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8課時 《木蘭詩》 學習活動單活動要點:美讀涵詠識木蘭目標定位1.反復涵泳詩歌,了解“互文”手法,理解詩意。2.通過朗讀和比讀,理解木蘭品質,感受人物的傳奇魅力。3.感知詩歌的語言魅力,體會北朝民歌的獨特風格和情味。4.梳理故事情節,理解詩歌詳略得當的構思匠心。課時內容《木蘭詩》、學習活動單活動準備課前欣賞尚雯婕的《木蘭詩》歌曲mv學習活動活動一:參與活動,清晰目標“褪紅妝/辭爺娘/買駿馬/乘風浪/無所思/無所憶/扮男裝/十余載/英勇相/把熱血/灑戰場?!?br/>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是歌唱誰的嗎?花木蘭。對,咱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偉丈夫,但也不乏許許多多的奇女子。木蘭就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奇女子。今天,我們走進《木蘭詩》,去欣賞木蘭精彩的傳奇人生。活動二:美讀涵泳,初識木蘭1.補充資料。《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一首樂府詩?!皹犯姟逼鹪从跐h武帝時期。“樂府”最初是采集歌詞、整理民間歌謠和民間文學、訓練樂工、制定樂譜的音樂機構,后經歷代演變,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稱“樂府詩”?!赌咎m詩》和《孔雀東南飛》被歷代文人合稱為“樂府雙璧”。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3.拍掌朗讀課文,讀出節奏。朗讀指導: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朗讀詩歌,讀出詩情。朗讀指導:(1)讀木蘭嘆息時,要顯得低沉、憂愁。(2)決定代父從軍一段要讀得堅決。(3)出征準備片段要讀得急速。(4)征途思親片段要讀得深沉,讀出眷念。(5)奔赴戰場片段要讀出緊張豪邁。(6)辭官片段要讀得從容急切。(7)回家團聚一段要讀出輕松愉悅。(8)最后一段要讀出贊美驕傲之情。活動三:疏通文句,理解詩意1.借助注釋,理解詩句。(1)我們通過剛才的朗讀,讀出了節奏,讀出了詩韻,讀懂了情感。那如何讀明詩意呢?(2)可根據注釋理解詩句,同時圈出不理解的詞,一起釋疑。(3)互文句的理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解析】這個句子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可理解為—將軍經過很多次戰斗后最后戰死了,壯士十年后勝利歸來了。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符合邏輯,那該怎么理解呢?其實,這是古文中常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修辭手法,叫互文。互文:一組句子的上下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的,說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解析】理解互文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執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應該理解為“將軍壯士百戰死,將軍壯士十年歸”,即真正的意思是:將士們征戰多年,經歷了很多次戰斗,許多人戰死在了沙場,而木蘭等幸存者最后勝利歸來。(4)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找出文中其他的互文句并加以理解。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2.看圖配詩句,檢查自己對詩句的理解。23 45活動四:概述情節,知木蘭事1.師引導:《木蘭詩》既然是一首敘事詩,那所敘的是何事呢?請同學們觀察下面這四張郵票。1 23 42.2000年,郵政部門發行了一套名為《花木蘭》的特種郵票,共四張。這四張郵票的空白處原是有名字的,分別概括了花木蘭替父從軍這一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現在老師把名字去掉了,請你各用一個四字詞語給這四張郵票命名。3.除了這四個情節,《木蘭詩》中還有哪些情節?請你仿照郵票的命名方式予以概括。4.把這些情節按照時間順序重新排列,然后同桌之間互相復述故事。5.在理清情節的基礎上,請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我來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初步感知了木蘭的形象。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不只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她,國外的很多人也喜歡她。早在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就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木蘭究竟有什么魅力讓全世界為之矚目呢?這個問題留待我們下節課去思考。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