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日本 第1課時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2.運用圖文資料,說明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3.重點: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特點,知道自然環境對日本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亞洲東部的島國 1.位置(1)半球位置:日本位于 (南或北)半球和 (東或西)半球。 (2)緯度位置:日本緯度大致在24° N~46° N之間,大部分位于 帶(五帶)。 (3)海陸位置:日本東臨 洋,西臨 海,西北與 、 、 及韓國相望。 2.領土組成:日本由 、 、 、 (自北向南)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多個小島組成。 3.面積和人口:國土面積約 平方千米,人口約1.2242億(2022年),地狹人稠。 4.氣候:日本屬于典型的 氣候,北部屬于 氣候,南部屬于 氣候,四季分明,同時具有 特征,氣候濕潤,冬 夏 ,夏秋兩季太平洋沿岸多有 登陸。 5.地形:以 和 為主, 覆蓋率很高。平原狹小,主要分布在 地區, 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6.河流:由于國土面積狹小,日本的河流短而急。知識點二: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1.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 、 。 2.寫出日本為預防地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參考答案知識點一 亞洲東部的島國1.(1)北 東(2)北溫 (3)太平 日本 中國 朝鮮 俄羅斯2.北海道 本州 四國 九州3.37.8萬4.季風 溫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海洋性 暖 涼 臺風5.山地 丘陵 森林 沿海 關東 富士知識點二 多火山、地震的國家1.太平洋 火山 地震2.建筑物的設計與選材要能抗震,社區設置地震避難場所,定期進行全民防災演習,加強防震安全教育,等等。【合作探究】1.思考:(1)結合教材P56圖8-2-2,說說日本的海陸位置有什么特點。 (2)結合教材P56圖8-2-2,說說日本所處的位置對其氣候有什么影響。 (3)談談日本的海陸位置對其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產生了哪些影響。 2.為什么日本現代建筑要有防震設施呢 日本為防震采取了哪些措施 3.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1)日本森林覆蓋率很高,被譽為“綠色王國”。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什么 (2)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釋其中原因嗎 這種自然條件蘊藏著什么資源 (3)為什么日本不適宜建設像三峽工程那樣的大型水利樞紐 (4)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對其農業生產的影響。 參考答案1.(1)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四面環海,是個島國。(2)受海洋的影響明顯,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夏秋季節易遭受臺風的侵襲。(3)日本是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2.原因: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措施:日本房屋設計有嚴格的抗震標準,采用較輕的建筑材料;開展全民防震教育,定期開展避難演習;使用先進的地震預警系統;配備防震應急箱。3.(1)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愛護環境的意識強。(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域狹小,降水豐沛。豐富的水能資源。(3)日本屬于島國,地形狹窄,沒有長江三峽那種宏偉規模的地形地貌及豐富的水資源;日本全國都處于地震多發區,任何地方都可能突然發生強震,若強行修建超大規模水利樞紐工程,勢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特大生命財產損失。(4)日本地形崎嶇,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不利于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因此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小。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