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1 流域內協調發展 學案(含答案) 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1 流域內協調發展 學案(含答案) 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第1課時 流域內協調發展
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該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 1.了解流域內水資源的功能及協作開發利用的措施。(綜合思維) 2.以黃河為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協作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意義。(區域認知) 3.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等水環境問題的措施,說明流域內部保護環境的意義。(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學習任務
目標一:閱讀教材,了解流域內水資源的功能及協作開發利用的措施。 [情境] 閱讀教材P.60—P.61圖文內容。 任務1:流域內的水資源有哪些功能? 參考答案:農業灌溉、淡水養殖、提供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發展航運、水能發電、生態保護、旅游等多種功能。 任務2:流域內的水資源為什么要協作開發和綜合利用?又如何協作開發利用? 參考答案:原因:①流域內的水資源對于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不同行業和部門具有開放共享性。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導致地區之間、上下游之間、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在水資源利用、水質保護中出現利益沖突。流域內水資源的協作開發和綜合利用,會影響整個流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的運行和發展。 ②流域的整體性強、關聯度高的特點,需要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統籌管理。 措施:綜合運用工程技術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場等手段,對流域進行統籌管理,分擔義務、分享權利、協調行為,為流域內各區域提供公平的共同發展的機會。 1.分水嶺 分水嶺是分隔相鄰兩個流域的山嶺或高地。在自然界中,分水嶺較多的是山嶺、高原。分水嶺的脊線叫分水線,是相鄰流域的界線。 2.干流 干流亦稱“主流”。干流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匯集全流域徑流、注入另一水體(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水道。 3.支流 支流是直接或間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在較大的水系中,支流常分為一級支流、二級支流、三級支流等。直接流入干流的稱為一級支流,直接流入一級支流的稱為二級支流,以此類推。 4.河流的利用方式(經濟效益) 修建大壩、水電站、船閘等水利工程,具體利用方式如下: 供水建壩蓄水,保證農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養殖庫區發展水產業,增加經濟收入防洪湖泊、水庫有效調節和穩定河流流量發電開發水能,促進流域高能耗工業發展航運修水庫(保持水位平穩)、挖運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旅游建立風景旅游區,帶動第三產業(游船制造業和經營業)發展
目標二:閱讀教材,了解黃河流域內水資源綜合治理及協調開發利用的措施。 [情境] 閱讀教材P.62—P.67圖文內容。 任務1:黃河調沙減淤的目標是什么?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參考答案:目標:侵蝕區(中游黃土高原)——減少入河泥沙;堆積區(華北平原)——減少河道淤積。 措施:①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減少入黃泥沙的根本措施,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理。 ②下游地區利用水庫對黃河調水調沙。 任務2:黃河一般何時進行調水調沙?具體措施有哪些? 參考答案:6月中旬到7月下旬,即黃河汛期到來之前。上下游水庫聯動,上中游的水庫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對下游河床全線沖刷,將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 任務3: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自然原因:黃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年降水量較少,蒸發量大,徑流量較小;下游形成地上河,無支流匯入;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人為原因:流域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上下游缺少合理調控用水措施,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 任務4:黃河流域采取了哪些措施調配水資源? 參考答案:建立統一調配體制(設立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布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制定《黃河取水許可管理實施細則》),推廣節水技術。 1.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黃土高原為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黃土土質疏松。 (2)人為原因:黃土高原地區生產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養的人口有限。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均耕地不斷減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對土地資源的壓力日益增大,這是水土流失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過度樵采導致植被破壞嚴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2.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進行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3.對黃河下游的調沙減淤措施 (1)通過修建水庫,對河流中的大量泥沙進行攔截,實現河流減淤的目的。 (2)利用水庫蓄水,適時放水,人為制造可控洪峰,對下游河道實施沖淤,將下游河道中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 黃土高原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統一變化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4.解決黃河斷流的對策 (1)植樹種草,改善局部氣候。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 (5)調整流域內的農業結構,減少用水量。 (6)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 (7)加強污水的凈化處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8)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 山西省作為水土流失嚴重的省份之一,積極開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讀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魚鱗坑示意圖,回答1~3題。 甲          乙 1.圖示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A.充分利用溝底谷地,擴大耕作業規模 B.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綜合開發利用水土資源 C.通過固溝、護坡、保塬工程,徹底治理水土流失 D.實行輪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B 【解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應以水土保持為中心,不宜擴大耕作業規模;徹底治理水土流失要綜合運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等;輪荒耕作制度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圖示小流域治理最適合采用農業技術措施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農業技術措施主要適用于黃土高原地勢平坦地區,發展種植業,讀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適宜發展農業生產。 3.魚鱗坑是該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措施,人們在挖坑培埂時往往將半圓形的埂筑得中間高、兩側低,其目的是(  ) A.提高魚鱗坑美觀度,增強觀賞性 B.增加魚鱗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C.使坑內溢水分散流動,減弱徑流的沖刷力 D.增強坑埂的堅固度,防止洪水沖毀坑埂 【答案】C 【解析】魚鱗坑是該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措施,人們在挖坑培埂時往往將半圓形的埂筑得中間高、兩側低,會使得坑中水溢滿時,由上向下流動,分散水流,減弱徑流的沖刷力,避免水土流失。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黃河調水調沙的原理:根據水庫蓄水情況,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通過精確調度小浪底水利樞紐的水量進行沖沙減淤。調水調沙時,需要在懸河主槽淤積最為嚴重的河段輔以人工擾動措施,將河床泥沙擾動,以擴大主槽過洪能力。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圖。據此完成5~6題。 5.黃河調水調沙充分利用的自然力量是(  ) ①流水侵蝕作用 ②流水搬運作用 ③流水溶蝕作用 ④流水沉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黃河調水調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蝕作用將河床的泥沙沖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運作用將泥沙攜帶到大海。 6.圖示河段輔以人工擾沙的原因不包括(  ) A.河道彎曲,水流不暢 B.地勢低平,流速減緩 C.離小浪底水庫遠,蒸發、下滲多,流量小 D.注入支流多,含沙量大 【答案】D 【解析】結合圖例可看出,圖中輔以人工擾沙的河段位于黃河下游河道,是“地上河”,沒有支流注入,因此人工擾沙的原因不包括注入支流多,故選D。
目標二: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并說明其意義。 [情境1] 閱讀教材P.65活動材料。 任務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為什么? 參考答案:荷蘭。原因:位于萊茵河下游。上中游沿岸國家工業發達,人口眾多,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多。 任務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應承擔什么責任? 參考答案:德國、法國位于萊茵河沿岸,且工業發達,城市眾多,排放的工業和生活污染物多,需要對污染物治理后才能排放,或者關閉一些小型的工廠;荷蘭位于下游,受危害最大,上游國家進行治理后,它受益最大,應該為此支付一定的生態賠償費用。 任務3:指出萊菌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 參考答案:行政手段:成立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簽署《萊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公約》、制定《萊茵河計劃》 經濟手段:生態補償協議、產業結構調整等。 技術手段:實時動態監測、開發“萊茵河預警模型”、各監測站點互聯等技術。 [情境2] 閱讀教材P.68活動材料。 任務1:圖4.13所示兩河段的用水結構與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蘭州到頭道拐:農業用水比重大,工業用水比重較少; 三門峽到花園口:工業用水比重大,農業用水比重少。 任務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 參考答案:農業方面:噴灌、滴灌;推廣耐旱型農作物; 工業方面:提升工藝流程;污水處理后再排放等; 生活方面:提高水價;洗萊水進行澆花、沖廁所等; 全流域協調用水,分配用水份額等。 下圖為瀾滄江干支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從統籌全局的角度考慮,下列關于瀾滄江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進行河流梯級開發,發展內河航運 B.大力開發水電,促進經濟發展 C.加強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 D.開發當地資源,大力發展高能耗工業 【答案】C 【解析】瀾滄江流域上游流經橫斷山區,山高谷深、人口稀少,客貨運量小,不適合發展內河航運和大力開發水電,且大力開發水電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應控制在合理規模,A、B項錯誤。瀾滄江是漏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中下游流經東南亞各國,屬國際性河流,因此要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配,維護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C項正確。大力發展高耗能工業,不利于區域環境治理,容易造成資源浪費與區域生態環境破壞,D項錯誤。故選C。 2.為降低潛在生態風險程度和綜合污染程度,在流域開發過程中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梯級電站建設,提高防洪能力 B.擴大沿河地區水稻種植規模,提高水稻產量 C.大力發展工業,促進經濟發展 D.加強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答案】D 【解析】加快梯級電站建設,提高防洪能力與降低綜合污染程度關系不大,A項錯誤。擴大沿河地區水稻種植規模和大力發展工業會帶來水污染,不利于降低綜合污染程度,B、C項錯誤。加強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降低潛在生態風險程度和綜合污染程度,D項正確。故選D。 撓力河流域(左圖)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積24863km2。在上游設計并建設龍頭橋水庫,主要要發揮其灌溉和發電作用。右圖為寶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變化情況。近年來撓力河流域的濕地大面積萎縮等生態問題凸顯。據此完成3~5題。 3.龍頭橋水庫正式截流蓄水的時間最可能為( ) A.1975年 B.1980年 C.1999年 D.2006年 【答案】C 【解析】讀圖及材料信息可知,撓力河流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內,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大氣降水;右側“寶清水電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變化”可知,2000年之前,該流域8月雨季到來時,河流流量隨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000年-2006年,8月份河流流量平穩,可能是因為龍頭橋水庫正式截流蓄水,時間最早可能為1999年,C正確。故選C。 4.按照設計方案運行,龍頭橋水庫建成后下游濕地水文過程是( ) A.徑流量季節性變幅加大 B.年徑流總量減少 C.冰封期連底凍現象減少 D.地下水補充量增加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水庫具有蓄洪補枯的作用,所以會使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幅減小,A錯誤。龍頭水庫建成后會使下游地區河流流量減少,所以對于下游濕地來說,主要水文過程使得年徑流總量減少,地表水位下降,從而使地下水補充量減少,B正確,D錯誤。當徑流量越少,河流冰封期連底凍就越容易發生,所以冰封期連底凍現象會增加,C錯誤。故選B。 5.生態補水可解決撓力河流域濕地大面積萎縮等生態問題。如此,下列月份龍頭橋水庫應該開閘適量放水的是( ) A.1-3月 B.5-6月 C.7-8月 D.10-12月 【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與20世紀70、80、90年代相比,2000-2006年水文站每年10-12月平均流量明顯減少,使得濕地明顯受到影響,所以為了解決濕地大面積萎縮問題,10-12月份是水庫開閘適量放水的時間,A錯誤,D正確。5-6月,7-8月降水量大,不用開閘放水,B、C錯誤。故選D。
【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
2第1課時 流域內協調發展
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該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 1.了解流域內水資源的功能及協作開發利用的措施。(綜合思維) 2.以黃河為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協作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意義。(區域認知) 3.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等水環境問題的措施,說明流域內部保護環境的意義。(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
學習任務
目標一:閱讀教材,了解流域內水資源的功能及協作開發利用的措施。 [情境] 閱讀教材P.60—P.61圖文內容。 任務1:流域內的水資源有哪些功能? 任務2:流域內的水資源為什么要協作開發和綜合利用?又如何協作開發利用? 1.分水嶺 分水嶺是分隔相鄰兩個流域的山嶺或高地。在自然界中,分水嶺較多的是山嶺、高原。分水嶺的脊線叫分水線,是相鄰流域的界線。 2.干流 干流亦稱“主流”。干流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匯集全流域徑流、注入另一水體(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水道。 3.支流 支流是直接或間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在較大的水系中,支流常分為一級支流、二級支流、三級支流等。直接流入干流的稱為一級支流,直接流入一級支流的稱為二級支流,以此類推。 4.河流的利用方式(經濟效益) 修建大壩、水電站、船閘等水利工程,具體利用方式如下: 供水建壩蓄水,保證農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養殖庫區發展水產業,增加經濟收入防洪湖泊、水庫有效調節和穩定河流流量發電開發水能,促進流域高能耗工業發展航運修水庫(保持水位平穩)、挖運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旅游建立風景旅游區,帶動第三產業(游船制造業和經營業)發展
目標二:閱讀教材,了解黃河流域內水資源綜合治理及協調開發利用的措施。 [情境] 閱讀教材P.62—P.67圖文內容。 任務1:黃河調沙減淤的目標是什么?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任務2:黃河一般何時進行調水調沙?具體措施有哪些? 任務3: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務4:黃河流域采取了哪些措施調配水資源? 1.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黃土高原為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黃土土質疏松。 (2)人為原因:黃土高原地區生產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養的人口有限。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均耕地不斷減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對土地資源的壓力日益增大,這是水土流失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過度樵采導致植被破壞嚴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2.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進行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3.對黃河下游的調沙減淤措施 (1)通過修建水庫,對河流中的大量泥沙進行攔截,實現河流減淤的目的。 (2)利用水庫蓄水,適時放水,人為制造可控洪峰,對下游河道實施沖淤,將下游河道中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 黃土高原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統一變化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4.解決黃河斷流的對策 (1)植樹種草,改善局部氣候。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 (5)調整流域內的農業結構,減少用水量。 (6)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 (7)加強污水的凈化處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8)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 山西省作為水土流失嚴重的省份之一,積極開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讀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魚鱗坑示意圖,回答1~3題。 甲          乙 1.圖示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A.充分利用溝底谷地,擴大耕作業規模 B.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綜合開發利用水土資源 C.通過固溝、護坡、保塬工程,徹底治理水土流失 D.實行輪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2.圖示小流域治理最適合采用農業技術措施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魚鱗坑是該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措施,人們在挖坑培埂時往往將半圓形的埂筑得中間高、兩側低,其目的是(  ) A.提高魚鱗坑美觀度,增強觀賞性 B.增加魚鱗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C.使坑內溢水分散流動,減弱徑流的沖刷力 D.增強坑埂的堅固度,防止洪水沖毀坑埂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黃河調水調沙的原理:根據水庫蓄水情況,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通過精確調度小浪底水利樞紐的水量進行沖沙減淤。調水調沙時,需要在懸河主槽淤積最為嚴重的河段輔以人工擾動措施,將河床泥沙擾動,以擴大主槽過洪能力。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圖。據此完成5~6題。 5.黃河調水調沙充分利用的自然力量是(  ) ①流水侵蝕作用 ②流水搬運作用 ③流水溶蝕作用 ④流水沉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圖示河段輔以人工擾沙的原因不包括(  ) A.河道彎曲,水流不暢 B.地勢低平,流速減緩 C.離小浪底水庫遠,蒸發、下滲多,流量小 D.注入支流多,含沙量大
目標二: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措施,并說明其意義。 [情境1] 閱讀教材P.65活動材料。 任務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為什么? 任務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應承擔什么責任? 任務3:指出萊菌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 [情境2] 閱讀教材P.68活動材料。 任務1:圖4.13所示兩河段的用水結構與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蘭州到頭道拐:農業用水比重大,工業用水比重較少; 任務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 下圖為瀾滄江干支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從統籌全局的角度考慮,下列關于瀾滄江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進行河流梯級開發,發展內河航運 B.大力開發水電,促進經濟發展 C.加強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 D.開發當地資源,大力發展高能耗工業 2.為降低潛在生態風險程度和綜合污染程度,在流域開發過程中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梯級電站建設,提高防洪能力 B.擴大沿河地區水稻種植規模,提高水稻產量 C.大力發展工業,促進經濟發展 D.加強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撓力河流域(左圖)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積24863km2。在上游設計并建設龍頭橋水庫,主要要發揮其灌溉和發電作用。右圖為寶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變化情況。近年來撓力河流域的濕地大面積萎縮等生態問題凸顯。據此完成3~5題。 3.龍頭橋水庫正式截流蓄水的時間最可能為( ) A.1975年 B.1980年 C.1999年 D.2006年 4.按照設計方案運行,龍頭橋水庫建成后下游濕地水文過程是( ) A.徑流量季節性變幅加大 B.年徑流總量減少 C.冰封期連底凍現象減少 D.地下水補充量增加 5.生態補水可解決撓力河流域濕地大面積萎縮等生態問題。如此,下列月份龍頭橋水庫應該開閘適量放水的是( ) A.1-3月 B.5-6月 C.7-8月 D.10-12月
【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固阳县| 金坛市| 固安县| 洛川县| 红桥区| 三亚市| 广元市| 乐至县| 宁明县| 平阴县| 泰州市| 丰原市| 大荔县| 广丰县| 通渭县| 珲春市| 台北县| 岳阳县| 古蔺县| 游戏| 太保市| 永安市| 阆中市| 兴安县| 资中县| 遂平县| 喜德县| 祁东县| 咸宁市| 菏泽市| 大埔区| 十堰市| 迁安市| 灵山县| 轮台县| 寻乌县| 巫山县| 青神县| 汉源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