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 對外開放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 第2課時學習目標1.重點:了解外向型經濟,知道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和特點。2.知道珠江三角洲產業發展方向,并會簡要分析原因。3.結合實例談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方向,懂得區域內經濟互利合作、優勢互補的重要性。【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迅速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1.改革開放40多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依托毗鄰 的優勢,抓住 的歷史機遇,率先建立 經濟體系,是我國 最高的經濟區域和 的重要窗口,奠定了建立 基地的雄厚基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 2.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積極面對挑戰,調整 ,加速 。如優先發展 業和 業,大力發展 產業,改造提升 產業,積極發展 ,建立以 業和 業為主的產業群,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3.外向型經濟(1)定義:國家或地區為推動經濟發展而進行的以 為導向,以 為主要目的的經濟活動。 (2)局限性:外向型經濟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容易受 的影響,具有一定的 。 參考答案知識點 迅速發展的外向型經濟1.港澳 國際產業轉移 開放型 外向度 對外開放 世界制造業2.產業結構 產業升級與改造 現代服務 先進制造 高新技術 優勢傳統 現代農業 現代服務 先進制造3.(1)國際市場需求 出口創匯(2)國際市場波動 風險性【合作探究】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說一說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哪些優勢條件。(2)議一議外向型經濟對當地區域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2.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材料一:20世紀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大力發展“三來一補”企業,初步形成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20世紀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水平,使工業發展在高速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通過產業轉移,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換代,著力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及其產業結構演變圖。(1)20世紀80年代開始,珠江三角洲地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的條件有哪些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向周邊地區轉移后,對這些地區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3)進入21世紀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簡要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3.角色扮演珠江三角洲地區外向型經濟既有利于中國吸收和利用外部現代經濟發展條件,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但又導致中國大量內部資源外流,環境污染。假如你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決策者,請談一談珠江三角洲地區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壓力。你對珠江三角洲地區未來經濟發展有什么建議 參考答案1.(1)緊鄰港澳和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是著名的僑鄉;國家政策支持;等等。(2)①有利于引進外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②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同時可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③有利于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④有利于加強我國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2.(1)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便利的海陸交通、國家政策的支持等。(2)對移出地區: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減輕環境污染,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對移入地區: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相關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縮小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經濟差距;加重當地環境污染,加劇了生態破壞。(3)原因: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發展,該地區出現了交通擁擠、污染嚴重、自然資源不足、勞動力工資水平提高等問題,生產成本上升,經濟效益逐漸下降。措施:①利用已有的經濟基礎和產業發展經驗,加快技術革新,大力開發自主品牌;②完善現有的流通渠道,大力發展物流、會展等服務業,開拓國內、國外市場。3.問題和壓力:勞動力成本上漲,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產品自主研發能力差,過度依賴出口。建議:吸引人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實現轉移,進行產業結構調整。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