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2物態變化考點解讀 物態變化是注重從日常生活最密切的物理現象入手,以科學探究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給學生發展能力提供空間,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習興趣。 本章教學要貫徹科學探究,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并能在探究活動中體驗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的現象充滿著物理知識,拉近了學生與物理的距離。通過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物態變化的觀察,也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產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通過探索,學生可以認識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過程,從而體會到自然界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母題1】(2023 鎮江)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分析】溫度計使用時,應該: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如圖,、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故錯誤;、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錯誤;、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沒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正確;、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錯誤。故選:。【母題2】(2023 錦州)小明同學對身邊的物理量進行了估測,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A.中學生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約為B.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C.普通壁掛式空調正常工作的功率約為D.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答案】【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解答】解:、中學生百米跑的平均速度在左右,故錯誤;、普通中學生的重力約為,雙腳站立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約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則壓強,故錯誤;、普通壁掛式空調正常工作的電流在左右,其功率在左右,故正確;、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故錯誤。故選:。【母題3】(2023 青海)如圖所示,是青藏兵站部指戰員在雪山下巡護的情景,下列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某指戰員的身高約為B.某指戰員的質量約C.此時的氣候溫度約為D.某指戰員步行的速度約【答案】【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解答】解:、某指戰員的身高約為,故正確;、某指戰員的質量約,故錯誤;、由圖知,此時的氣候溫度約為以下,故錯誤;、某指戰員步行的速度約,故錯誤。故選:。方法技巧 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2.正確使用溫度計要做到“六會”: (1)會認:使用前,應認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2)會選:測量前先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決不能讓被測物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高,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張裂;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低,則測不出其溫度值。 (3)會拿:在拿溫度計時,要拿住溫度計的上部,不可讓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 (4)會放: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側壁。 (5)會讀: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中后要稍微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會記:記錄溫度值時,不用進行估讀,但不要漏寫或錯寫單位,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不要忘記負號。 3.體溫計的使用 (1)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往下甩幾下,讓直管內的水銀流回玻璃泡內,然后再進行測量。這是因為體溫計在正常使用時,示數只升不降,當人體的溫度高于體溫計原示數時,體溫計的示數上升,此時能測量出人體的實際溫度。但是,當人體溫度低于體溫計原示數時,因為體溫計的示數不會下降,顯示還是之前的溫度,將導致測量值偏高。 (2)讀數時,應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 (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讀數時精確到0.1℃。【母題4】(2023 山西)西周晉侯鳥尊是中國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如圖所示)。制作鳥尊等青銅器時,先用泥土制成“內范”,在其外部涂適當厚度的蠟,將蠟雕刻成所需形狀,稱之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過加熱使蠟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后,打碎“外范”和“內范”,就得到與“模”一樣的青銅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B.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C.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華過程,需吸收熱量D.青銅和蠟熔化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答案】【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熱;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熱;(2)蠟是非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會上升,凝固時放熱溫度下降;(3)青銅是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不變。【解答】解:.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吸收熱量,故錯誤;.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凝固放熱,故正確、錯誤;.青銅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蠟是非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故錯誤。故選:。【母題5】(2023 包頭)如圖,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水,水加熱后產生大量水蒸氣將塞子頂出,同時管口出現“白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受熱是通過做功方式改變內能B.塞子被頂出,內能轉化為機械能C.“白霧”是水汽化形成的D.酒精消耗過程中熱值變小【答案】【分析】(1)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熱傳遞;(2)水蒸氣的內能通過做功將內能轉化為塞子機械能;(3)高溫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凝結成小水滴,形成“白霧”,屬于液化現象;(4)燃料的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只決定于燃料的種類,與質量和燃燒情況等無關。【解答】解:、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大,屬于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故錯誤;、水蒸氣將塞子沖出時,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故正確;、“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錯誤;、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酒精消耗過程質量減小,種類沒有變化,因此熱值不變,故錯誤。故選:。【母題6】(2023 陜西)“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農耕文明偉大成就之一。古人通過觀測天體運行,總結出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的規律,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詩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氣溫變化。下列對詩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露和霜都是固體 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氣凝華形成的【答案】【分析】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過程;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過程;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解答】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液態的小水滴,是液化過程;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的小冰晶,是凝華過程,故錯誤,正確。故選:。方法技巧 物態變化類型的判斷屬于常考熱點。物態變化類型有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六種物質形態的變化,這些物態變化變化形式一定會和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相結合,所以分清常見的自然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對解答此類考題是條捷徑。 (1)屬于液化現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從冰箱拿出的物體冒白氣、冬天浴室玻璃墻壁上出現的“霧”、冬天汽車玻璃上的“霧”等。 (2)屬于升華現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腦片的利用、燈管和燈泡發黑現象等。 (3)屬于凝華現象的有:霜、雪、霧凇、冬天窗花等。 (4)汽化特點: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沸騰只有在達到沸點時繼續吸熱才可以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母題7】(2023 湘潭)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室溫下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將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2中溫度計示數為 。(2)由實驗數據繪制成圖3所示圖像,可知,段該物質是 態,段 (選填“需要”或“不需” 吸熱;由實驗可知,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研究表明晶體的熔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晶體的熔點越低,如圖4,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將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冰塊上,金屬絲下方與冰接觸處的壓強 (選填“增大”或“減小” ,從而使冰的熔點 (選填“升高”或“降低” 了,金屬絲下方的冰塊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屬絲穿冰塊而過且不留縫隙。【答案】(1);(2)固;需要;晶體;(3)增大;降低。【分析】(1)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先要弄清楚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正確讀出示數;(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不變,但需要吸收熱量;(3)增大壓強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增大壓強可以降低固體的熔點。【解答】解:(1)由圖2可知,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下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由圖3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晶體的熔化特點,所以冰是晶體;晶體熔化需要不斷吸收熱量,在段物質處于固體狀態,在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此時吸熱,物質正在熔化;(3)使用細金屬絲,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懸掛重物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因此使用細金屬絲和懸掛重物的目的都是增大(鋼絲對冰塊的)壓強,增大壓強可以降低冰的熔點。故答案為:(1);(2)固;需要;晶體;(3)增大;降低。【母題8】(2023 淮安)某興趣小組利用一次性紙杯研究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裝置如圖甲所示。(1)實驗中,應使用酒精燈的 焰對紙杯加熱。加熱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水溫為 。(2)當水溫升高到后,每隔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沸騰時水的溫度特點為 。(3)水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此時氣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4)取下溫度計,繼續加熱,在水燒干之前紙杯沒有被燒壞,主要原因是水沸騰需要 ,使紙杯的溫度低于著火點。【答案】(1)外;66;(2)溫度保持不變;(3)水蒸氣;(4)吸熱。【分析】(1)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的溫度最高;根據溫度計的分度值,結合液面的位置即可讀數;(2)根據圖丙所示的圖像進行分析;(3)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放出大量的水蒸氣;(4)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點是,而紙的燃點大約是。【解答】解:(1)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最高,所以加熱時應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圖丙所示的圖像中,水沸騰時圖線變得平直,溫度不再上升,因此水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3)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發出大量的水蒸氣,所以氣泡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4)因為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并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紙杯沒有燃燒。故答案為:(1)外;66;(2)溫度保持不變;(3)水蒸氣;(4)吸熱。【母題9】(2023 鹽城)小華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如圖甲所示,組裝器材時,先調整鐵圈的高度,確保用酒精燈的 加熱。接著將鐵圈向 移動,調節溫度計到恰當的位置。(2)每隔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第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 ,圖丙所示情形可能為表中第 時氣泡上升的狀態。時間 0 1 2 3 4 5 6 7 8 9 10溫度 90.0 92.3 93.8 96.1 97.1 98.0 98.0 98.0 98.0 98.0(3)沸騰后撤去酒精燈,觀察到的現象是水 停止沸騰,說明沸騰需要持續 。【答案】(1)外焰;上;(2)95;98;;(3)過一會兒;吸熱。【分析】(1)酒精燈在加熱時要使用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2)溫度計在讀數時要弄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3)水在沸騰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組裝器材時,先調整鐵圈的高度,確保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接著將鐵圈向上移動,調節溫度計到恰當的位置。(2)每隔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第時溫度計示數為,分析表格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圖丙所示情形可能為表中第時氣泡上升的狀態。水在沸騰時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放出里面的水蒸氣。(3)沸騰后撤去酒精燈,觀察到的現象是水過一會兒停止沸騰,說明沸騰需要持續吸熱。故答案為:(1)外焰;上;(2)95;98;;(3)過一會兒;吸熱。方法技巧 1.晶體熔化和凝固圖象: 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吸熱溫度升高,熔化時間t1~t2;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為固態放熱溫度降低,凝固時間t3~t4。 2.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象: 3.液體沸騰圖象: 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形式,它們的異同點如下表所示: 蒸發沸騰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能使液體變為氣體,都吸收熱量不同點發生部位液體表面液體內部和表面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下進行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劇烈程度緩慢劇烈溫度變化有制冷作用溫度不變影響因素液體表面空氣流速、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1.(2023 金安區校級三模)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解:①塑料片下的水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②燒杯內的冰變小,是冰的熔化現象,熔化過程吸熱;③推動活塞乙醚變多,是氣體乙醚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④碘粒變少是碘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吸熱的是②④,故錯誤,正確。故選:。2.(2023 遵義模擬)“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茶技藝為一體的茶道形式。泡茶時,在杯子周圍會出現“白氣”,則“白氣”是 A.小冰晶 B.小水珠 C.水蒸氣 D.空氣【答案】【分析】(1)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人眼觀察不到;(2)“白氣”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小水滴,是可以被觀察到的。【解答】解:“白氣”是杯口處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正確,、、錯誤。故答案為:。3.(2023 大豐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中裝有適量的水,倒扣著放入容器中。給容器中的水加熱直到沸騰一段時間,下列相關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杯中的水能達到沸點,且能夠沸騰B.杯中的水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C.、兩杯中的水都能夠達到沸點D.杯中的水能達到沸點,杯中的水不能達到沸點【答案】【分析】液體沸騰的特點: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溫度不變。【解答】解:給盛水的容器加熱,溫度到達水的沸點時,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中的水溫度也能達到沸點;加熱過程中,杯中封閉氣體的壓強增大,杯中水的沸點升高,但杯之外水的沸點較低,則中水溫不能達到沸點,所以中的水不能沸騰。故選:。4.(2023 山亭區一模)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A. B. C. D.【答案】【分析】先求出溫度計上的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值,然后根據物體的實際溫度和顯示溫度的關系,求出實際溫度和溫度計示數。【解答】解:(1)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水溫升高到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中間是60個格,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2)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溫度計示數;故選:。5.(2023 佛岡縣一模)天氣炎熱,小明在吃冷飲時觀察到一些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將冷飲從冰箱里拿出時,感覺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裝盒外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冷飲冒“白氣”,是升華造成的D.吃冷飲時感到涼爽,主要是凝華造成的【答案】【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解:、將冷飲從冰箱里拿出時,感覺到“粘”手,是由于水遇冷凝固變成固態小冰晶造成的,故正確;、包裝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氣凝華造成的,故錯誤;、冷飲有“白氣”生成是水蒸氣液化造成的,故錯誤;、吃冷飲時感到涼爽,主要是熔化吸熱造成的,故正確。故選:。6.(2023 杏花嶺區校級三模)西周晉侯鳥尊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我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如圖所示。古代勞動人民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情境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與“銅液冷卻成型”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B.使用干冰在舞臺上制作云海效果C.夏日早晨草葉上出現的晶瑩露珠D.民間藝人用糖漿制作糖畫【答案】【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解答】解: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在這一過程中,液態的銅液變為固態的銅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是凝華現象,故錯誤;、使用干冰在舞臺上制作云海效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錯誤;、夏日早晨草葉上出現的晶瑩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錯誤;、民間藝人用糖漿制作糖畫,是凝固現象。故選:。7.(2023 鄧州市二模)“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狀態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答案】【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解答】解:、雨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錯誤;、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正確;、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錯誤;、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錯誤。故選:。8.(2023 武進區模擬)“潑水成冰”是嚴寒天氣下北方部分地區特有的一種現象,小明同學想探究“潑水成冰”現象的形成條件,他做了以下幾次實驗:實驗一:把的水潑向的空中,水在空中沒有結冰,也沒有驚艷的視覺效果;實驗二:把的水潑向的空中,出現一些水霧,但沒驚艷的“潑水成冰“效果;實驗三:使用的熱水潑向的空中,熱水劃成弧線,形成完美的“潑水成冰“效果。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A.“潑水成冰”現象可以使用任何溫度的水完成B.“潑水成冰”現象只要環境溫度足夠低就能完成C.“潑水成冰“現象中的冰是由潑出去的水直接凝固而成D.“潑水成冰”現象中的冰是由水蒸氣液化后凝固或直接凝華而來【答案】【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解:、把的水潑向的空中,水在空中沒有結冰,把的水潑向的空中,出現一些水霧,使用的熱水潑向的空中,形成完美的“潑水成冰“效果,因此“潑水成冰”現象不是使用任何溫度的水都能完成,故錯誤;、“潑水成冰”現象除與環境溫度有關,與水的溫度也有關系,故錯誤;、“潑水成冰”現象中的冰是由水蒸氣液化后凝固或直接凝華而來,故錯誤、正確。故選:。9.(2023 永安市模擬)小兵用圖1中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某物質的熔化特點。時間 0 2 4 6 8(a)物質的狀態(1)實驗表格如上表所示,則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項目是 ;(2)小兵正確地進行了實驗,并根據所記錄的實驗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2所示;①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②第時,該物質 (選填“繼續”或“不再” 吸熱,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是 ;③在第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的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1)溫度;(2)①晶體;②繼續;6;③不變。【分析】(1)探究某物質的熔化特點時需要觀察物質的狀態及溫度計的示數;(2)晶體凝固時放熱,但溫度不變。【解答】解:(1)探究某物質的熔化特點時需要觀察物質的狀態及溫度計的示數。(2)①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晶體;②第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此時該物質繼續吸熱;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是;③在第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的溫度不變,其原因是晶體凝固放熱,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溫度;(2)①晶體;②繼續;6;③不變。10.(2023 高郵市模擬)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常用溫度計測溫物質屬性如下表所示,由表格內容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測溫物質為 的溫度計;(2)實驗小組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水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況如圖乙、丙所示,則水沸騰時的情況是圖 ;(3)如圖丁所示,其中、是兩個實驗小組分別繪制的水沸騰實驗中溫度與時間關系圖像,請分析造成這兩個組實驗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沸點是,為了把水的沸點提高到,換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燈加熱,這種做法 (可行不可行),原因是 。測溫物質 凝固點 沸點水銀 357酒精 78【答案】(1)水銀;(2)乙;(3)水的質量不同;不可行;水的沸點與液面上方的氣壓有關。【分析】(1)液體溫度計所測溫度應高于溫度計內液體的凝固點,低于液體的沸點;(2)根據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象區別: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3)在裝置相同的情況下,由吸熱公式△可判斷;水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解答】解:(1)在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酒精的沸點是,水銀的沸點是,水銀的沸點高于沸水的溫度,所以測沸水的溫度要選水銀溫度計;(2)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的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地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故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乙;(3)如圖丁中、是兩個實驗小組分別繪制的沸騰圖象,由圖象可知,他們所用水的初溫和末溫相同,加熱時間不同(即吸收熱量不同),由吸熱公式△可知實驗中他們所用水的質量不同;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與酒精燈的火焰的大小無關,故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故答案為:(1)水銀;(2)乙;(3)水的質量不同;不可行;水的沸點與液面上方的氣壓有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