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1.結合實例,說出區域的組成要素,理解區域的整體性。(綜合思維) 3.結合實例,分析區域的差異性,比較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閱讀教材,說出區域的組成要素,理解區域的整體性,以及比較區域差異。 [情境] 閱讀教材圖文內容及教師推送的資料。 任務1:根據圖1.8,說說從圖中可以看到哪些區域要素? 參考答案: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文化、建筑、農業等。 任務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哪些區域要素有關? 參考答案:文化、建筑等。 任務3:結合圖1.8,說明什么是區域整體性? 參考答案:河回村的地理位置影響該地的氣候,氣候對植被、水文、土壤的影響,地貌對稻田和房舍布局的影響,自然條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以及道教文化對房舍朝向的影響等,說明區域內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得區域具有整體性。 任務4:區域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區域差異的比較內容有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習俗等。 任務5:如何實現區域關聯? 參考答案:區域差異使得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區域間流動實現了區域關聯。 任務6:完成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區域要素對比,以此理解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①東部;②亞熱帶季風氣候;③溫帶季風氣候;④水田;⑤少;⑥旱地;⑦多;⑧石油;⑨水田;⑩旱地; 水稻; 春; 一年兩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綜合性工業基地; 重化工業基地。 一.區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分析各區域的地理特征,應從區位入手,整體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圖所示: 分析某個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時,往往從有利及不利兩個方面入手。 1.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點、土地及礦產資源等對區域發展的有利及不利影響。 2.區域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區域的人口(素質、數量)、工業、農業、商業、旅游業、交通運輸狀況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響。 二.區域差異與區域關聯性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征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松嫩平原的區域特征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 1.圖示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答案】D 【解析】圖示剪紙所反映的景觀特征是“小橋流水和小船,磚瓦房臨水而建,垂柳拂水面”,說明該地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河網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觀,D正確。 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答案】B 【解析】傳統民居的形成主要受區域地形及氣候特征影響。由上題分析可知,該民居分布于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河網密布,民居多臨河而建,前街后河,用水方便;水流平穩,傳統出行工具為船;土地面積有限,房屋緊湊;氣候炎熱潮濕,民居以防潮、通風、散熱為主?!皽羡挚v橫,降水集中”反映的是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特征,故A錯誤;“地勢低平,降水豐沛”符合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征,故B正確,排除C、D。 3.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 ) A.川劇 B.豫劇 C.粵劇 D.越劇 【答案】D 【解析】根據地方劇種的名稱較容易判斷出正確答案。川劇是四川省劇種,故A錯誤;豫劇是河南省劇種,故B錯誤;粵劇為廣東省劇種,故C錯誤;越劇起源于浙江,浙江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故D正確。 讀圖,回答4~6題。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4.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條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由河流沖積而成,地勢較低平 B.位于低緯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C.發展歷史悠久,農業生產落后 D.礦產資源豐富,尤其能源充足 【答案】A 【解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由河流沖積而成,地勢較低平,A對;位于中低緯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B錯;發展歷史悠久,農業生產發達,C錯;礦產資源缺乏,尤其能源短缺,D錯。 5.滬寧杭工業基地( ) A.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是著名的輕工業基地 D.依托長江,以內河航運為主 【答案】B 【解析】滬寧杭工業基地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A錯;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B對;是著名的綜合性工業基地,C錯;依托長江,內河航運發達,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D錯。 6.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有( ) ①鄰近香港、澳門?、谥膬S鄉 ③國家政策支持?、芙洕l達,本地市場廣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有鄰近香港、澳門,①對;著名的僑鄉,②對;國家政策支持,③對;外向型經濟的市場主要面向國際市場,④錯。目標二:結合說了,分析區域差異的形成,說明因地制宜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情境1] 閱讀教材P.12活動材料。 任務1: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 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墻體輕??; 北方民居屋頂坡度、房屋進深較小,房屋高度較矮,房檐較窄;南方屋頂坡度、房屋進深較大,房屋高度較高,房檐較寬。 參考答案:比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南方的夏季濕熱而漫長。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和熱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溫御寒;南方民居的墻體輕薄,利于在夏季通風透氣。從北向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民居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于排水)。隨著對保溫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任務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樓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假設勞動力價格、地價、建筑材料單價等因素相同,修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 參考答案:北方的城市住宅樓建設要考慮冬季室內取暖和墻體保溫,所以建筑成本較高;樓房間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向北逐漸減小,為保證樓房底層正午有陽光照射,樓房間距自南向北逐漸增大。 [情境2]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西部的發展差異明顯。西部經濟發達,現代化水平高,擁有全國近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業和高科技發達,工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4/5。東部地廣人稀,城市較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森林、水能等資源極為豐富。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異,2007年俄羅斯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戰略構想》。 任務1:羅斯東部與西部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地形:俄羅斯西部是以平原為主的地區,東部地區有平原、山地和高原。 氣候:俄羅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溫暖濕潤。 任務2:從人口數量、城市分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對比分析俄羅斯東部與西部的特點。 參考答案:俄羅斯西部地區人口數量多,城市密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自然資源稀缺;俄羅斯東部地區人口數量少,城市稀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自然資源豐富。 任務3:你能為俄羅斯縮小區域差異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參考答案:①將交通運輸聯網; ②發展東部以電力產業為代表的能源項目; ③規范勞務移民,促進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發展; ④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培育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極,實現東西部協同發展。 地理標志是指標志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決定的,地理標志已成為區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紹興市——紹興黃酒,吉林延邊州——延邊蘋果梨,寧夏中寧縣——中寧枸杞,安徽黃山市——黃山毛峰茶等。據此完成1~2題。 1.黃山毛峰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形,被譽為茶中精品,定為國家禮品茶。黃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等特有品質主要得益于黃山獨特的( ) A.市場優勢 B.歷史悠久的文化優勢 C.科技優勢 D.地理環境優勢 【答案】D 【解析】黃山毛峰品質優良主要是由其獨特、優越的自然環境決定的。 2.關于黃山毛峰茶產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 C.有一定明確的界線 D.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答案】C 【解析】有的區域界線是明確的,如行政區界;有的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質,黃山毛峰產地沒有明確界線。 下圖為我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 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 【答案】C 【解析】農業生產受氣候和地形因素影響最大。 4.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熱資源豐富 D.人均耕地面積大 【答案】C 【解析】與①區相比,③區緯度低,降水多,水熱資源豐富。③區人均耕地面積、機械化水平均不如①區、兩地土壤均較肥沃。 5.下列地區中,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 ) A.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B.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 C.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 D.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 【答案】A 【解析】黃淮海平原多旱澇、鹽堿化,故應進行鹽堿地改良,采用科學的灌溉方式。長江中游地區冬季氣溫較高,不必發展大棚農業;華南地區應保護熱帶森林,發展特色林果和旅游業;西部地區增加牲畜數量會造成草場超載,破壞生態環境。【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2第2課時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1.結合實例,說出區域的組成要素,理解區域的整體性。(綜合思維) 3.結合實例,分析區域的差異性,比較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學習任務目標一:閱讀教材,說出區域的組成要素,理解區域的整體性,以及比較區域差異。 [情境] 閱讀教材圖文內容及教師推送的資料。 任務1:根據圖1.8,說說從圖中可以看到哪些區域要素? 任務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哪些區域要素有關? 任務3:結合圖1.8,說明什么是區域整體性? 任務4:區域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任務5:如何實現區域關聯? 任務6:完成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區域要素對比,以此理解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區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分析各區域的地理特征,應從區位入手,整體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圖所示: 分析某個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時,往往從有利及不利兩個方面入手。 1.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點、土地及礦產資源等對區域發展的有利及不利影響。 2.區域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區域的人口(素質、數量)、工業、農業、商業、旅游業、交通運輸狀況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響。 二.區域差異與區域關聯性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征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松嫩平原的區域特征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 1.圖示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 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3.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 ) A.川劇 B.豫劇 C.粵劇 D.越劇 讀圖,回答4~6題。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4.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條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由河流沖積而成,地勢較低平 B.位于低緯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C.發展歷史悠久,農業生產落后 D.礦產資源豐富,尤其能源充足 5.滬寧杭工業基地( ) A.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是著名的輕工業基地 D.依托長江,以內河航運為主 6.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越條件有( ) ①鄰近香港、澳門?、谥膬S鄉 ③國家政策支持?、芙洕l達,本地市場廣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目標二:結合說了,分析區域差異的形成,說明因地制宜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情境1] 閱讀教材P.12活動材料。 任務1: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 北方民居的墻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墻體輕??; 北方民居屋頂坡度、房屋進深較小,房屋高度較矮,房檐較窄;南方屋頂坡度、房屋進深較大,房屋高度較高,房檐較寬。 任務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樓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假設勞動力價格、地價、建筑材料單價等因素相同,修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 [情境2]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西部的發展差異明顯。西部經濟發達,現代化水平高,擁有全國近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業和高科技發達,工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4/5。東部地廣人稀,城市較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森林、水能等資源極為豐富。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異,2007年俄羅斯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戰略構想》。 任務1:羅斯東部與西部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舉例說明。 任務2:從人口數量、城市分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對比分析俄羅斯東部與西部的特點。 任務3:你能為俄羅斯縮小區域差異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地理標志是指標志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決定的,地理標志已成為區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紹興市——紹興黃酒,吉林延邊州——延邊蘋果梨,寧夏中寧縣——中寧枸杞,安徽黃山市——黃山毛峰茶等。據此完成1~2題。 1.黃山毛峰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形,被譽為茶中精品,定為國家禮品茶。黃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等特有品質主要得益于黃山獨特的( ) A.市場優勢 B.歷史悠久的文化優勢 C.科技優勢 D.地理環境優勢 2.關于黃山毛峰茶產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 C.有一定明確的界線 D.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下圖為我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 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 4.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熱資源豐富 D.人均耕地面積大 5.下列地區中,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 ) A.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B.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 C.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 D.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學生版).docx 1.2.1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