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4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經濟發展模式及其產生的原因、影響和應對的措施。2.重點:分析非洲糧食問題產生的原因,知道在應對糧食問題的過程中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1.初級產品,又稱原始產品,指 或 的產品,是人們通過勞動, 從自然界獲得的產品。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由于過去長期遭受 ,以 為本國的經濟支柱。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使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 3.措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正努力發展 、 、 等來擺脫被動局面,振興經濟。 知識點二:突出的糧食問題 1.原因: 。 2.為了增加糧食產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過度開墾和放牧。請你寫出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寫出非洲為解決糧食問題采取的措施。參考答案知識點一 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1.未經加工 略作加工 直接2.殖民統治 出口初級產品 不利3.民族工業 多樣化農業 旅游業知識點二 突出的糧食問題1.人口快速增長2.草原退化,沙漠面積擴大;熱帶雨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物種減少。3.降低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數量;保護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各國保持國內政局穩定,停止武裝沖突,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幫助;等等。【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P46表7-4-2和表7-4-3,比較歐洲西部國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在出口商品的構成方面的差別,并思考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2.活動:了解非洲經濟。材料一:下方為非洲國家加納進、出口統計圖和加納在非洲的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因為工業制成品比初級農礦產品貴得多,所以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1)加納主要的出口產品是 。 (2)靠出口此類產品賺取外匯,對國家的發展有什么不利影響 (3)加納主要的進口產品是 。 (4)加納依賴其他國家供應此類產品有什么弊端 (5)改變“單一商品經濟”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3.1993年,蘇丹戰亂頻繁的同時發生了大饑荒,南非的自由攝影記者凱文·卡特來到蘇丹采訪,看到了照片中的場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后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搶拍下這一鏡頭。請談談你的感想。4.拓展提升:我和非洲有個約定。“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湖南是我的家鄉,每當外地的親朋好友來做客的時候,我總會熱情洋溢地介紹家鄉的一草一木,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今天,我們認識了富饒而神奇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和非洲有個約定:有朝一日我也會踏上這片熱土……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設計一篇簡短的導游詞,介紹非洲。參考答案1.差別:歐洲西部國家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出口初級產品。原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影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低價出口初級產品,高價進口工業制成品,財富不斷流失,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2.(1)可可(2)產品價格低廉且波動大,受國際市場影響大。(3)交通設備及機械(4)此類產品價格高,長期依賴其他國家供應,最終會使本國工業得不到發展,經濟負擔加重。(5)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的農業,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等等。3.示例: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回報祖國。4.非洲位于亞洲的西南面、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為界緊鄰亞洲。非洲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人民吃苦耐勞。但是,非洲曾經遭受長達500年之久的殖民統治,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剝削和掠奪,將非洲變成世界上“最貧困的大洲”。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中有多個是非洲國家。盡管非洲目前面臨著種種挑戰,但它仍是一個“有希望的大洲”。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