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 以河流為紐帶的經濟區域 ——長江沿江地帶 第2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長江沿江地帶礦產資源和工業區的分布,分析長江沿江地帶工業發展的條件,理解長江沿江地帶工業發展的密切聯系。2.通過對實例的分析,理解長江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3.重點:知道長江沿江地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明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長江沿江地帶的工業 1.條件:豐富的 、便利的 及廣闊的 為長江沿江地帶的工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地位:長江沿江地帶已成為我國高度發達的 工業地帶。 3.填表:主要工業區和工業部門。工業區 攀枝花、 六盤水 宜昌、重慶 武漢工業部門 綜合性 工業4.長江沿江地帶工業之間的聯系:長江沿江地帶東西部之間具有很強的 。以能源為例,西部地區有豐富的 及 、 等礦產資源,而東部地區產業密集,經濟發達,對 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密切協作、共同發展已成為長江沿江地帶人們的共識。 知識點二:長江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依托長江便利的航運條件,長江沿江地帶將我國 地區和 地區連接起來,起到 作用。這里不僅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區,還是我國目前最具活力的 產業開發地帶之一。通過長江眾多南北向支流和鐵路、公路交通干線,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以向南北 ,加強我國南北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知識點三:長江沿江地帶的環境問題與治理 原因:長江沿江地帶 眾多, 發展迅速, 與 不協調。 2.問題:長江上游地區 現象加劇;長江中下游地區 災害頻繁,近些年又出現嚴重的 ;長江沿江地帶一些工農業排放大量污水,導致長江 下降, 被破壞。 3.措施: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長江三峽工程等。參考答案知識點一 長江沿江地帶的工業1.資源 交通 市場2.綜合性3.上海、南京、杭州 鋼鐵、煤炭 電力、冶金 鋼鐵、輕紡4.優勢互補性 水能 煤炭 天然氣 能源知識點二 長江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沿海經濟發達 中西部資源豐富 紐帶 高新技術 輻射知識點三 長江沿江地帶的環境問題與治理1.人口 經濟 環境保護 經濟發展2.水土流失 洪澇 干旱 水質 生物多樣性【合作探究】1.長江沿江地帶的攀枝花和上海都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結合教材分析兩地鋼鐵工業形成的原因。2.某地從資源角度看,比較適合發展造紙業。但是,在該地準備新建一家造紙廠時,當地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針對這件事,談談你的觀點。甲:造紙廠能提高我們這里的財政收入,并能解決一些人的就業問題,還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我們要大力發展。乙:我們這里河中的魚蝦都絕跡了,就是因為附近有個造紙廠。造紙廠不僅不能再建,原有的也要盡快關閉。3.長江三角洲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成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是國民經濟的脊梁。結合教材,試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4.請你結合所學知識,為長江的治理提出你的對策。原因 對策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眾多,干流汛期長,水量大地勢低平,流速緩慢,河道彎曲,泥沙淤積嚴重,泄洪不暢亂墾濫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參考答案1.攀枝花靠近煤、鐵資源產地;上海市場廣闊,技術先進,交通便利。2.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3.(1)優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長江入海口和南北海運的中點。(2)地形、氣候和農業:地勢低平,水網密布,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農業發達。(3)交通通信與投資環境:水陸交通便利,通信發達,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好。(4)市場:人口稠密,腹地廣闊,對外貿易便利。4.加固長江大堤,利用三峽等水利樞紐對下游水量進行控制 對部分河道裁彎取直,疏浚河道 禁止亂砍濫伐,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禁止圍湖造田,退耕還林,建蓄洪區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