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時《賣油翁》學習活動單活動要點:演讀《賣油翁》目標定位1.品讀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態度,欣賞人物形象。2.學習“精思”方法,理解故事意蘊。課時內容《賣油翁》、學習活動單學習活動活動一:演讀,賞析人物1.揣摩人物心理,寫演讀腳本。(1)本文的人物對話描寫非常精彩,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在演讀前,請細細揣摩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態度,思考用怎樣的神態、語氣、動作才能反映其心理和態度。下面分小組討論完成演讀腳本。任務安排:活動一:仔細揣摩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態度、語氣和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等,然后補寫在下面的括號里,要求必須結合文章的相關內容,并說明補寫理由。活動二:在組內演讀,揣摩補寫是否恰當。賣油翁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公(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②):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公(③):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④):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賣油翁(⑤):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示范】補寫第①處。①語氣不屑,斜視賣油翁。從“公”的稱謂中可以看出陳堯咨有身份有地位,“翁”,是老頭兒的意思,可看出賣油翁只是一個走街串巷賣油的老頭兒,所以陳堯咨說“汝亦知射乎”?!耙唷币辉~表現出他對賣油翁的輕慢,言下之意是“一個賣油的老頭兒怎么知道射箭的技藝呢”。“吾射不亦精乎?”有質問之意,表現出陳堯咨對自己箭術的高度自信,不屑于與賣油翁一爭高下。所以,這里的語氣應是不屑的,用“斜視賣油翁”這一神情能凸顯其不屑。預設:①②③④⑤2.小組內分角色演讀,同伴評價。(1)剛才同學們補充了人物的心理、動作、神態、語氣等信息,完善了演讀腳本,下面請2一3個小組進行分角色演讀(兩名同學分別扮演陳堯咨、賣油翁,其他同學讀陳述部分),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點評。點評標準:演讀注意臺風:不背臺、不怯場、不笑場;演讀惟妙惟肖:表情、動作、語氣、語調等能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形象。(2)小結:補寫和演讀必須對文中的關鍵語句進行“熟讀精思”,并展開合理的想象,才能精準把握人物形象。3.從剛才的品析和表演中,你讀出了怎樣的陳堯咨和賣油翁?小結: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讀,可以準確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態度。同時,在品讀關鍵詞句時,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活動二:研讀,讀懂意蘊1.《賣油翁》全文只有133個字,不僅塑造了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還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你從中領悟到了哪些道理呢?2.賣油翁說高超的射箭、酌油本領都是“手熟”而已,你如何看?2.提問:《賣油翁》原文結尾還有這樣一句話“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這句話在選入教材時被刪掉了。你認為是否應該刪去?為什么?【提示】這句話中包含了兩個典故,即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前者出自《莊子·養生主》,講的是一個叫丁的廚師,向梁惠王講解解剖牛的技巧,闡述了面對復雜多變的事物,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再反復地實踐,便能夠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的道理。這個典故誕生了“目無全?!薄坝稳杏杏唷薄败P躇滿志”“切中肯綮”“庖丁解?!钡任鍌€成語。輪扁斫輪這個典故出自于《莊子·天道》,講的是一個叫輪扁的手藝人,他在制作車輪時看見齊桓公在專心致志地讀書,于是大發感慨。他說,自己的手藝不是從書本中得來的,也沒辦法教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通過多年不斷練習,才像現在這樣得心應手的。君主讀書也是一樣的,不親身去體會,而只是一味地去讀那些已經死去的圣賢人的書,是沒有多大幫助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射箭、酌油和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道理是一樣的。小結: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叫發散性思考;對文本能讀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對既有結論或他人的觀點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進行合理的解釋,這就叫批判性思考。它們都是“精思”的方法。我來總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蔽覀儗W習時也須時時反思。那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些什么呢?①理解文言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釋、成語印證、語境推測、勾連舊知、資料查證等。②通過品讀關鍵詞句,欣賞人物形象。③明白了《賣油翁》蘊含的深刻哲理。④學到了“熟讀精思”的方法:品讀關鍵詞句、發散性思考、批判性思考。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