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復習運動與力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練習題1:(2022~2023武昌區八下期中)小華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小華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小車的運動速度改變的影響,在實驗中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 。(2)實驗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 速度減小得越 。 (填“快”或 “慢”) 。(3)通過實驗推理得出:假如小車不受阻力,小車將保持 運動狀態。練習題2:(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1)如圖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2)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讓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 相同。(3)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4)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5)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練習題3:(2020~2021武昌區八下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小剛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讓小車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分別觀察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板上運動的距離,同時用小旗子標記每次小車在相應平面上停止后所處的位置。(1)小剛每次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 。(2)通過三次實驗小剛發現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填“快”或 “慢”)。由此可以推測: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保持 的運動狀態。 (3)完成三次實驗后發現乙、丙兩實驗中,小車均滑出了水平面板,無法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為解決這一問題,請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練習題4:(2022~2023武昌區八下期中)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實驗中(圖甲)有硬質小卡片1g和10g兩種,小華應選擇 (“1g小卡片”或“10g小卡片”):(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卡片旋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來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4)小明同學也利用圖甲中的器材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你認為小明 (“能”或“不能”)完成一中平衡實驗的探究:(5)圖乙中,若左邊掛2N的鉤碼,右邊掛3N鉤碼時,木塊保持靜止,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再在右邊增加1N的鉤碼時,木塊恰好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在此基礎上若要使木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則在左邊所掛鉤碼的總重力為 N。練習題5:(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活動中:(1)如圖甲實驗中向左右兩盤中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實驗中發現,若兩盤中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2)現保持F1與F2相等,小明將木塊換成小車后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的兩個力一定 ;(3)如果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中各放入10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A.20N B.10N C.0N(4)如圖乙,是小華做本實驗的方案,將系于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并通過調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5)如圖乙,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練習題6:(2019~2020武昌區八下期中)小紅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實驗時,要把小車放在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掛在小車兩端的托盤里加砝碼,觀察小車在什么條件下運動狀態會 (選填“發生改變”或“保持不變”)。(2)當兩托盤里砝碼的質量 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不考慮裝置之間的摩擦)。(3)當小車平衡后,小紅將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 (“能”或“不能”)平衡,此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 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練習題7:(2022~2023成昌區八下期中)小明接如下步驟完成探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1)為了使彈貴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小明在進行甲、乙、丙三次實驗時必須水平拉動彈煲測力計并使物塊做 運動;(2)由 兩圖可知:當接觸面粗桂程度一定時,接融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實驗后小組文流討論時發現:在實臉中很難使木塊做勻直線運動。于是小麗設計了如國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在操作的優點是:(任意答一點)。實驗中小麗發現:當F為3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練習題8:(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某同學用下列器材研究影響滑動摩檫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一塊,質量相等的木塊和鋁塊各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只。如圖所示,4次實驗中他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動物塊,使其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 ,根據 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2)請在圖甲中畫出木塊所受摩擦力和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3)甲、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有關。(4)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5)乙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丁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練習題9:(2020~2021武昌區八下期中)如圖甲是小楓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到了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實驗次數 1 2 3 4 5木塊運動狀態 靜止 靜止 加速 勻速 減速彈簧測力計示數F/N 0.5 0.6 1 0.8 0(1)在進行圖甲實驗的過程中,小楓同學將木塊的運動狀態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由表可知,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若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0逐漸增大到恰好為0.8N時,木塊處于 (選填“靜止”或“運動”)狀態。(2)比較甲、乙可得出結論為: 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請在圖丁中畫出木塊對木板壓力的示意圖。(3)下列現象中,應用了乙、丙兩次實驗結論的是( )A.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A上涂防滑粉練習題10:(2019~2020武昌區八下期中)小楓同學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塊木塊、一個砝碼、兩塊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實驗在水平桌面上進行,過程如圖所示。(1)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時,應將彈簧測力計 (選填“水平放置”或“豎直放置”)。(2)在實驗過程中,他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做 ,才能保證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 之間的滑動摩擦力。(3)比較甲、乙兩圖能初步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4)在實驗乙中,木塊上方砝碼的重力為0.5N,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勻速直線滑動時示數為0.6N,則砝碼與木塊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N。(5)順利完成甲、乙兩次實驗后,再進行圖丙所示的實驗時,由于所用的彈簧測力計量程較小,某同學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達到最大時仍沒拉動木塊,為了用現有的器材順利完成實驗,應采取的措施是:取下丙圖中的砝碼,重做試驗,并與 實驗比較研究(選填“甲”、“乙”或“丙”)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復習運動與力實驗答案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練習題1:(2022~2023武昌區八下期中)小華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小華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小車的運動速度改變的影響,在實驗中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 速度相同 。(2)實驗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遠 ,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小 , 速度減小得越 慢 。 (填“快”或 “慢”) 。(3)通過實驗推理得出:假如小車不受阻力,小車將保持 勻速直線 運動狀態。練習題2:(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1)如圖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B 。(2)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讓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 速度 相同。(3)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慢 (選填“快”或“慢”)。(4)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5)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不能 (“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練習題3:(2020~2021武昌區八下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小剛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讓小車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分別觀察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板上運動的距離,同時用小旗子標記每次小車在相應平面上停止后所處的位置。(1)小剛每次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 速度相同 。(2)通過三次實驗小剛發現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慢 (填“快”或 “慢”)。由此可以推測: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保持 勻速直線 的運動狀態。 (3)完成三次實驗后發現乙、丙兩實驗中,小車均滑出了水平面板,無法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為解決這一問題,請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練習題4:(2022~2023武昌區八下期中)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實驗中(圖甲)有硬質小卡片1g和10g兩種,小華應選擇 1g小卡片 (“1g小卡片”或“10g小卡片”):(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卡片旋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能否平衡(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來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 A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4)小明同學也利用圖甲中的器材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你認為小明 能 (“能”或“不能”)完成一中平衡實驗的探究:(5)圖乙中,若左邊掛2N的鉤碼,右邊掛3N鉤碼時,木塊保持靜止,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1 N,若再在右邊增加1N的鉤碼時,木塊恰好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在此基礎上若要使木塊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則在左邊所掛鉤碼的總重力為 6 N。練習題5:(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活動中:(1)如圖甲實驗中向左右兩盤中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 大小相等 ;但小明在實驗中發現,若兩盤中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木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力 。(2)現保持F1與F2相等,小明將木塊換成小車后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 轉動回來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的兩個力一定 在同一直線上 ;(3)如果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中各放入10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B 。A.20N B.10N C.0N(4)如圖乙,是小華做本實驗的方案,將系于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并通過調整 鉤碼的數量 來改變拉力的大小。(5)如圖乙,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將小卡片從中間剪開 。練習題6:(2019~2020武昌區八下期中)小紅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1)實驗時,要把小車放在 光滑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掛在小車兩端的托盤里加砝碼,觀察小車在什么條件下運動狀態會 發生改變 (選填“發生改變”或“保持不變”)。(2)當兩托盤里砝碼的質量 相等 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不考慮裝置之間的摩擦)。(3)當小車平衡后,小紅將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 不能 (“能”或“不能”)平衡,此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 同一直線 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練習題7:(2022~2023成昌區八下期中)小明接如下步驟完成探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1)為了使彈貴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小明在進行甲、乙、丙三次實驗時必須水平拉動彈煲測力計并使物塊做 勻速直線 運動;(2)由 甲、丙 兩圖可知:當接觸面粗桂程度一定時,接融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實驗后小組文流討論時發現:在實臉中很難使木塊做勻直線運動。于是小麗設計了如國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在操作的優點是: 不需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任意答一點)。實驗中小麗發現:當F為3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1.8 N。練習題8:(2021~2022武昌區八下期中)某同學用下列器材研究影響滑動摩檫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一塊,質量相等的木塊和鋁塊各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只。如圖所示,4次實驗中他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動物塊,使其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 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 二力平衡 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2)請在圖甲中畫出木塊所受摩擦力和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3)甲、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 壓力越大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有關。(4)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3.2 N,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0 N(5)乙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丁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練習題9:(2020~2021武昌區八下期中)如圖甲是小楓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到了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實驗次數 1 2 3 4 5木塊運動狀態 靜止 靜止 加速 勻速 減速彈簧測力計示數F/N 0.5 0.6 1 0.8 0(1)在進行圖甲實驗的過程中,小楓同學將木塊的運動狀態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由表可知,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0.8 N;若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0逐漸增大到恰好為0.8N時,木塊處于 靜止 (選填“靜止”或“運動”)狀態。(2)比較甲、乙可得出結論為: 接觸面粗糙程度 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請在圖丁中畫出木塊對木板壓力的示意圖。(3)下列現象中,應用了乙、丙兩次實驗結論的是( B )A.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A上涂防滑粉練習題10:(2019~2020武昌區八下期中)小楓同學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塊木塊、一個砝碼、兩塊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實驗在水平桌面上進行,過程如圖所示。(1)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時,應將彈簧測力計 水平放置 (選填“水平放置”或“豎直放置”)。(2)在實驗過程中,他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做 勻速直線運動 ,才能保證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 木塊與木板 之間的滑動摩擦力。(3)比較甲、乙兩圖能初步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壓力 有關。(4)在實驗乙中,木塊上方砝碼的重力為0.5N,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勻速直線滑動時示數為0.6N,則砝碼與木塊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0 N。(5)順利完成甲、乙兩次實驗后,再進行圖丙所示的實驗時,由于所用的彈簧測力計量程較小,某同學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達到最大時仍沒拉動木塊,為了用現有的器材順利完成實驗,應采取的措施是:取下丙圖中的砝碼,重做試驗,并與 甲 實驗比較研究(選填“甲”、“乙”或“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