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時 景德鎮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景德鎮的地理環境特點及發展瓷業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區域認知) 2.說明景德鎮瓷業衰退的原因,分析景德鎮產業轉型的道路。(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結合資料,了解景德鎮的地理位置,發展陶瓷的優勢條件及瓷業衰退的主要原因。 [情境]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不論是進貢皇家還是出口海外,景德鎮瓷器一直備受推崇。這種輝煌離不開當地優質的瓷土資源。歷經一千多年的開采,景德鎮的高嶺土資源已近枯竭。 任務1:查閱資料并結合上圖,描述景德鎮的地理位置。 任務2:景德鎮成為“瓷都”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任務3:早期景德鎮瓷業揚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務4:說出20世紀90年代景德鎮瓷業衰退的主要原因。 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公元1004年成為我國瓷器中心,20世紀60~80年代,景德鎮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從事瓷業,瓷器年產量曾占全國的20%。20世紀90年代,景德鎮瓷業不斷萎縮,產值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20年的2.6%。完成1~3題。 1.景德鎮市興起的關鍵因素是( ) A.資源 B.交通 C.技術 D.市場 2.該地瓷業生產最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水資源不足 D.土地荒漠化 3.20世紀80年代,景德鎮陶瓷業衰落的原因是( ) A.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B.市場對瓷器的需求量逐漸減小 C.缺乏政策的扶植和資金投入 D.手工制瓷生產成本高且產量大目標二:結合材料,分析景德鎮陶瓷產業產業轉型的可行措施。 [情境1] 閱讀教材P.資料1和P.資料2。 任務1:依據資料說出景德鎮瓷器外運的主要運輸通道。 任務2:推測景德鎮瓷業生產可能帶來的問題。 [情境2] 閱讀教材P.資料3。 任務1:景德鎮為什么重點發展藝術瓷器? 任務2:景德鎮瓷業再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任務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景德鎮應重點發展哪些支柱產業?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近年來,“千年瓷都”——景德鎮在外部競爭、環境修復和資源枯竭的多重壓力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目前景德鎮已經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實體店有幾千家,構建了國際陶藝村、陶藝創意谷和明清窯作遺存園等板塊,今天的“瓷都”正在從一座陶瓷之城衍生為活力四射的“創意之都”。據此完成1~3題。 1.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優勢是( ) A.沿江臨湖,地理位置優越 B.陶瓷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C.陶瓷產業熟練工人數量眾多 D.環境污染較輕,城市環境良好 2.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應當( ) A.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品牌 B.設定產品統一生產標準 C.關閉規模較小的手工作坊 D.引進大型自動化生產設備 3.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景德鎮的有利影響包括( ) ①優化產業結構 ②解決就業問題 ③提升城市等級 ④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銅川是藥王孫思邈故里,有著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獨特的自然環境使該地擁有600多種中草藥。銅川市因煤而興、因煤而殤,在產業轉型過程中,該市深入挖掘藥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藥材產業,使全市中醫藥種植、加工、流通、研發、文化和服務全面發展,中醫藥產值突破1000億元。近年來,銅川積極開展林下套種中藥材,借助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進一步擴大藥王文化的對外影響力,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下圖為銅川及周邊地區略圖。讀圖完成4~5題。 4.銅川擁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得益于該地( ) ①氣候類型復雜 ②環境污染小 ③地勢起伏大 ④土層深厚,土質疏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銅川選擇中醫藥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 A.當地藥材單產高、產量大 B.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 C.當地有良好的產業基礎 D.中醫藥經濟效益高【學習總結】 通過本課時的學習,了解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背景、衰落的原因,探索其城市轉型的途徑。2第4課時 景德鎮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景德鎮的地理環境特點及發展瓷業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區域認知) 2.說明景德鎮瓷業衰退的原因,分析景德鎮產業轉型的道路。(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結合資料,了解景德鎮的地理位置,發展陶瓷的優勢條件及瓷業衰退的主要原因。 [情境]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不論是進貢皇家還是出口海外,景德鎮瓷器一直備受推崇。這種輝煌離不開當地優質的瓷土資源。歷經一千多年的開采,景德鎮的高嶺土資源已近枯竭。 任務1:查閱資料并結合上圖,描述景德鎮的地理位置。 參考答案:景德鎮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 任務2:景德鎮成為“瓷都”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參考答案:水運便利;原料充足;工藝精湛。 任務3:早期景德鎮瓷業揚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原料(高嶺土)。 任務4:說出20世紀90年代景德鎮瓷業衰退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瓷土資源枯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公元1004年成為我國瓷器中心,20世紀60~80年代,景德鎮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從事瓷業,瓷器年產量曾占全國的20%。20世紀90年代,景德鎮瓷業不斷萎縮,產值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20年的2.6%。完成1~3題。 1.景德鎮市興起的關鍵因素是( ) A.資源 B.交通 C.技術 D.市場 【答案】A 【解析】陶瓷生產屬于原料指向型。景德鎮的形成主要依賴于瓷土這種原料,豐富且質優的原料促成了景德鎮瓷都的形成,A正確;交通、技術、市場可以促進其發展,但不是其興起的關鍵因素,故B、C、D錯誤,所以該題選A。 2.該地瓷業生產最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水資源不足 D.土地荒漠化 【答案】A 【解析】瓷業生產需要開采當地丘陵地區的高嶺土,會破壞地表植被。該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導致水土流失,A正確。該地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地處丘陵地帶,不是草地分布區,B錯誤。江西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為濕潤區,我國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早地區,C、D錯誤。所以A選項正確。 3.20世紀80年代,景德鎮陶瓷業衰落的原因是( ) A.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B.市場對瓷器的需求量逐漸減小 C.缺乏政策的扶植和資金投入 D.手工制瓷生產成本高且產量大 【答案】A 【解析】20世紀80年代,景德鎮陶瓷業衰落的原因是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不是市場對瓷器的需求量減少,A正確、B錯;政策扶植和資金投入是外部因素,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C錯;手工制瓷生產成本高且產量小,D錯。故選A。目標二:結合材料,分析景德鎮陶瓷產業產業轉型的可行措施。 [情境1] 閱讀教材P.資料1和P.資料2。 任務1:依據資料說出景德鎮瓷器外運的主要運輸通道。 參考答案:古代景德鎮瓷器外運的主要運輸通道是借助水運,通過昌江進入長江航道連接運河北上或借助海運輸往海外。現代景德鎮瓷器外運的主要外運通道是借助鐵路和公路運輸。 任務2:推測景德鎮瓷業生產可能帶來的問題。 參考答案:瓷土資源開發導致地表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瓷器燒制會排放大量廢氣、廢渣,導致環境污染;出現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 [情境2] 閱讀教材P.資料3。 任務1:景德鎮為什么重點發展藝術瓷器? 參考答案:景德鎮瓷器生產量隨資源枯竭不斷下降,發展藝術瓷器可以提高附加值;此外,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底蘊深厚,工藝大師云集,制瓷技術先進為發展藝術瓷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瓷器的市場需求不斷加大。 任務2:景德鎮瓷業再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參考答案:①面臨資源枯竭問題;②激烈的市場競爭問題;③人才流失問題;④產學研分離,科研成果很難快速轉化為生產力了;⑤企業生產規模、資金不足問題。 任務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景德鎮應重點發展哪些支柱產業?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參考答案:略(合理即可)。 近年來,“千年瓷都”——景德鎮在外部競爭、環境修復和資源枯竭的多重壓力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目前景德鎮已經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實體店有幾千家,構建了國際陶藝村、陶藝創意谷和明清窯作遺存園等板塊,今天的“瓷都”正在從一座陶瓷之城衍生為活力四射的“創意之都”。據此完成1~3題。 1.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優勢是( ) A.沿江臨湖,地理位置優越 B.陶瓷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C.陶瓷產業熟練工人數量眾多 D.環境污染較輕,城市環境良好 【答案】B 【解析】作為“千年瓷都”,景德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其主要優勢是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故B正確;地理位置、熟練工人、環境都不是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優勢,故A、C、D錯誤。故本題選B。 2.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應當( ) A.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品牌 B.設定產品統一生產標準 C.關閉規模較小的手工作坊 D.引進大型自動化生產設備 【答案】A 【解析】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應當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品牌,以獨特的品牌贏得效益,故A正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所以不能設定產品統一生產標準,也無需大型自動化生產設備,設定產品統一生產標準和大型自動化生產設備,是傳統的標準化生產的特點,故B、D錯誤;文化創意產業重在創意,規模大小不是必要條件,故C錯誤。故本題選A。 3.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景德鎮的有利影響包括( ) ①優化產業結構 ②解決就業問題 ③提升城市等級 ④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景德鎮的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故①正確;陶瓷文化創意不是適合于每個人的,對解決就業問題影響有限,故②錯誤;發展新興產業,可以優化產業結構,但是不能提升城市等級,故③錯誤;根據材料“景德鎮在外部競爭、環境修復和資源枯竭的多重壓力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可見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故④正確。總是,正確的是①④,故本題選C。 銅川是藥王孫思邈故里,有著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獨特的自然環境使該地擁有600多種中草藥。銅川市因煤而興、因煤而殤,在產業轉型過程中,該市深入挖掘藥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藥材產業,使全市中醫藥種植、加工、流通、研發、文化和服務全面發展,中醫藥產值突破1000億元。近年來,銅川積極開展林下套種中藥材,借助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進一步擴大藥王文化的對外影響力,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下圖為銅川及周邊地區略圖。讀圖完成4~5題。 4.銅川擁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得益于該地( ) ①氣候類型復雜 ②環境污染小 ③地勢起伏大 ④土層深厚,土質疏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該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大陸性較強,氣候類型并不復雜,①錯誤;該市“因煤而興、因煤而殤”,因此環境污染不小,②錯誤;該地地處渭河平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復雜,地勢起伏較大,且黃土高原地區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適合多種中草藥生長,③、④正確。故選D。 5.銅川選擇中醫藥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 A.當地藥材單產高、產量大 B.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 C.當地有良好的產業基礎 D.中醫藥經濟效益高 【答案】B 【解析】據材料可知,銅川市“有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該市積極推廣中醫藥文化,依托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積極培育發展中藥材產業,B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判斷當地藥材單產和產量,A錯誤。根據材料,可知該地有著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但是銅川市因煤而興,可知中醫藥產業基礎并不好,C錯誤。中醫藥經濟效益高,但是這不是銅川的突出優勢條件,D錯誤。故選B。【學習總結】 通過本課時的學習,了解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背景、衰落的原因,探索其城市轉型的途徑。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問題研究 景德鎮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學生版).docx 問題研究 景德鎮還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