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語文第一單元讀記清單《1鄧稼先》【生難字】宰割(zǎi) 元勛(xūn) 籌劃(chóu) 彷徨(páng huáng) 摯友(zhì) 癌癥(ái)奠基(diàn) 無垠(yín) 選聘(pìn) 夐(xiòng) 曛(xūn) 殷紅(yān)鄧稼先(jià) 鋌(tǐnɡ) 鮮為人知(xiǎn) 鞠躬盡瘁(jū cuì) 婦孺皆知(rú) 至死不懈(xiè) 鋒芒畢露(lù) 可歌可泣(qì)【多音字】彈:(dàn)原子彈 (tán)彈琴廈:(shà)大廈 (xià)廈門鮮:(xiǎn)鮮為人知 (xiān)新鮮燕:(yān)燕山 (yàn)燕子殷:(yān)殷紅 (yīn)殷實 (yǐn)殷其雷【詞語釋義】縈帶:彎曲得像帶子一般。元勛:立大功的人(多指開創性事業中的)。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婦孺皆知:連婦女小孩都知道,表示眾所周知。截然不同: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界限分明地。當之無愧: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死于戰場。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熱淚盈眶:形容因非常高興、感激或悲傷而流的眼淚充滿了眼睛。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為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己的一切。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生平事跡的一種實用文。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記述自己的生平,一類是記述他人的生平。傳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實錄”。傳記可繁可簡,一般按時間順序來記敘。本文是鄧稼先的好友楊振寧為他寫的一篇回憶錄。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病逝世,這位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家,結束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對于鄧稼先的逝世,楊振寧教授無限悲痛。為了緬懷好友,作者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的民族情結、五十年的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寫了這篇傳記。本文通過選取的幾個典型事例,高度贊揚了鄧稼先為了祖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突出表現了鄧稼先為祖國的強大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生難字】衰微(shuāi) 赫然(hè) 迭起(dié) 梳頭(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小楷(kǎi) 卓越(zhuó) 澎湃(péng pài) 碩果(shuó) 鍥而不舍(qiè)兀兀窮年(wù) 瀝盡心血(lì) 潛心貫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ǎi)【多音字】濟:(jì)救濟 (jǐ)人才濟濟斗:(dòu)戰斗 (dǒu)氣沖斗牛校:(jiào)校補 (xiào)學校漂:(piào)漂亮 (piǎo)漂白 (piāo)漂泊【詞語釋義】衰微:(國家、民族)衰弱,不興旺。赫然:形容令人驚訝的事物突然呈現的樣子。迭起:一次又一次地興起、出現。迭,屢次、接連。高標: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眾。潛心貫注:精力集中,用心專而深。瀝盡心血:用盡自己的畢生精力。瀝,滴。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遠。迥,差得遠。心會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會聚和集中起來。群蟻排衙:文中指整齊地排列著。衙,衙門。兀兀窮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窮,盡。鍥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刻。一反既往:完全改變以前的情況。既,已經。既往,過去。慷慨淋漓:形容情緒十分激動;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氣沖斗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臧克家于 20世紀 30 年代在青島大學學習期間,是聞一多先生的學生,他經常出入聞一多的辦公室和家中,拿著自己新寫的詩向其請教。聞一多也很賞識臧克家,兩人書信往來甚密,相知甚深。聞一多先生遇難后,臧克家于 1946 年 8 月撰寫了《我的先生聞一多》以示悼念。1980 年 2月又寫了本篇敘事散文,介紹了聞一多先生作為詩人、學者和革命家的光輝事跡。本文采用敘議結合的寫法記敘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革命家的“說”和“做”的事跡,表現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對學術嚴謹刻苦的實干精神和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的獻身精神。《3回憶魯迅先生(節選)》【生難字】調羹(ɡēnɡ) 咳嗽(ké sou) 韭菜(jiǔ) 抹殺(mǒ) 囑咐(zhǔ) 疙瘩(ɡē da)輕捷(jié) 絞肉(jiǎo) 筷子(kuài) 悠然(yōu) 燒瓷(cí) 枕頭(zhěn)白薩薩(sà) 闔一闔(hé) 瞿秋白(qú) 揩桌子(kāi) 深惡痛絕(wù)【多音字】便:(biàn)方便 (pián)便宜惡:(ě)惡心 (è)兇惡 (wù)深惡痛絕落:(lào)落枕 (luò)段落 (là)丟三落四 (luō)大大落落【詞語釋義】安頓:安穩。竭力:盡力地。悠然:悠閑的樣子。存心:心里懷有的念頭。抹殺:一概不計;完全勾銷。草率:(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弄堂:巷;弄。上海和江浙地區特有的民居形式,由連排的石庫門建筑所構成。深惡痛絕:厭惡、痛恨到極點。整整齊齊:有秩序;有條理;不凌亂。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回憶錄,顧名思義,就是回憶過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記錄下來。準確地說,回憶錄是記敘個人的生活經歷或熟悉的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具有文獻價值。魯迅說過,“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為了培育蕭紅這朵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女性文學園圃中的奇葩,魯迅甘做春泥,甘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傾注了大量心血。魯迅去世之后,蕭紅從悲痛中振奮起來,陸續出版和發表了《蕭紅散文》《回憶魯迅先生》《呼蘭河傳》《馬伯樂》等名篇佳作。魯迅和蕭紅之間的動人情誼已經成為文壇佳話,被千千萬萬的讀者傳頌。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典范。這篇散文通過對魯迅先生的笑聲、走路姿態、待人接物、生活瑣事、工作情況等細節的描述,展示了魯迅先生的平常生活,真實地再現了一個鮮活生動、立體感人、可敬可親的魯迅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回憶魯迅先生(節選)蕭 紅回憶魯迅 蕭紅平易 片段 尊敬溫和 愛戴真實 細節 懷念《4孫權勸學》【生難字】卿(qīnɡ) 豈(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 gēng) 涉獵(shè)為博士(wéi)【一詞多義】當:卿今當涂掌事(動詞,掌管) 但當涉獵(動詞,應當)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自以為大有所益(與“為”一起構成動詞,認為)見:見往事耳(動詞,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動詞,知曉)【古今異義】博士: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古義:名詞,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義:名詞,學位的最高一級)往事:見往事耳(古義:名詞,指歷史。今義:名詞,過去的事情)【特殊句式】倒裝句:蒙辭以軍中多務(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蒙以軍中多務辭”)【成語積累】吳下阿蒙:阿蒙,指呂蒙。后泛指學識淺陋的人。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本文所敘故事發生在東漢末。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孫權大將周瑜和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曹、劉、孫三方鼎峙的局面初步形成。后周瑜病死,魯肅代之。孫權勸呂蒙注意學習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加以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推脫。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學識淵博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有很大的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魯肅與呂蒙討論事情,(魯肅聽到呂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吳下阿蒙了!”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呂蒙說“與讀書人分別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兄怎么認清這件事這么晚啊!”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就告別了。本文通過孫權勸呂蒙學習,呂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魯肅贊許的故事,表現了孫權善于現身說法來達到勸學的目的,也表現了呂蒙的驚人長進,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有所長進的道理。孫權勸學《資治通鑒》孫權勸學——重才——善勸呂蒙就學——虛心——聽勸魯肅贊學——真誠——敬才1.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理論物理學家。與李政道一起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著名詩人,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譽為“農民詩人”。代表作品有詩歌《有的人》《老馬》《自己的寫照》,詩集《烙印》《從軍行》,散文集《懷人集》《詩與生活》等。3.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家驊,湖北省浠水人,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4.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謚號文正,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5.《資治通鑒》簡稱《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爭。《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是本書描寫戰爭的代表作。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將其命名為《資治通鑒》。對比手法及其作用【考點題讀】對比手法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做比較,形成反差,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分析對比手法及其作用,是中考閱讀中常見的考點。常見的考查方式:1.文中運用了對比手法,請找出幾處并加以分析。2.文中第××段(或第××段畫線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 請結合原文分析這樣寫的好處。3.文中第××段(或第××段畫線句)寫了××的前后變化,結合具體詞語說說這樣寫的作用。4.本文主要表現××,卻用大量文字寫了××,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技法總撥】解答此類問題的一般思路:1.鎖定關鍵句段。找出題干中提到的相關段落(或內容),仔細閱讀,提煉出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作者的寫作用意。2.了解對比的主要作用。運用對比,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或人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或人物的本質特征,強調主題思想,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答題模式:方法+內容+效果。即運用對比手法,通過××和××的對比,突出(強調、體現、烘托、襯托)從了……。【典型示例】《鄧稼先》第三部分,將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分別是中國和美國原子彈設計制造和研究的領導人,他們都是在學術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但是兩個國家,兩種社會背景,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通過對比,文章更好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寫作 寫出人物精神1.引導學生理解寫人物不僅要寫出外在特點,也要注意寫出內在精神。2.學習抓住典型細節,借助抒情、議論的句子,對人物的精神品質進行點睛式的概括等方法來寫出人物精神。1.也許閉上眼睛你能想象出好朋友的樣貌,寫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難,但你能寫出他的性格與氣質嗎?請以《我的朋友》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片段。【寫作指導】提示:(1)注意重點是要寫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氣質,當然,也需要對他進行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這些方法運用得好,能夠有效突顯人物的精神氣質。(2)可以借助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手法,注意展現他的性格品質。(3)可以敘述你和他相處的時光、共同經歷的事情,在描寫和敘述中展現他的性格品質。【例文】有一次放學路上,天上烏云密布,閃電交加,不一會兒就下起了暴風雨,我和我的好朋友雨中共傘,朋友為了讓我不淋雨,自己的衣服卻全濕了。我看見她那鵝蛋一般的臉上掛著幾絲笑容,她的目光像春日的陽光撫摸著我的臉.我的眼睛濕潤了。深深的吸了口起氣,又吐了出來,用微微發抖的聲音艱難的說:謝……謝謝你,我的朋友!有人說,朋友如花;有人說:朋友如手;有人說:朋友如樹;還有人說:朋友如春風和星辰;我要說:朋友是傘;為我遮風擋雨,永遠永遠是我最好的伙伴,友情無價。【素材】202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及事跡匯總1.陸鴻--人生貴自強【頒獎辭】有人一生遲疑,從不行動;而你從不抱怨,只想扼住命運的喉嚨。能吃苦,肯奮斗,有擔當,似一葉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樹在萬木前迎來春光。在陰霾中,你的笑容給我們帶來力量。【人物事跡】陸鴻,下定決心自主創業。經歷了無數底層職業的摸爬滾打,他靠著自強拼搏,將生意從開照相館、做電子相冊加工,逐漸拓展到紙質影集生產。又從6人的家庭小作坊,發展到目前擁有35位員工的實體相冊加工廠。他不但用自己殘疾的身軀挑起了養家的重擔,還為21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崗位。2.鄧小嵐--幽谷蘭香遠【頒獎辭】你把自己留給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們送上最絢麗的舞臺,你在這里出生,也在這里離開。山花爛漫,楊柳依依,為什么孩子的歌聲如此動人 因為你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人物事跡】2004年起,鄧小嵐開始在阜平縣馬蘭村義務支教,為村里的孩子義務教授音樂課程。每年一半的時間放在馬蘭村,18年來從未間斷。3.林占熺--寸草向春暉【頒獎辭】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傳遞幸福,不以閩寧為限,傳播文明,不以山海為遠。時不我待,所以只爭朝夕;心系鄉土,所以敢為天下先。你不是田間的野草,你是新時代滋養的大樹。【人物事跡】林占熺于1968年畢業于福建農學院(今福建農林大學)農學系后下放福建寧化水茜公社楊城大隊插隊;1970年調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獲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稱號;2011年擔任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4.陳清泉--強國尚功勛【頒獎辭】汽車曾經改變世界,而你要改變汽車。中國制造,今天車轍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領航員。在新能源的賽道上,馳騁了四十多年,如今,你和祖國,正在超車。【人物事跡】陳清泉提出了電動汽車研究核心和總體指導思想,將汽車技術,電機技術,電力驅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現代電動汽車學奠定了基礎,使現代電動汽車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從理論到實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5.徐夢桃--夢想無時休【頒獎辭】燒烤爐溫暖的童年,傷病困擾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終披上肩膀的國旗,全場最高難度,這是創紀錄的翻轉,更是人生的翻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夢之芒芒,切切其真。【人物事跡】截至2022年10月,徐夢桃共獲得世界杯獎牌57枚(其中金牌34枚) ,擁有世界第一的難度動作,總積分排名世界第一;是世錦賽獎牌最多運動員(5枚金牌)、女子最高得分紀錄保持者(116.9分)。6.徐淙祥--欣欣田間麥【頒獎辭】餓過,所以懂得溫飽,拼過,才更執著收獲。種了一輩子莊稼,現在趕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麥在農機下歸倉,珍惜隴畝顆粒,心懷天下倉廩,你是泥土上的黃牛,夕煙下的英雄。【人物事跡】1972年,高中畢業的徐回到了家鄉。“為了種好食物,我可以死”,他從早到晚蹲在田里,用放大鏡觀察小麥的生長和昆蟲,用筆記本記錄風速和雨量。這樣,他的農田平均每畝產量為1000公斤,并與村民分享了50多年的耕作經驗。7.沈忠芳--無名草更芳【頒獎辭】從無到有,從近到遠,從長纓在手,到紅旗如畫。這一代人從沒有在乎過自己的得與失,這一代人一輩子都在磨礪國家的劍與盾。今天,后輩們終于能聽到你們的傳奇,隱秘而偉大,平靜而神圣。【人物事跡】沈忠芳,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1993年1月任B610總指揮,1996年10月任B611總指揮。他長期從事飛行器系統設計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車載紅纓五號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統試驗樣車、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B6系列武器系統等研發、指揮工作,為國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8.楊寧--山川展畫圖【頒獎辭】連就連,連上書記結對子。莫看女娃年紀小,敢賣婚房種新田。連要牢,擔子雖重娃敢挑,苗鄉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撐荷包。牢又牢,黨和鄉親我作橋,后有黨員千千萬,不怕彎多山又高。【人物事跡】楊寧,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江門村黨總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全國青聯常委。2010年,楊寧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安陲鄉江門村,當起了大學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為村里的老人、殘疾人、癱瘓病人、留守兒童等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贏得了群眾的真情擁護。9.錢七虎--為國作長城【頒獎辭】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構筑掩體,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擋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轟天鉆地,是奮斗一甲子,鑄盾六十年,是了卻家國天下事,一頭白發終不悔。【人物事跡】錢七虎長期從事防護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解決了孔口防護等多項難點的計算與設計問題,率先將運籌學和系統工程方法運用于防護工程領域。10.'銀發知播'群體--千秋不老春【頒獎辭】春蠶不老,夕陽正紅,沒有墻壁的教室,不設門檻的大學,白發人創造的流量,匯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傳播知識與文化,始終是你們執著的方向。【人物事跡】他們是一群退休的高校教師,有學識淵博的兩院院士,也有職業中學的電工教師,有匠心獨運的藝術大師,有他們身處不同的地方,涉足著不同的領域,但同樣借助短視頻、直播這些新興的傳播方式,將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所感,傳播給課堂之外,更廣大的人群。2.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爭論。有時候,只是兩個人參與;有時候,則是數人參與。調動你的生活經驗,以《爭論》為題,寫一篇作文,描摹爭論中人們的不同表現。不少于500字。【寫作指導】提示:(1)設置場景和爭論點,回憶爭論時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抓住他們的不同精神氣質和個性進行描摹。(2)可以通過對比、襯托等手法來刻畫人物,寫出他們在爭論時的不同表現。(3)不妨深入人物內心,想象他的心理,嘗試進行心理描寫。【例文】爭 論我的家十分溫馨。但爸爸媽媽的性格各不相同,總喜歡時不時地頂幾句話。前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媽媽四處找銀行存折,直到把家翻了個底朝天,存折仍不見蹤影,媽媽眉頭緊鎖,手托著下巴,想了一會兒,像名偵探柯南一樣,去詢問“嫌疑犯”爸爸。爸爸正躲在他的安樂窩——沙發上看電視,看得眉開眼笑。眼前突然變出了氣勢洶洶的媽媽:“喂!存折呢?”爸爸嚇得全身顫抖,不敢去看媽媽,閉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么時候看見我碰過你的東西啦?”一句話如同汽油澆在熊熊烈火之上,氣得媽媽紅潤的臉都綠了,眼睛里噴射的怒火灼灼傷人:“哼!那你說在哪?難不成長翅膀飛了?”說完,又怒氣沖沖地去房間找存折。我一人可憐巴巴地縮在角落,眼睜睜地看著這出“悲劇”上演,卻無能為力,心里像有千萬根針在刺一樣痛。爸爸望著亂七八糟的房間,傳來刺耳的乒乒乓乓的聲音,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突然,房間里傳出一聲驚喜的叫喊:“快來看,在這兒!”我和爸爸互相看了看,百米沖刺似的進了房間。只見媽媽手里拿著存折,欣喜若狂,眉毛好似彎彎的月牙,眼睛里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絲笑容。我本以為一場風波即將結束,正在感謝“知情”的存折從天而降,卻沒料到還有一場更大的風波等著我們。只見爸爸一個箭步沖上去奪過媽媽手中的一個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屜藏好。他長長地舒了口氣,轉過身對媽媽說:“你別亂動這個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剛剛滅掉的火又燃燒起來,媽媽的火氣又上來了,變成了兇猛的獅子,扭過頭去,一臉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證書怎么樣?燒了?”爸爸四下瞧瞧,故意壓低聲調:“那可不一定!”天哪!這兩個人是怎么了?頭腦發高燒了呀?句句針鋒相對,雞毛蒜皮的事用得著這樣大動干戈嗎?這時,他倆尷尬地相對著,誰也不肯先認錯。空氣幾乎停止流動,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站了出來:“別再鬧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丟東西都難。整天疑神疑鬼的,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電視劇!”爸爸媽媽又坐在一起看電視了。一場爭論終于結束了,還是平靜好!希望永遠不要再有這樣的“家庭風波”了!3.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讓你尊敬,有的讓你佩服,有的讓你感動,有的讓你嘆息……請以《這樣的人讓我 》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寫作指導】(1)題目橫線處應該填上一個能體現自己態度的詞語。(2)“這樣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學、鄰居,也可以是陌生人,比如路人、新聞報道中的人;還可以是某個具體的人或某一類人。(3)“這樣的人”應該具有某種精神品質或代表某種風氣。要著眼于個性、品質去描寫,寫出你的情感傾向。【例文1】這樣的人讓我敬佩那一樹鵝白色的槐花,一嘟嚕一嘟嚕的,從高處潑灑下來。那個讓我敬佩的人,依然在被樹枝遮蔽的小小槐花餅店忙碌著。她穿著肥大的紅色布圍裙,看起來年齡并不大,可那雙皺裂而粗糙的手卻讓她失去了在這個年齡段應有的模樣。槐花一片片在空中旋轉著,落在她的頭上、肩上。她熱得滿臉通紅,卻顧不上用手擦拭。 排隊的人很多,等了許久才輪到我。一走近,槐花獨有的清香混著熱氣撲面而來。她熟練的把槐花餅翻了個遍,裝好后仰著頭遞給我,眼睛里含著笑。我伸手接過,準備付錢。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被我摸了個遍,卻始終沒有發現錢包的蹤影。細汗布滿了我的額頭,身后的人們都在不停探頭向前探望。我尷尬地朝女人笑了笑,準備開口道歉,把槐花餅遞回女人。女人卻突然看著我笑了,扶住我把槐花餅遞給她的手,輕柔的聲音伴著風拂過我的心弦:“不要緊,錢等下次再給吧!”女人的笑格外美好,一股溫暖流淌起來。回家路上,遇到鄰居張奶奶。她見我手中提著槐花餅,就立刻向我夸贊賣槐花餅女人的好。原來,張奶奶家的小孫子很喜歡吃槐花餅。每次小孫子放學回家路過那兒,便饞得不走,趴在門邊看。這時女人就總會送給他槐花餅吃。陽光鋪散下來,一如槐花的香氣彌漫,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等我回去送錢時,太陽已漸漸落到山頂,女人準備收攤回去了。她用尼龍繩把東西滿滿當當地收拾到一個破舊的三輪車上,纏繞成圈。又騎上車開始返航。她向前弓著腰,踩一下腳蹬就探一下身子,像在對著前方無形的圣人作揖。路上很擠,車子幾次因道路上過多的車而被迫停下,女人并不惱,總先讓著其他人。每當風掃過時,車子就顫巍巍地搖晃幾下。我知道,是她沒有了力氣,是辛辣的汗水模糊了雙眼,分了她的神。好在女人繼續把住車把,歪歪扭扭地向前走,像一個黑點消失在路的遠方。我站在原地,又聞到槐花的香。抬頭望著那一樹槐花。那盛開的槐花,被黃昏的暖光渲染上橘黃的顏色,團團簇簇,像潔白的風鈴隨風舞動,搖出陣陣歡快的笑聲。人們總陶醉于花的美,而忘了花的香,乃至于深藏于其中的勃勃的生命力。其實,這片片槐香是值得敬佩的,他們就是這個城市的靈魂!它平凡在它的渺小,卻盛開在它的樸實中。花如此,人亦如此。女人的樂觀常駐在我心中。我敬佩你,“貧窮并不可怕,平凡并不卑微”,是你燦爛的笑臉和蹬車的身影教會我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只要有一顆樂觀、善良的心,再平淡的日子也能有滋有味。那一樹讓我敬佩的槐花啊,高舉著鵝白色的信念,一嘟嚕一嘟嚕的從高處潑灑下來。在那個花開的季節,那個讓我敬佩的人啊,讓我遇到了樂觀和善良的靈魂。【例文2】這樣的人讓我難忘這樣一個深秋,天暗得早。小路上沒有霓虹,只有廣闊夜空中一彎清冷的月亮散發著幽幽的光,只有一陣冷風吹過,飄下滿地的落葉,與風一同在街邊旋轉著。我就這樣一直走著,一直低著頭走著。直到我感覺到一絲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緩緩抬起頭來。前面是一個模糊的身影,佝僂著。他背對著我,正咳得厲害,旁邊是一個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爐子,火膛里閃著紅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嚴嚴實實。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長舒了一口氣,慢悠悠地轉過身來。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頭發稀疏而且亂七八糟,有點像鳥窩里的干草。溝壑縱橫的一張臉,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稈兒一般粗細的兩條腿。老人見我看他,也就盯著我,干裂的嘴唇動了動,忽然咧開嘴樂了:“同學,買地瓜不?”一口方言,聽起來很溫暖,我點點頭,老人掀開花布,一股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問他為何要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賣東西,他只是麻利地稱著東西,笑而不答。直到有一天,我回來的稍晚了一些,遠遠地看到一個臟兮兮的小孩站在老頭的面前,仰頭望著老人從爐子里挑出兩個最大的地瓜遞給他,小孩用衣服兜著冒著熱氣的地瓜飛快地跑向一個黑暗的角落,那里隱約躺著一個女人。就在這一瞬間,我終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這個在我成長中最難忘的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生活有時也需要那么一點人情味,好讓人們感到親人以外的溫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花落花開間,又過了幾年。還是這樣一個深秋,還是那個熟悉的角落,卻再也聞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對耐人尋味的母子不知從何時起,也不見了蹤影,但多年前的那個佝僂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溫暖的地方口音,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卻讓我難忘。現在,心中的這些記憶,即使在清冷陰寒的深秋,也仍會散發出絲絲溫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