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2課 數制1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知識計算機存儲容量的最小單位:二進制位(比特、bit或b)計算機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字節(Byte或 B)1B=8b計算機存儲容量的其它單位:千字節 兆字節 吉字節 太字節1KB=1024B 1MB=1024KB1GB=1024MB 1TB=1024GBKB MB GB TB計算機存儲容量各單位間的換算:2探索新知1知識點進制的概念1.什么叫數制或進制按進位的原則進行記數的方法叫做進位記數制。簡稱為“數制”或“進制”。生活中用到進制的例子: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推斷出:每一種數制的進位都遵循一個規則,那就是:逢N進1。這里的N就叫做基數。123一周七天:七進制(逢七進一)一小時六十分鐘:六十進制(逢六十進一)一年十二個月:十二進制(逢十二進一)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知識信息在計算機內部的表示形式是數據,數據在計算機內部用二進制數表示。用二進制數0和1來表示各種信息稱為信息的數字化。數據的類型可分為兩大類:數值數據和非數值數據(字符、圖像、影音等)。對于數值數據,無論何種進制,都可以轉換為二進制。非數值數據的情況就比較復雜了,所用到的符號非常多,例如加減乘除符號、標點符號,各類文字字符(英文、漢字、俄文等)、聲音符號等。因此,需要一個統一的非數值數據的基本字符集,用二進制代碼編寫,這樣計算機就可以識別了。4不同進制數的表示方法5二制與十進制轉換表十進制數 二進制數 十進制數 二進制數20 1 1 24 16 1000021 2 10 25 32 1000003 11 26 64 100000022 4 100 27 128 100000005 101 28 256 1000000006 110 29 512 10000000007 111 210 1024 10000000000(1K)23 8 1000 220 (1M)9 1001 230 (1G)10 1010 240 (1T)6十進制轉二進制方法為:十進制數除2取余法,即十進制數除2,余數為權位上的數,得到的商值繼續除2,依此步驟繼續向下運算直到商為0為止。 (具體用法如下圖)2 150 ……02 75 ……12 37 ……12 18 ……02 9 ……12 4 ……02 2 ……02 1 ……10從最后一個余數讀到第一個7直接把十進制按照除16取余,直到商為0為止。 (具體用法如下圖)十進制轉十六進制16 156 ……1216 9 ……90十六進制數應該怎么寫?12=C156D=9CH8不同進制數的轉換方式二進制轉十進制,十六進制轉十進制方法為:把二進制數(十六進制數)按權展開、相加即得十進制數。(具體用法如下圖)9二進制轉十六進制方法為:十六進制是取四合一,因為2的4次方等于16,所以4位進制數等于1位十六進制數。(注意事項,4位二進制轉成十六進制是從右到左開始轉換,不足時補0)10十六進制轉二進制方法為:十六進制數通過除2取余法,得到二進制數,每個十六進制數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時在最左邊補零。11十進制與其它進制間的互換2 59 ……12 29 ……12 14 ……02 7 ……12 3 ……12 1 ……108 59 ……38 7 ……7016 59 ……1116 3 …… 30111011B= D1X25+1X24+1X23+0X22+1X21+1X20=32+16+8+0+2+1=5973Q= D7X81+3X80=56+33=593BH= D3X161+11X160=48+11=59十 轉 二十 轉 八十 轉 十 六二 轉 十八 轉 十十 六 轉 十萬能方式12牛 刀 小 試1、小明運用“除2取余”的方法將十進制數39轉換為二進制數,運算式如圖所示,根據運算式可知十進制數39轉換成二進制數為( )A.111001 B.1110010C.100111 D.01001112、《西游記》約有490萬字,如果把這些字都存到計算機中,需要的存儲空間約為( )A.490 KB B.9.35 KB C.9.35 MB D.490MB3、十六進制數63H減去28H,結果是( )A.111101B B.3BH C.35H D.35D4、某 7 位二進制數 1□□□001B,其中有3位看不清,下列十進制數值可能和它相等的是( )A.66D B.68D C.70D D.97DCCBD13牛 刀 小 試5、有一種利用打孔透光原理設計的簡易身份識別卡:每張卡在規定位置上有一排預打孔位,讀卡器根據透光檢測判斷哪些孔位已打孔,哪些未打孔,從而識別出卡的編碼。如果要設計一種供1000人使用的身份卡,則卡上的預定孔位至少需要( )A.5個 B.7個 C.9個 D.10個6、以下數據中,比B4H大的是( )A.160D B.10110010B C.11000100B D.B1HDC14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