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7.3 重力 授課人 授課班級 八年級教 學 目 標 學什么 1.重力產生的原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用重力公式簡單計算。 怎么學。 1.通過大量的事實,實驗,舉例來驗證重力的存在,產生的原因。 2通過實驗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根據數據分析處理實驗結果。并能簡單的計算。重難點 探究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教具 彈簧測力計、鉤碼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一、引入新課 播放“重力現象”視頻 二、新課教學 一、重力 上面的事例中的物體最后都落向了地面,是因為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我們把這種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無論與地球接觸與否,運動狀態如何。 活動:通過利用身邊的物體來感受一下重力的存在,并說出你對重力的感受: 提起托起質量不同的物體,會感覺到所用的力是不同的。那么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重力的大小 探究: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提出問題) 1、猜想(猜想與假設) 你的猜想是什么?猜想的理由是什么? 2、設計實驗方案(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①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什么?②怎樣測量這些物理量? (2)實驗需要什么器材? (3)你的實驗方案是什么?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4)實驗過程中的數據怎樣收集? (5)利用目前桌面上的器材完成本實驗,怎樣來完成?實驗的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6)記錄完的數據怎樣處理?找到了什么規律?(分析與論證,評估) 總結: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強調邏輯關系)(交流與合作) 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上面的結論可表示為。也就是。 ,表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粗略計算是可取10N/kg例題;質量為0.5kg的木塊收到的重力多少? 一個人所受重力為500N那么他的質量多少? (1)已知; 求; 解; 答; 解答過程有公式,公式里有數字和單位。 學生觀看: 學生活動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 得出最佳的實驗方案。 學生實驗 學生展示 教師總結 教師示范 學生練習 學生展示 學生自己總結 板書 設計 1.產生原因:由于地球(施力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何矬w所受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反思 從這節課來看的話同學們理解的還可以,但是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從設計上我沒有了解課程標準,評課后受益匪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接下來我首先要學習課程標準,多跟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每天都要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