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物體的質量 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正確說出質量的單位和進率,并能正確地進行質量單位換算。知道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因為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而改變。了解常見的測量的工具,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2. 過程與方法:經歷通過比較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建立質量概念的過程。3.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使用托盤天平的過程中,養成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對質量的概念的理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更多的實例和比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質量的概念。例如,可以讓學生比較不同物體的質量大小,如一本書和一支筆、一個蘋果和一個橙子等,讓學生感受質量的差異。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質量與物體的性質、狀態和位置等因素的關系,例如一個物體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的質量是否相同,一個物體被切割后質量是否改變等。通過這樣的討論和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與其他因素無關。此外,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驗或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質量的概念。例如,使用天平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或者進行質量守恒實驗等。難點:學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1. 講解托盤天平的結構和原理(5 分鐘):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向學生介紹托盤天平的各個部分,如托盤、砝碼、游碼、指針等,并簡單解釋其工作原理。2. 示范操作(10 分鐘):教師親自示范如何正確使用托盤天平,包括調節平衡、放置砝碼、讀取測量結果等步驟,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整個操作過程。3. 學生模擬操作(10 分鐘):讓學生分組進行模擬操作,使用虛擬或模擬的托盤天平,按照教師示范的步驟進行練習。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親自動手,增加實踐經驗。4. 實際操作測量(15 分鐘):給學生提供一些實際的物體,讓他們使用真正的托盤天平進行質量測量。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和糾正錯誤。5. 問題討論與總結(5 分鐘):組織學生討論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總結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要點和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閱讀討論法、觀察實驗法。新課導入(3 分鐘):展示一些物體,如砝碼、鐵塊、木塊等,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如何測量它們的質量,引出托盤天平的使用。閱讀材料提供(5 分鐘):分發關于托盤天平使用的相關資料或讓學生自行查閱,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小組討論(8 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并討論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教師講解與示范(10 分鐘):教師詳細講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并進行示范操作。同時,強調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重要性。學生觀察(5 分鐘):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示范操作,注意關鍵步驟和操作技巧。學生實踐操作(15 分鐘):學生分組進行實際操作,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給定物體的質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實驗結果分享與討論(10 分鐘):各小組匯報測量結果,并分享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其他小組可以提出疑問和建議,共同討論。教師總結(5 分鐘):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總結,強調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要點和注意事項,解答學生的疑問。拓展應用(3 分鐘):引導學生思考托盤天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鼓勵他們舉出其他需要測量質量的例子。10.課后作業(2 分鐘):布置課后作業,如讓學生回家使用托盤天平測量一些生活用品的質量,并記錄下來。教學過程展示一些不同物體,如書本、橡皮、鉛筆等,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它們之間的差異。引導學生注意到物體的輕重不同,從而引出質量的概念。2. 質量的概念(10 分鐘)學生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質量的定義和屬性。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分享他們對質量概念的理解。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強調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無關。3. 質量的單位(5 分鐘)介紹質量的常用單位,如千克(kg)、克(g)等,并講解單位換算。通過實例讓學生了解不同質量單位的實際應用。4. 托盤天平的使用(20 分鐘)教師詳細講解托盤天平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包括調節平衡、砝碼的使用、讀數等。教師進行示范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分組進行實驗,使用托盤天平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和協作。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5. 實驗結果討論(10 分鐘)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包括測量的物體質量和遇到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如天平不平衡、讀數不準確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提高測量的準確性。6. 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質量的概念、單位和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強調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 同學們現在用的課桌、板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們誰用的材料多?誰的質量大?(讓學生回答)。2. 新課教學:- 物體的質量:- 指導學生觀察 P79 的圖 4-15,分別進行比較:一碗水比一盆水少,汽車輪胎用的橡膠比自行車輪胎用的橡膠多,籃球中充的空氣比乒乓球中充的空氣多。由上述事例可歸納出:組成不同物體的物質有的多,有的少。板書:1.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體的多少。- 指導學生觀察 P80 的圖 4-16,交流討論,進行分析判斷,歸納出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無關,并完成文中的填空。板書: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質量的單位:- 在實際生活中,你現在知道的質量單位有哪些?讓學生交流討論,然后回答。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P80,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由來及單位間的換算關系。板書:2. 質量的單位:千克,噸、克、毫克、斤、兩等- 指導學生結合 P81 的圖 4-18 閱讀課文,讓學生形成具體的質量單位概念。指導學生閱讀信息瀏覽:質量階梯。讓學生能從數量級上認識自然界中一些物體的質量的多少,小到電子質量,大到宇宙總質量。- 學習使用托盤天平:在實驗室里,我們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那么,對于托盤天平,你現在應該了解它的哪些知識?讓學生回答(構造、作用、工作原理、正確的使用方法)。指導學生結合 P82 的圖 4-19,認識托盤天平的構造和作用。板書:3. 托盤天平 1)構造及作用3. 課堂總結:-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質量的單位:千克,噸、克、毫克、斤、兩等。- 托盤天平的使用:構造及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方法。4.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題。- 復習本節課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