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二單元足 跡嘎達梅林的故事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后,蒙古族傳奇英雄嘎達梅林,為了保護草原與牧民,爭取自由與幸福,奮起反抗達爾罕王公勾結腐朽的民國政府,以“放墾”為名出賣草原,勇敢進行武裝起義,最終為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化為一首永世流傳的美麗歌曲《嘎達梅林》……“嘎達”是蒙古語,意為家中最小的弟弟;“梅林”是其官職。猜猜樂器馬頭琴的認識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傳統樂器,因在琴桿的頂上雕著一個精致的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是蒙古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樂器,它的琴聲甘美、渾厚、悠揚、動聽,表現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懷。音區發生了什么變化?你的感受有怎樣的變化?音區變高,帶入到凄美的意境。音樂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又給你什么樣的音樂體驗呢?音樂速度變快,力度也越來越強,眼前浮現出激烈的戰爭場面。馬頭琴五重奏馬頭琴五重奏通常是指由高音馬頭琴、中音馬頭琴、低音馬頭琴(或低音提琴)、大提琴、次中音馬頭琴(或中音馬頭琴)共同演奏,但由于馬頭琴五重奏的曲目較少,所以相比于弦樂四重奏,樂器也并不是固定的。1929年,內蒙古水草豐美的科爾沁草原上,在藍天白云下,風吹草低、牛羊成群,蒙漢各族人在悠揚的牧歌聲中和睦地生活著。美麗的姑娘牡丹高舉紅色的圍巾縱馬馳騁,將自己的心上人嘎達引到河邊,牡丹含情脈脈地送別了嘎達。他是奉王爺之命到外地辦事,途中遭土匪襲擊,昏倒在沙漠中。一個趕路的漢子把水送到嘎達嘴邊,那個漢子說,自己的父親被人殺害,他是來找仇人算賬報仇的。王爺遇到刺客,衛隊驚慌失措,嘎達挺身而出,救了王爺,被提升為騎兵統領——梅林。在迎戰過程中,嘎達發現刺客就是那個救過他的漢子,遂網開一面,放走了漢子。當時中國正是軍閥混戰,軍閥強行“購地”放墾,收買王爺割讓草原。出賣了蒙漢人民賴以生存的草原,原本肥沃的草原被破壞,逐漸退化為沙漠。嘎達梅林奉命將牧民逐出自己的家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媽媽狠狠地打了嘎達一個耳光,嘎達心中陣陣揪痛。看到大批牧民流離失所,草原上生靈涂炭,嘎達認為只有保護牧民才是梅林的責任。他毅然在請愿書上簽字,并闖入王爺府呈交請愿書,被王爺投入大獄。夜間,牡丹劫獄,卻打不開嘎達的腳鐐,被雙雙抓獲。第二天押赴刑場,屠刀舉起,突然那個壯漢帶人劫法場,壯漢第二次救了嘎達。嘎達率眾揭竿而起,起義的大火燒遍了大半個草原,王爺勾結軍閥,假意答應牧民的要求,誘嘎達前來談判,軍閥埋伏開槍,起義軍慘遭失敗,嘎達梅林掩護婦女兒童撤退,自己在最后渡河時,不幸中彈,淹沒在激流中。草原上,伴著馬頭琴聲,有人唱起了“嘎達梅林”。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