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多種多樣的區域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實例,說明區域的含義及類型。 1.了解區域的含義,舉例說明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 2.實例分析,掌握不同類型區域的劃分標準與方法。(區域認知) 3.舉例說明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間的關系。(綜合思維)學習任務目標一:閱讀教材,了解區域的含義、劃分及區域的空間尺度。 [情境] 閱讀教材圖文內容及教師推送的資料。 任務1:什么是區域?區域是怎樣劃分的?以及區域有哪些類型? 任務2:舉例說明區域邊界的特點。 任務3:劃分區域的目的是什么? 任務4:結合教材圖1.4及相關內容,用示意圖表示東北平原地區區域層級關系。 任務5:區域空間尺度與區域發展有什么關系? 1.正確理解區域的含義與特征 區域是人們劃定的地理空間單元,是人們在地域差異的基礎上劃定的,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對區域發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線是區域劃分、確定具體區域的基本依據內部相對一致,區域之間差異明顯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開發區域優勢資源的依據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是確定區域發展方向的依據區域之間相互聯系正確評估區域發展對其他區域影響的依據2.準確把握不同類型的區域及特點 區域類型典例特點按一定指標和方法劃定的區域按自然特征劃分黃土高原區、東部季風區體現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按人文特征劃分漢語北方方言區、住宅區體現顯著的人類活動及現象綜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劃分中國主體功能區既反映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又充分反映人文活動特點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行政區、自然保護區主要體現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持續發展的目標客觀存在、經人類長期實踐認知的區域中國野生稻分布區為人類研究、認知、開發自然提供依據3.正確認識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特點 (1)理清區域的層級高低 一個大的區域可以劃分為若干較小的區域,因此層級較高的區域往往空間尺度較大,數量相應較少,而層級較低的區域,往往空間尺度較小,數量相對較多。 (2)把握不同空間尺度區域的發展特點 ①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 ②同一尺度的區域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 讀圖,完成1~3題。 1.圖中能正確表達出的區域的特征是( )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B.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C.區域具有層次性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2.草原被破壞后,沙塵暴會影響到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這說明( ) A.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 B.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D.區域之間無界線可言 3.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下圖中①②③反映區域間相互關系,據此完成4~5題。 4.圖中①②③代表的區域,正確的是( ) A.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B.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 C.東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長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 5.圖中①②③的關系,正確的是( ) A.它們都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范圍,且互不相交 B.①②之間僅存在差異性,而②③之間僅具有共性 C.①的空間范圍最大,其區域等級最小 D.假如采用其他的方法或指標,劃分出的①②③的形狀和范圍有可能不同。目標二:結合實例,理解區域的劃分和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 [情境1] 閱讀教材P.3—P.4活動內容。 任務1:在七大漢語方言中,選擇你最熟悉的一種,討論其分布特點。 任務2: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戲曲、地名等,說出它們在旅游開發、豐富地方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任務3:我國政府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政府為什么下大力氣做這項工作呢? [情境2] 閱讀教材P.5—P.6活動內容。 任務1:《尚書·禹貢》為什么設想把國家細分為州? 任務2:九州之間是否有自然地理界線? 任務3:任選一州,說說其大致位于現今哪些省級行政區? 下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題。 1.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 A.積溫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2.有關于這四大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域界線是明確的 B.區域內部整體性突出 C.區域之間差異性突出 D.四大區域是相互聯系的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河北雄安新區位于京津冀地區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轄雄縣、容城、安新3縣組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千米,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千米,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 000平方千米。下圖為雄安新區位置圖,讀圖完成3~5題。 3.下列區域的空間尺度較小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區 4.國家設立雄安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B.開發建設白洋淀地區 C.承接天津市的產業轉移 D.建設河北省的經濟中心 5.下列四個區域的發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區【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2第1課時 多種多樣的區域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結合實例,說明區域的含義及類型。 1.了解區域的含義,舉例說明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 2.實例分析,掌握不同類型區域的劃分標準與方法。(區域認知) 3.舉例說明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間的關系。(綜合思維)學習任務目標一:閱讀教材,了解區域的含義、劃分及區域的空間尺度。 [情境] 閱讀教材圖文內容及教師推送的資料。 任務1:什么是區域?區域是怎樣劃分的?以及區域有哪些類型? 參考答案: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準劃定的空間單元。 劃分依據:劃分依據有很多,如按某種自然特征劃分、按某種人文特征或人文需要劃分,以及綜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進行劃定。 按不同標準劃分的區域類型:按性質劃分的區域類型有自然區、經濟區、社會區、文化區;按內部分布狀況劃分的有同一區域和結節區域等。 任務2:舉例說明區域邊界的特點。 參考答案:行政區、流域等區域是有明確界線的;氣候區、植被分布區等說明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 任務3:劃分區域的目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了解區域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任務4:結合教材圖1.4及相關內容,用示意圖表示東北平原地區區域層級關系。 參考答案: 任務5:區域空間尺度與區域發展有什么關系? 參考答案: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同一區域在不同空間尺度下,其功能和開發利用也不盡相同;同一尺度的區域,由于區域特征的差異,區域的發展方向不同。 1.正確理解區域的含義與特征 區域是人們劃定的地理空間單元,是人們在地域差異的基礎上劃定的,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對區域發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線是區域劃分、確定具體區域的基本依據內部相對一致,區域之間差異明顯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開發區域優勢資源的依據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是確定區域發展方向的依據區域之間相互聯系正確評估區域發展對其他區域影響的依據2.準確把握不同類型的區域及特點 區域類型典例特點按一定指標和方法劃定的區域按自然特征劃分黃土高原區、東部季風區體現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按人文特征劃分漢語北方方言區、住宅區體現顯著的人類活動及現象綜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劃分中國主體功能區既反映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又充分反映人文活動特點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行政區、自然保護區主要體現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持續發展的目標客觀存在、經人類長期實踐認知的區域中國野生稻分布區為人類研究、認知、開發自然提供依據3.正確認識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特點 (1)理清區域的層級高低 一個大的區域可以劃分為若干較小的區域,因此層級較高的區域往往空間尺度較大,數量相應較少,而層級較低的區域,往往空間尺度較小,數量相對較多。 (2)把握不同空間尺度區域的發展特點 ①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 ②同一尺度的區域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 讀圖,完成1~3題。 1.圖中能正確表達出的區域的特征是( )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B.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C.區域具有層次性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答案】B 【解析】該圖沒有表達出區域的面積和形狀,僅表示了干濕地區的邊界,在每個干濕地區的內部其降水量即干濕度是相對一致的。 2.草原被破壞后,沙塵暴會影響到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這說明( ) A.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 B.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D.區域之間無界線可言 【答案】C 【解析】當草原放牧區的草原植被遭破壞后,地面失去保護,在大風的作用下極易產生沙塵暴,沙塵在強勁的偏北風吹動下會影響到鄰近的地區,這說明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3.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答案】C 【解析】在不同的干濕地區,產生了不同的生產類型,說明地理環境的差異影響區域的發展方向,這正是我們研究區域和劃分區域的根本目的所在。 下圖中①②③反映區域間相互關系,據此完成4~5題。 4.圖中①②③代表的區域,正確的是( ) A.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B.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 C.東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長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 【答案】A 【解析】圖中①②③代表的區域,是包含關系。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和青藏地區為并列關系;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為并列關系;長江流域包含長江、長江中下游平原,而長江又包含長江中下游平原;中國、廣東省、深圳市是包含關系。故選A。 5.圖中①②③的關系,正確的是( ) A.它們都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范圍,且互不相交 B.①②之間僅存在差異性,而②③之間僅具有共性 C.①的空間范圍最大,其區域等級最小 D.假如采用其他的方法或指標,劃分出的①②③的形狀和范圍有可能不同 【答案】D 【解析】圖中①②③代表的區域,是包含關系,④是三個區域相交的內容,A錯誤;①②之間既存在差異性,即②之外的①,也存在共性,即②的范圍;②④之間既存在差異性即④之外的④,也存在共性即④,B錯誤;圖中①的空間范圍最大,區域等級不一定最小,C錯誤;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出的區域類型也不同,假如采用其他的方法或指標,劃分出的①②③的形狀和范圍有可能不同,D正確。故選D。目標二:結合實例,理解區域的劃分和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 [情境1] 閱讀教材P.3—P.4活動內容。 任務1:在七大漢語方言中,選擇你最熟悉的一種,討論其分布特點。 參考答案:如北方方言區。分布面積廣,集中連片分布。 任務2: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戲曲、地名等,說出它們在旅游開發、豐富地方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戲曲、地名等,能夠傳播獨特地域文化;營造文化旅游特色,促進旅游業發展;體現地方文化價值觀,增強地方吸引力;保留與傳承地方民俗與藝術特色等。 任務3:我國政府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政府為什么下大力氣做這項工作呢? 參考答案: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促進人員交流、信息和商品流通;有利于推動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和應用,提高全社會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語言生活,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情境2] 閱讀教材P.5—P.6活動內容。 任務1:《尚書·禹貢》為什么設想把國家細分為州? 參考答案:把國家細分為州,就使得國家的管理有了國家和州兩個空間尺度,這樣在國家的統一管理和協調下,九州之間就可以更方便交易,互通有無。 任務2:九州之間是否有自然地理界線? 參考答案:有。河流作為線性自然地理事物,高大山脈作為阻礙古代人們交往天然屏障,在古人進行九州的區分時,就被借來作為九州之間的分界線。如冀州與雍州,以黃河為界;荊州與豫州以荊山河淮水為界。 任務3:任選一州,說說其大致位于現今哪些省級行政區? 參考答案:如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 下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題。 1.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 A.積溫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答案】C 【解析】圖中①、②、③、④區域分別表示干旱區、半干旱區、半濕潤區、濕潤區,明顯表明這四大區域是根據干濕狀況劃分的。一個區域的干濕狀況主要取決于該區域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 2.有關于這四大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域界線是明確的 B.區域內部整體性突出 C.區域之間差異性突出 D.四大區域是相互聯系的 【答案】A 【解析】由于降水量和蒸發量在區域分布上具有過渡性質,因此圖中干濕區的界線不是明確的,選項A敘述錯誤,但符合題意。區域內部在干濕狀況角度具有相似性,整體性突出;區域之間,干濕狀況不同,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四大區域之間,熱量、水分存在相互交換、相互聯系的關系,因此選項B、C、D敘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河北雄安新區位于京津冀地區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轄雄縣、容城、安新3縣組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千米,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千米,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 000平方千米。下圖為雄安新區位置圖,讀圖完成3~5題。 3.下列區域的空間尺度較小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區 【答案】D 【解析】四個區域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為省級行政區,空間尺度相同;而雄安新區則是低一級的較小空間尺度的區域。 4.國家設立雄安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B.開發建設白洋淀地區 C.承接天津市的產業轉移 D.建設河北省的經濟中心 【答案】A 【解析】雄安新區的建設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5.下列四個區域的發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區 【答案】B 【解析】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國進行對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學習總結】 回顧本課時及教材內容,用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等形式建立本課時知識結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多種多樣的區域(學生版).docx 1.1 多種多樣的區域(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