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時 問題研究——該不該引藏水入疆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環境特征。(區域認知) 2.結合資料,分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對新環境和發展的有利影響。(綜合思維) 3.分析總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修建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探討藏水入疆可行性。(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結合資料,了解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環境特征。 [情境] 閱讀教材P.89圖4.40并搜集新疆和藏南地區的自然環境相關資料。 任務1:為什么新疆南部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 參考答案:新疆南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四周有高山阻擋(地形閉塞),降水稀少;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過度放牧、過度農墾、過度樵采)等。 任務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緩解新疆南部地區水資源問題? 參考答案:節約用水;發展農業灌溉技術;跨流域調水;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高節水意識等。 任務3: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說說為什么西藏有充足的調水量? 參考答案:西藏多冰川覆蓋,冰川融化發育眾多河流;藏南地區位于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地形雨豐富;西藏地區海拔高、地廣人稀、三次產業均較為落后,西藏水資源的需求量少。 2017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國》》第一季共6集在央視紀錄頻道完整推出(包括上海、新疆、黑龍江、江西、陜西、海南篇)。在很多網友心里,這是“把中國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據此回答1~3題。 1.上述省級行政區中,跨兩個及以上干濕地區的省級行政單位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D 【解析】第一季播出的6個省級行政區域中,跨兩個及以上干濕地區的有省級行政區有新疆、黑龍江、陜西,海南,D對,故選D。 2.新疆具有“三山夾兩盆”的地勢特點,“三山夾兩盆”自北向南依次是( ) A.阿爾泰山、準喝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 B.阿爾泰山、準喝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祁連山 C.昆侖山、塔里木盆地、天山、準喝爾盆地、阿爾泰山 D.阿爾泰山、塔里木盆地、天山、柴達木盆地、昆侖山 【答案】A 【解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形特點是“三山夾兩盆”根據地形區的分布可知,自北向南分別是阿爾泰山、準喝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侖山。A正確,故選A。 3.影響新疆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礦產資源 B.地形地勢 C.科技水平 D.淡水資源 【答案】D 【解析】新疆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淡水資源是其主要影響因素,D正確;新疆礦產資源相對豐富,其地形地勢特點為“三山夾兩盆”,適宜發展城鎮的平坦地區面積較大,但新疆人口卻相對較少,可知礦產和地形地勢對環境承載力影響相對較小,A、B錯誤;新疆地區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對環境承載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但與缺水相比其不是主要因素,C錯誤。本題應選D。 讀板塊交界示意圖,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江水在95°E附近大拐彎處流出國境,藏南谷地被稱為西藏的小江南。讀圖完成4~6題。 4.喜馬拉雅山主要位于( ) A.太平洋板塊 B.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 D.印度洋板塊 【答案】D 【解析】據圖可知:板塊邊界與雅魯藏布江大體一致,喜馬拉雅山主要位于雅魯藏布江以南,所以喜馬拉雅山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塊,故答案選D。 5.關于雅魯藏布江谷地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抬升,流水下切 B.板塊斷裂,冰川侵蝕 C.板塊碰撞,風力侵蝕 D.板塊擠壓,流水沉積 【答案】A 【解析】板塊擠壓,地殼隆起,經過流水下切侵蝕作用形成了世界最深的峽谷,A對。雅魯藏布江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處,且不是冰川侵蝕而成,B錯;該地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蝕能力強,C、D錯。故選A。 6.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降水豐富的原因是( ) A.夏季受印度低壓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 C.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 D.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答案】D 【解析】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南的南亞地區屬季風氣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風,西南季風從低緯度海洋而來,水汽豐富,該氣流沿大拐彎峽谷進來,遇到峽谷兩邊山地抬升,因此降水豐富,C符合題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低壓中心在印度半島西北側,其強度還不足以直接上升形成豐富的降水,排除A;盛行西風位于中緯度地區,該地位于低緯度地區,受盛行西風影響的可能性小,排除B;此地氣壓帶和風帶受海陸分布影響很大,季風取代了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因此當地一般不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排除D。故選C。目標二:結合資料,分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對新疆的有利影響,修建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并探討藏水入疆可行性。 [情境1] 閱讀教材P.90資料1。 任務1:可以選擇最短的穿越青藏高原的路線嗎? 參考答案:不可以。青藏高原上的整體地勢是北高南低,藏水入疆是向北引水,不利于自流;青藏高原上大部地區人煙稀少,生態脆弱,選擇最短線路對生態破壞大,且海拔高,建設難度大。 任務2:該條調水線路聯通哪些主要河流?經過哪些主要地貌單元及省級行政區。 參考答案:聯通的主要河流: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黃河等主要河流。 經過的地貌單元: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川西高原、四川盆地、河西走廊、祁連山脈、昆侖山脈、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帕米爾高原等。 省級行政區: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肅、新疆。 任務3:調水工程的修建,對新疆的環境和發展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緩解新疆嚴重缺水的現狀,減輕荒漠化帶來的危害,利于生態保護,促進新疆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促進經濟發展。 [情境2] 閱讀教材P.90資料2。 任務1:歸納材料提出的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潛在問題。 參考答案:①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②破壞引水沿線的生態環境;③使新疆面臨土地鹽漬化問題。 任務2:除上述問題外,藏水入疆引水工程還可能面臨哪些難題? 參考答案:①涉及國際性河流,可能引發國際爭端。 ②工程建設難度大、投資大,可能面臨技術、資金方面的困難。(只要合理即可) 任務3:假設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都能解決,從政治、經濟等方面,討論該不該引藏水入疆。 參考答案:略(合理即可)。 棉花喜熱、好光、耐干旱、怕水澇。新疆的棉花品質世界頂尖。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重心發生巨大變化,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85%,原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據此完成1~2題。 1.促使我國棉花生產重心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 B.東部地區旱澇災害增多 C.新疆地區勞動力豐富 D.棉花種植技術的進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重心發生巨大變化,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85%,原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經濟水平高,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同時勞動力價格上升,因此棉花種植面積萎縮,A正確。東部地區旱澇災害并沒有增多,B錯誤。新疆地區地廣人稀,勞動力較少,C錯誤。棉花種植技術的進步不會導致生產重心發生變化,D錯誤。故選A。 2.新疆棉花品質優良關聯性最小的是( ) A.光照充足 B.花期雨水少 C.冬季寒冷 D.無霜期長 【答案】D 【解析】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A錯誤。花期雨水少,有利于提高棉花品質,B錯誤。冬季寒冷,病蟲害不易越冬,C錯誤。新疆緯度較高,無霜期較短,D正確。故選D。 青藏高原作為“亞洲水塔”,升溫速率是全球溫度變化的3倍左右。拉昂錯是藏南水系中面積較大的湖泊,受西風和季風交替影響。下圖表示拉昂錯6月、8月和10月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觀測期間平均日變化。讀圖,完成3~5題。 3.表示8月空氣溫度變化曲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表溫度的變化幅度小于空氣溫度的變化幅度,則①②④表示湖表溫度的平均日變化,③⑤⑥表示空氣溫度的平均日變化;在6月、8月和10月三個月中,8月份的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最高,10月份的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最低,C正確。故選C。 4.關于拉昂錯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8月月空氣溫度始終高于水溫 B.10月月平均水溫高于氣溫 C.湖水溫度的日變化較大 D.空氣溫度的季節變化較小 【答案】B 【解析】由上題分析可知,①②④依次表示8月、6月和10月湖表溫度的平均日變化,③⑤⑥依次表示8月、6月和10月表示空氣溫度的平均日變化;8月份空氣溫度和湖表溫度的晝夜差異不同,A錯誤;10月份,曲線④全部位于曲線⑥上方,說明10月月平均水溫高于氣溫,B正確;根據圖中各月的氣溫變化可知,湖水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較空氣小,C、D錯誤。故選B。 5.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該湖水文特征發生的變化是( ) A.湖泊冰期縮短B.湖表溫度升高 C.湖泊面積擴大D.湖水含鹽量升高 【答案】A 【解析】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冰雪融化量增多,入湖入量增多,湖泊面積擴大,湖水含鹽量降低: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湖水溫度升高,湖泊冰期縮短,A正確,D錯誤;綜上述,湖水溫度、湖泊面積不屬于湖泊水文特征,B、C錯誤。故選A。【學習總結】 結合區域特征,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合理性。2第5課時 問題研究——該不該引藏水入疆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環境特征。(區域認知) 2.結合資料,分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對新環境和發展的有利影響。(綜合思維) 3.分析總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修建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探討藏水入疆可行性。(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結合資料,了解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環境特征。 [情境] 閱讀教材P.89圖4.40并搜集新疆和藏南地區的自然環境相關資料。 任務1:為什么新疆南部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 任務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緩解新疆南部地區水資源問題? 任務3: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說說為什么西藏有充足的調水量? 2017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國》》第一季共6集在央視紀錄頻道完整推出(包括上海、新疆、黑龍江、江西、陜西、海南篇)。在很多網友心里,這是“把中國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據此回答1~3題。 1.上述省級行政區中,跨兩個及以上干濕地區的省級行政單位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新疆具有“三山夾兩盆”的地勢特點,“三山夾兩盆”自北向南依次是( ) A.阿爾泰山、準喝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 B.阿爾泰山、準喝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祁連山 C.昆侖山、塔里木盆地、天山、準喝爾盆地、阿爾泰山 D.阿爾泰山、塔里木盆地、天山、柴達木盆地、昆侖山 3.影響新疆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礦產資源 B.地形地勢 C.科技水平 D.淡水資源 讀板塊交界示意圖,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江水在95°E附近大拐彎處流出國境,藏南谷地被稱為西藏的小江南。讀圖完成4~6題。 4.喜馬拉雅山主要位于( ) A.太平洋板塊 B.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 D.印度洋板塊 5.關于雅魯藏布江谷地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抬升,流水下切 B.板塊斷裂,冰川侵蝕 C.板塊碰撞,風力侵蝕 D.板塊擠壓,流水沉積 6.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降水豐富的原因是( ) A.夏季受印度低壓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 C.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 D.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目標二:結合資料,分析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對新疆的有利影響,修建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并探討藏水入疆可行性。 [情境1] 閱讀教材P90.資料1。 任務1:可以選擇最短的穿越青藏高原的路線嗎? 任務2:該條調水線路聯通哪些主要河流?經過哪些主要地貌單元及省級行政區。 任務3:調水工程的修建,對新疆的環境和發展有什么好處? [情境2] 閱讀教材P.90資料2。 任務1:歸納材料提出的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潛在問題。 任務2:除上述問題外,藏水入疆引水工程還可能面臨哪些難題? 任務3:假設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都能解決,從政治、經濟等方面,討論該不該引藏水入疆。 棉花喜熱、好光、耐干旱、怕水澇。新疆的棉花品質世界頂尖。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重心發生巨大變化,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85%,原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據此完成1~2題。 1.促使我國棉花生產重心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 B.東部地區旱澇災害增多 C.新疆地區勞動力豐富 D.棉花種植技術的進步 2.新疆棉花品質優良關聯性最小的是( ) A.光照充足 B.花期雨水少 C.冬季寒冷 D.無霜期長 青藏高原作為“亞洲水塔”,升溫速率是全球溫度變化的3倍左右。拉昂錯是藏南水系中面積較大的湖泊,受西風和季風交替影響。下圖表示拉昂錯6月、8月和10月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觀測期間平均日變化。讀圖,完成3~5題。 3.表示8月空氣溫度變化曲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關于拉昂錯湖表溫度和空氣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8月月空氣溫度始終高于水溫 B.10月月平均水溫高于氣溫 C.湖水溫度的日變化較大 D.空氣溫度的季節變化較小 5.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該湖水文特征發生的變化是( ) A.湖泊冰期縮短B.湖表溫度升高 C.湖泊面積擴大D.湖水含鹽量升高【學習總結】 結合區域特征,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合理性。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問題研究——該不該引藏水入疆(學生版).docx 問題研究——該不該引藏水入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