會使食物發酵。把生物圈中的微生物都消滅掉,就沒有了發酵技術。沒有醬油、醋、醬、酒,沒有酸牛奶,面包不會松軟,食物不再美味可口。①醫藥產品:抗生素(如青霉素、紅霉素等)、維生素等; ②化工產品:酒精、檸檬酸、乳酸、香料等;③食品飲料:醬制品、酒類、飲料等。任務驅動四農作物通過發酵被開發成新能源。通過微生物的發酵能凈化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備選問題器皿加蓋密封的目的是形成缺氧的環境,使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同時也防止雜菌的進入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